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骄傲】花都17名“阅兵哥”载誉归来!看他们如何闪耀天安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的国庆阅兵,铁流滚滚、气势恢宏。由15个徒步方队、32个装备方队、12个空中梯队组成的受阅部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强大,让世人领略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在这次总规模约1.5万人的阅兵队伍中,驻花都的部队也有17名军人参加,他们用不懈的努力、出色的表现,顺利完成了这次阅兵任务,为他们所在的部队带来了荣誉,也为自己的军旅生涯写上厚重的一笔。




近日,我们有幸赶上5位刚从阅兵前线返回部队
受到热烈欢迎的官兵
并近距离聆听他们
在阅兵训练过程中的奉献与坚守的故事
眼泪、伤痛、汗水、欢笑
这是中国军人的真实写照
也是每一位军人对军魂的最好注脚


10月12日上午,第74集团军某旅官兵整齐列队,热烈欢迎受阅官兵凯旋。旅队正门“热烈欢迎参加阅兵的战友凯旋”红色条幅分外醒目,身背行囊,载誉而归的受阅官兵阔步走向夹道欢迎的队伍。当天的欢迎仪式庄严而隆重。
旅首长为受阅官兵佩戴红花,送上问候。官兵们从他们坚毅的眼神中,感受到了无比的自豪与骄傲。而这荣耀时刻的背后,也交织着许许多多的情感。



战旗,一直在我心中




在这次国庆阅兵过程中,有100面战旗由战旗手护卫通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这其中就有一面“英雄坦克营”的战旗,这是全军中两个以“坦克”命名的战旗。“英雄坦克营”战旗擎旗手由驻花都某部的军人田昇宏担任,他肩负着荣誉和使命,在国庆当天擎起了这面鲜红的旗帜。



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在这荣誉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由于集训期间长时间的站立,田昇宏后脚跟出现浮肿,严重到一度无法将双脚塞进作战靴中。可他从来没想过放弃,他说,这面旗帜,是他们部队的官兵用血汗凝聚的荣誉旗,很幸运能有机会矗立在战旗旁守护着它。
自己在训练过程中受过伤,濒临淘汰。别人去训练时,田昇宏就先跑去打点滴消炎,针一拔就往训练场跑。曾有战友劝他,不要因为一次阅兵,把自己的身体弄伤了。
但田昇宏心里清楚,一旦自己被淘汰,那手中护卫的这面旗帜就不可能再出现在阅兵场上,自己的位置也会被兄弟部队的旗帜代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田昇宏的努力和坚持没有白费,历经硝烟的“英雄坦克营”战旗迎风招展,在天安门广场上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三次阅兵 我不能放松要求




这次载誉归来的官兵中,有一位叫龙振炜的士官,这次国庆阅兵是他军旅生涯中第三次参与阅兵活动。2015年,他参加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2017年,他又在朱日和参加了庆祝建军90周年大阅兵。


龙振炜之所以又被选上,得益于他的政审、专业以及平时表现良好。这次国庆阅兵,他是以教练的身份被选拔去的,但后来却成为了反坦克导弹方队引导2号车的驾驶员。尽管有了前二次参加阅兵的经历,但今年6月份进入阅兵村后,龙振炜仍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30多个方队,所有参加人员都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并且根据成绩排名。“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员,当时我们有一个严格的标准,车辆通过一百米用时为36秒,误差控制在0.15秒。车辆与车辆之间左右距离误差不能超过5公分。”龙振炜说,自己开的是引导车,如果自己的技术达不到标准,就会引发后面的连锁反应,整个方队都会大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次次的苦练,一次次的校正,终于确保了国庆阅兵当天方队的整齐划一。



幕后英雄 军功章也有我一半




有谁曾想到,当反坦克导弹方队雄纠纠、气昂昂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时,又有多少人为了这一刻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们就是为参与受阅官兵以及装备保驾护航的军医以及修理工。
冯志文是驻我区某旅的军医,今年5月份被临时抽调到训练村。“训练强度之大,训练条件的苛刻,令官兵出现各种腿痛、腰痛以及擦伤。我由于长期与训练官兵打交道,对于训练产生的伤、慢性劳损等疾病治疗有一定经验,所以被抽调去后就一直坚持到阅兵结束。”冯志文介绍,他所保障的一个方队162个人,训练期间,经过他治疗的官兵达到130人次以上。
“七八月份训练时,地面最高温度达到了40℃。坦克队员在车内的温度高达60℃,许多战士出现中暑、脱水等情况。有时训练时连续3个小时,滴水不能进,有一些同志大汗淋漓,按我们医生的判断,就是不能再训练了,但大家都是将体能发挥到极致,有时就在背后用冰敷一下,继续坚持。像驾驶员、修理技师,基本上一次检修下来,人员都脱水了,但大家都是轻伤不下火线。”



