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实地探秘藏身梯面山村的军工厂,花都那段激情岁月好燃!

    

说起“军工厂”

大家都觉得是很神秘的事情



但在50年前

梯面镇辖内竟然有9家“军工厂”生产建设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



  在梯面镇五联村的大窝山上,盘踞着镇内最大的一家军工厂。走近这些50年前的大厂房、大车间,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回味那个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



梯面镇五联村党支部书记甘容芳说:

  这个旧车间,以前就是广州人民机器厂,专门生产高射机关枪。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军工厂,小时候我们一有机会就溜进来玩。


(厂区内一角)


今天,小编在村干部的指引下

来了一场揭秘“军工厂”之旅

逐步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军工厂 1963年筹建

 1966年投产,1982年停产搬迁


  一栋栋高大宽敞的老建筑位于五联村民居背面的大窝山里,清一色的红砖瓦房,总占地面积超过100亩,里面设有家属区、单身宿舍区、大车间、铣车场、仓库、油库、靶场等等,甚是有规模。


  据甘容芳书记回忆说,该军工厂在 1963年筹建 ,开始着手征地工作。“当年,广州人民机器厂与百步梯综合林场、五联大队、五联村第六经济社四方共同签订征地合同,征收了经济社的水田、旱地共30多亩。”


(厂区内的锅炉房)


  经过协商,那时1亩地征用款为9.8元。据说当时还定下一个协议,征用一亩地将录用该村3个精壮劳动力进厂工作。“但由于村里劳动力欠缺,村民很少有人进厂,只有两三个村民退役后选择进去工作。”


  后来经过三年建设,整个厂区几十栋红砖瓦房建筑拔地而起,并于1966年正式投入生产,直至1982年停产搬迁至广州沙河顶,转而生产万宝冰箱。


厂区管理森严:军管会持枪驻守


  作为生产军工用品的工厂,自然是守卫森严。小编随同甘容芳书记前往军工厂旧址。


  车辆行驶在一条两旁长满高大树木及茂密杂草的泥道上一路前行,往厂门口延伸的小路上,50年前种下的一排老香樟树矗立至今,树形高大,雄壮魁梧,最大的一棵,约莫要两三个人才能环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馨香。


(厂区内一角)


  进了大门,就是家属区,之后就是单身宿舍,然后就进入车间、仓库等生产重地。


(当年的单身员工宿舍区)


  “现在我们一路进来很轻松,但在以前,进来是需要经过三重大门把关的。”甘容芳说,穿过家属区后,每100米就设置一处门卡,三重大门常年由持枪的军管会驻守,山上还有保密科人员进行巡逻,“只要有鬼鬼祟祟的人经过,都会被抓起来盘问。”神秘的“军工厂”,对于外界来说,一直是严肃不可侵犯的地方。



(当年,进入厂区需要经过这样的三重大门)


五联村人的集体回忆:买面包,围着看电视电影


  虽然地处偏僻之地,但是厂区内生产经营却自成一派,饭堂、商店、剧场、篮球场、卫生站、幼儿园等生活设施应有尽有,俨然就是小城市的浓缩版。这在年少时的甘容芳看来,那是十分让人羡慕的城里人生活。


(当年设在兵工厂内的大饭堂内部)


  “当时我5岁多,有机会就跟大人进去买面包。2分钱一个大面包,又松又软,我们农村人都没见过。还记得有一次,商店里卖鹰金钱罐头,5角钱一罐。这批罐头曾经历过火灾,因为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没舍得扔掉,就拿过来这里售卖,有些还是完好的,但有些里面都被烧干了,买到什么样的罐头,就全凭运气了。”



(厂区内一角)


  不过,对甘容芳童年生活影响最大的,还是那台在60、70年代里,实属罕见的黑白电视机。“一到晚上,小孩子就挤着进去看电视,一台电视机,大家都围着,很是热闹。”甘容芳说,军工厂里也会定期放电影,那时看得最多的就是南斯拉夫电影《桥》、《阿里森敢死队》、《佐罗》。厂里每个月还播放三场电影,也对村民开放。搬凳仔,霸头位,看电影也成为了五联村人的集体回忆。



(当年兵工厂的卫生站所在地) 


  “当时军工厂大概有1000多名工人,都与村民的关系处得不错,有些相熟的,还经常来村民家里喝茶、拉家常。”在甘容芳看来,军工厂很注重与当地村民友好互动,经常组织职工与村民打篮球赛、乒乓球赛,有几个职工还娶了五联村的女子为妻。


