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的变化,
体现在黔西县贫困户的生活转变上。
58岁的杨华新,1996年在煤矿上班不幸摔断右手、右脚,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妻子、儿子务农维持。不过,在2017年底获得养殖蜜蜂两箱的扶持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成为了当地的“养蜂能手”,收入大大增加。
“养蜂一点也不累,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收入也可观。”杨华新笑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箱蜜蜂一年能产二十七八斤蜂蜜,一斤蜂蜜一般能卖100元,品质好的每斤能卖到150元,自己一年两箱蜂蜜就有5000多元收入。”
近日,
经国务院扶贫办专项评估检查,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
成功实现稳定脱贫出列目标。
黔西也是毕节市十个贫困区县中
第一个“脱贫摘帽”的县。
这一令人振奋的成绩背后,
与广州市花都区的对口帮扶工作开展密切相连。
▲黔西县城
“脱贫摘帽”的变化,
体现在黔西县贫困户的生活转变上。
58岁的杨华新,1996年在煤矿上班不幸摔断右手、右脚,家庭经济来源主要靠妻子、儿子务农维持。不过,在2017年底获得养殖蜜蜂两箱的扶持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成为了当地的“养蜂能手”,收入大大增加。
“养蜂一点也不累,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收入也可观。”杨华新笑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箱蜜蜂一年能产二十七八斤蜂蜜,一斤蜂蜜一般能卖100元,品质好的每斤能卖到150元,自己一年两箱蜂蜜就有5000多元收入。”
▲黔西县养蜂扶贫产业
对于漆树村不少村民而言,养蜂虽不是新鲜产业,但却是在当前国家推进东西扶贫协作的过程中,通过产业转型实现脱贫致富最实际的方式和途径。
作为当地最贫困的村之一,漆树村苗族、彝族人口占比达91.8%。由于海拔高,多山石,土地破碎贫瘠,全村森林覆盖率虽高达70%左右,但仅靠种玉米、土豆的几代村民始终守着“青山”过穷日子。
▲黔西●花都东西部扶贫写作工作联席会议
不过,自去年5月份对口帮扶以来,花都区新雅街道作为漆树村的帮扶单位,通过在村里实地考察和了解贫困户发展意愿后,两地政府为贫困户选择了养蜂产业。
▲今年8月,区委书记黄伟林,区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陈家飞一行到贵州省织金县和黔西县两地开展考察调研帮扶活动。
“花都区出资50万元作为漆树村养蜂产业发展资金,引进种蜂、配套工具和技术指导服务,采取‘村委+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将存在‘散、弱、贫’的贫困户,按起始蜂群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集中管理、统一销售,产生效益后按照7∶2∶1比例进行分配。这样平均下来,一户贫困户每年可增收2800元。”花都区负责黔西对口帮扶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说。
▲引进优质企业到黔西投资
除了打造产业基础,花都区与黔西县还积极为脱贫产业打通销售渠道。一方面,漆树村的蜂蜜由村里的合作社定期收购,保底价为每斤蜂蜜100元。另一方面,花都区还将积极动员干部职工、企事业单位等购买漆树村及更多黔西县扶贫农特产品。同时,黔西县还在花都区建立起农特产品销售中心,打造了更加稳定的销售平台。
“人入黔,货出山”这六个字,是黔西县委常委、副县长、花都区派驻黔西对口帮扶工作队队长徐志鹏总结的对口扶贫思路。他对记者介绍,帮扶工作主要有六大任务,包括组织领导互访、产业合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劳务协作和携手奔小康。
“对口帮扶工作还要久久为功。”徐志鹏表示,“下一步,希望在物流方面加大帮扶力度,以推进更多‘黔货出山’,帮助黔西人民共奔小康。”
广州花都发布编辑部
来源丨南方日报
猜你想看
壮观丨盘古王民俗文化节开幕!祈福、歌舞、庙会……精彩活动赶紧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