查看原文
其他

我是一颗石榴籽丨火焰山下支边情

2017-09-27 言江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古今中外,无论是叱咤历史风云的英才人物,还是普通的黎民百姓,无不是将个人的前程、家庭的幸福同整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家与国,历来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援疆,作为一个时代的特殊命题,凝聚了新中国几代人的心血与智慧。新中国诞生不久,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兴起了支持新疆建设的热潮。之后的60余年间,全国无数“支边”人为新疆的发展建设贡献了青春和才智。从50年代支边青年进疆与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一起开荒拓田,到西部大开发无数内地工程建设者们进疆开发,再到全国19省市对口援疆。广大的援疆建设者们与当地群众相互交往、交流、交融,谱写着一曲曲民族团结赞歌。在火焰山脚下,就有这样一个由几代援疆人亲手建立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奥依曼坎尔孜村。

56年支边情,民族团结一家亲

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奥依曼坎尔孜村是一个由汉族、维吾尔族和回族三个民族组成“嵌入式”混合居住的大家庭,总人口2016人。村子被周围上千亩葡萄园环绕,清甜的坎儿井水从村中蜿蜒而过,一排排整齐的农家小院掩映在葡萄架下。白天,村里农耕互助户在地里忙碌;夜晚,村文化广场上,各族大妈们在东北秧歌和维吾尔族舞曲交替的乐曲中跳着广场舞,维吾尔族大叔操着浓重的江苏邳州话与汉族邻居切磋棋艺,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安详和宁静。

但在56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戈壁荒滩。1960年的春天,269名支边青年响应国家号召,从江苏来到吐鲁番县红旗公社(现吐鲁番市高昌区恰特喀勒乡),其中29名邳县籍支边青年跟随公社带队干部向西徒步7公里,来到一片戈壁荒滩,带队干部对支边青年们说:“以后这里就是你们家了。”29名支边青年在唯一的一条古坎儿井出水口旁插下红旗,给眼前的这片戈壁滩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红旗农场”(1980年改为奥依曼坎尔孜村),当时这29名支边青年最大的19岁,最小的16岁,他们像一颗颗珍珠嵌入在这戈壁荒原之中。

奥依曼坎尔孜村六十年代支边青年近期合影

当时的吐鲁番,春季沙尘肆虐、夏季高温干旱、冬季严寒难耐,让29名生活在江南水乡的支边青年们经受了从未有过的考验。经过1年的战天斗地,坎儿井水被引进了明渠,荒滩上终于有了田地庄稼,正当支青们等待庄稼成熟的时侯,1961年5月,一场百年罕见的沙尘暴把即将成熟的庄稼连根拔起,一些大树被拦腰刮断,流沙把坎儿井的明渠填平了,人畜饮水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取。狂风还把处在风沙前沿的窑洞刮塌了,看到这铺天盖地的“黄风”,望着飞沙走石的大戈壁,支青们有的思想动摇了,有的甚至动了“回去”的念头。公社领导一边组织力量,帮助他们补种秋粮、秋菜;一边抽调干部帮助救灾,安排好他们的生活,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阐述了建设边疆的伟大意义。与此同时,附近的维吾尔族乡亲们纷纷前来慰问,嘘寒问暖,有的送来香喷喷的热馕,有的把这些年轻人拉到家里,做上好吃的饭菜……党和政府的关怀,少数民族父老乡亲们的热情照顾,安定了这群年轻人的心:“风刮走了庄稼,但绝不能刮走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有党的领导,有各族父老乡亲们的支持,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一定要把吐鲁番建设成为美丽的第二个故乡!”从此,他们把这决心变成扎根建设边疆的动力,在沙暴前沿设立了“治沙站”,和当地群众团结一心,同风沙做斗争,用勤劳的双手搬走了一座又一座沙丘,种植了一条条林带,终于人进沙退。从此,奥依曼坎尔孜村摆脱了风沙的困扰,原来的“治沙站”现已变成了一座集旅游、观光、科研为一体的沙漠植物园,每年接待游客8万人次。

支边青年们刚来到奥依曼坎尔孜村时,周边的维吾尔族群众还以畜牧业为主,对种植庄稼比较陌生,是支边青年们手把手地教会他们精耕细作。同时,维吾尔族乡亲们也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和指导支青们如何在农闲之际养殖牛羊。特别是前些年村里开展节水设施农业建设后,当地的少数民族村民对种植反季节蔬菜毫无经验,所以不愿意承包温室大棚,村里的汉族乡亲就以结对子的方式,毫无保留地给他们传授种菜技术。如今许多少数民族村民不但学会了种植大棚蔬菜,而且还成了当地的设施农业种植大户和种植能手。2015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达到3812万元,人均纯收入11659元。各族村民团结互助,发展生产,葡萄亩均效益从4000元提高到8000-10000元,设施农业栽培技术的提升和质量效益的提升,使奥依曼坎尔孜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手拉手、心连心,携手同奔小康路