老厂房老车间至今保存完好


  闲聊间,小编不知不觉已走入了生产车间、仓库等军工厂生产重地,在一个最大的厂房前停了下来。


  “小时候听大人说过,这是总装车间。”甘容芳说。这座拥有50多年岁月痕迹的老房子,依然保存完好,虽然外面正下着大雨,但瓦片屋顶仍然能抵御雨水侵袭,地面干爽,并未出现漏水情况。



(高大宽敞的厂房)


  总车间高大宽敞,并排停放两辆大型货车还有空余地方,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长约100米,宽15米,楼高50多米,水泥柱梁,两边墙上布满了窗口,采光性能很好。

    


(墙上密集的小窗口以及开设在屋顶上的透光窗,既增加屋内的光线,又节省的用电)


  “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前进”、“要搞马列主义,不搞资本主义”、“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备战备荒为人民”、“打倒美帝打倒苏修,狠抓革命猛促生产”……这些具有时代记忆的红色大字标语,在每一个车间、仓库的白墙上依然存留。


(书写在墙上充满时代特色的大红标语)


  “小时候我们只能够在车间门口望一眼,管得很严,里面存放有白银、铜条,枪支弹药等材料,比较贵重。”甘容芳说,炮弹组装好用货车运出去,也不给外人看,都用帆布盖住,都是很机密的。

   

  “不过军工厂建厂的10多年间,基本上没听说过发生什么大事,就是有一件,一个职工为了救火牺牲了。”甘容芳说,在70年代,因为军工厂生产组装出来的炮弹要试炮,打到芙蓉嶂水库那边,结果不慎引燃了茂密的草木。当时,唯一一位会游泳的职工打算游过水库对岸去救火,结果途中体力不支遇溺了。为了纪念这位职工,工厂还特意在大窝山上为他立了碑,每逢清明节,全厂职工都会前去拜祭这位军工厂的救火英雄。


(铣车房)


  从1966年投产,到1982年停产搬迁,1109厂在梯面五联村运转了15年。工厂撤走时,厂里留下5名职工看守大门,直到1997年全部职工退休,工厂大门就长期关闭了。

    

梯面镇辖内9家军工厂  各司其职生产各类军工品


  距离工厂仅有300、400米的一户村民家里,小编见到军工厂的老职工许尚山老人。他于1969年进厂,现年近80岁,基于高血压等身体毛病,对于多年前的事情他已不甚记得,在他残留的记忆里,依稀能数得出铣床、仓库、喷砂、靶场、油库几个地点,“我们只负责装炮,配件不在这里生产,装好就去试炮。”许尚山老人说。



(当年制造出来的高射机关枪就是架在这个枪台上试射)



(用于冷却试射枪械的水塔)


  在许尚山老人的指点下,小编找到了当时的靶场。在一片杂草丛中,残存的枪台、冷却塔等设施还在,闭眼依然能想象当年枪声在山谷中密集回响的情景。

    

(这里就是当年的枪械试射场)


  五联村委第六经济社干部的手中至今保留着一份几十年前的通知文件,里面写道“1982年,广州人民机器厂已停产,大部分人员已迁去广州。市委要求,人民机器厂在百步梯的厂房和宿舍,由该厂派人看管和维护保养,并由当时的花县人民政府转知百步梯林场予以协助,共同做好保卫工作。”



(当年建起的枪台被拆后,痕迹至今依旧清晰可见)


  结束光荣的生产任务,自此后的二三十年间,这家老军工厂就静静地尘封于此,原汁原味地保留着有关那个特殊岁月的痕迹。



(当年的木门,历经数十年风雨,依旧保存完好)


  据甘容芳书记介绍,像这样的军工厂,在梯面镇辖内还有8家。该军工厂排名第九,但规模最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过去的军工厂

除了在梯面仍旧较为完整地保留之外

花都区内其他地方恐怕再难觅其踪影

这些数量多且集中的军工厂

虽说早已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却给我们留下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广州花都发布编辑部

图文丨吴秀霞 姚日文

猜你想看

权威发布 | 来花都,千万别错过这条绝美旅游线路!约起来吧~

【重磅】花马余味浓~看这里!可全程回看这场精彩盛宴!

【点赞】花都反邪活动亮点频出!群众反邪教知识知晓率超90%

【关注】花都3社区上榜“广州市容貌示范社区”!这些喜人变化你发现了吗?

【热点】浪漫竹洞村:赏花、打拳、吃美食,快来打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