56年时光,弹指一挥间。当年风华正茂、青春飞扬的青年,如今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有的已经长眠于火焰山脚下,默默地守望着这片热土的未来;当年的那条古坎儿井,如今依然在哺育造福当地各族群众。奥依曼坎尔孜村已从一片荒凉戈壁滩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新农村,从一贫如洗发展到繁荣富强。回望过去那段和各族群众并肩战风沙、斗酷暑的艰难岁月,老支青们感慨万千地说:“如果没有各民族群众如亲人般的相互依靠,就不可能将戈壁变成绿洲,也就没有今天的奥依曼坎尔孜村。”如今,老人们的儿女后代,继续与各族村民一起建设奥依曼坎尔孜村这个共同的家园,村里各族群众关系融洽,在生产生活中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帮助,亲如一家,共同谱写出各民族团结互助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赞歌。这里的汉族村民们大多都会说维吾尔语,会跳维吾尔族舞蹈,这里的维吾尔族村民都能说一口地道的江苏邳州话。支青的第二代、第三代从小和当地群众一起生活、一起成长,建立了亲如兄弟般的感情。在奥依曼坎尔孜村,维吾尔族青年都亲切地称呼老支青为“俺二叔”,支青的后代们也称呼当地维吾尔族长者为“琼阿哒”(注:大伯的意思)。他们互帮互助、共同奋斗,中华民族大家庭意识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奥依曼坎尔孜村和周边村群众的血液里。

村里各族村民们携手共同致富,铁木尔·克依木因为身体残疾干不了重活,父母年龄大了还需要照顾,前些年,他家的日子过得十分困难。同村的陈谊平是他从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陈谊平不但经常主动帮助他们家干地里的农活,还教他的孩子们怎样修剪葡萄,在他的引导和带领下,铁木尔·克依木的孩子成为种植葡萄的行家里手。随着孩子们的逐渐长大,陈谊平主动收铁木尔·克依木的儿子亚森·铁木尔为徒,教会他怎样识别各类野生草子和中药材,每年秋冬走乡串户采摘和收购。如今,徒弟的名气已经超过了师傅,亚森·铁木尔年收入六十万元,并且是当地有名的沙拐枣和梭梭草等野生草种的经营大户。

村民阿合曼·吐尔逊也是在汉族兄弟的帮助下,走上了致富路。早年,因家庭生活负担重,阿合曼·吐尔逊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每年开始春耕春播时,都是村民借钱给他,帮助他度过难关。支边二代青年王大鹏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就主动找阿合曼·吐尔逊谈心,一边帮助他精耕精种,经营好自家的土地增加收入,一边引导他另谋出路,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考虑到阿合曼·吐尔逊有驾照、会开车,便鼓励他买辆车跑运输,并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以及从朋友处借的5万元钱,借给阿合曼·吐尔逊买了辆面的车,专门跑农村到城区的客运。两年后,阿合曼·吐尔逊不但还清了全部借款,而且手中还有了余钱,家里的日子也很快富裕了起来。

支边二代葛留俊承包了130亩地种西瓜,因为他懂技术、会管理,每年收入颇丰。和他一起长大的维吾尔族村民艾尼瓦尔·努尔丁,常常想着能像葛留俊那样,成为一名种瓜能手,过上富裕的生活。葛留俊看出了艾尼瓦尔·努尔丁的心思,在他的鼓励下艾尼娃尔·努尔丁也承包了50亩瓜地。此后,葛留俊经常来到艾尼瓦尔·努尔丁的瓜地里,教他使用地膜保墒,还把从内地寄来的优质瓜种子给他试种。艾尼瓦尔·努尔丁尔不懂如何定苗,葛留俊每天午饭后就赶到艾尼瓦尔·努尔丁的地里帮忙。2015年4月23日,葛留俊的130亩瓜地遇到了百年一遇的风灾,因他的瓜地处于风口处,瓜秧全部被大风刮走,正当葛留俊无助的时候,艾尼瓦尔·努尔丁来了,还带着几个维吾尔族朋友,大家一起补种、铺膜,解了葛留俊的燃眉之急。   

在酷热多风的火焰山下,奥依曼坎尔孜村各族村民共同抵御灾害,形成了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默契,各族村民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的故事,每天都在奥依曼坎尔孜村发生着……

通讯员:寿伟 刘迎春

来源:天山网


相关链接


我是一颗石榴籽丨哈萨克牧民的“铁兽医”——王秀丽


我是一颗石榴籽丨卡德尔 • 巴克和他的“拥军日记”


我是一颗石榴籽丨一碗奶茶的记忆


我是一颗石榴籽|跨越3400公里的民族情


言江

                 微信号:xj-talk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