据介绍,在阅兵村参训的人员,淘汰为三分之二,历时7个月,每个月都要淘汰一批人员和装备。


戴令行与邵品松是反坦克导弹方队的修理工,他们的任务就是天天重复一种动作,紧紧跟在驾驶员后面,处理突发情况,对坦克车维护保养检查,每天根据责任清单,对所有检查项目一项项落实到位。“表面是受阅的是反坦克导弹方队,但实际上是我们这些修理工在接受检阅呀!”在训练期间,每天都要对装备制定出检修表格,并逐项审查。
一台装备,检修的项目多达300多项,一项都不能轻易放过。有时车辆刚训练完毕,车内温度高达70℃,但作为维修工,没有任何条件可讲,必须第一时间钻进车内,保证车辆故障及时排除。“我们有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那就是故障不过夜。再累再晚,也一定要排除完后才能休息,这是检修人员的责任。我们让淘汰变得不可能。”



阅兵徽章  父亲已见不到




时间似乎是意外的制造者,就差2个月,郑志华和父亲的约定未能实现,如果不是一名受阅战士,郑志华或许可以见上父亲最后一面。阅兵结束后,郑志华来到父亲的遗像前,献上那枚阅兵徽章和那个迟到的军礼。


郑志华的父亲在2011年突发脑溢血,经过两次的手术,病情虽然稳定了,但由于年迈,引起了并发症,又查出患有糖尿病和肝硬化晚期。今年2月份,郑志华在得知报名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选拔的通知后,想到自己将有机会圆梦天安门,郑志华立刻报了名,参加了选拔。但3月4日休假返回家中看到父亲的病情,他对参与阅兵的事犹豫了。“你必须去!”父母亲得知他要去参加这个活动,激动地说:“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阅兵(是)式国家的大事,能够参加,是何等的荣耀!你必须去!”
他承诺父亲,阅兵结束后,一定亲手将阅兵徽章送到父亲的手中,父亲也和他约定阅兵结束后,要看他穿军装的样子。就这样,郑志华带着家人的期望和自己的阅兵梦踏上了征程!郑志华是集训队里出了名的“硬汉”,这个称号来源于他过硬的作风,别人劝他训练才刚开始,没必要这么卖力,他说:“我不能被淘汰!这次阅兵,我必须去!”。可就是这么一个铮铮铁骨的男儿,心里却始终放不下对父母的牵挂,为了时刻勉励自己和寄托对家人的思念,郑志华每天都会在日记本上写一遍和父亲的约定。


意外不期而至,今年8月,正在训练场的郑志华接到了父亲去世的噩耗,方队领导特批了郑志华几天假期,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后,郑志华强忍悲痛擦干眼泪,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和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训练场上。此时,在郑志华的心里有一个决心,他要用一流的训练成绩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阅兵训练期间,郑志华的训练考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0月1日,郑志华和战友们以高昂的气势,驾驶战车圆满完成了受阅任务,由于表现出色,他所在的方队被表彰,走下阅兵场的他眼泪夺眶而出,泪水中有激动也有遗憾。



他瞒着方队推迟了婚期




10月6日,刚刚完成阅兵任务的刘立伟,敲开了方队领导高立球的房门。当得知原因后,领导立即给他批了假,并且还帮他定了回乡的车票。原来,刘立伟正是要赶回去兑现一场推迟7个月的婚礼,在此之前,方队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瞒着大家推迟了婚期。


今年2月份,刘立伟与相恋多年的女友领了证,就在他们筹备婚礼之时,他收到了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集训的通知。在婚礼的日期已经定好,筹备工作也已经完成了一大半的情况下,他决定跟妻子商量推迟婚期,并得到了妻子的理解支持。他当时就和妻子约定,阅兵一结束就回去举行婚礼。为了不影响整个方队的训练进度和战友们的训练热情,刘立伟始终没有和战友们透露推迟婚期的事。
训练场上的刘立伟比往常更加刻苦,他认真研究训练方法,在标齐和骑线训练中,凭借自己多年的驾驶经验,他凭着自己的经验,给总结了“三个关键”,集训队员纷纷表示听了十分易懂受用。
为了让装甲车能以更高标准通过天安门前接受检阅,他每次训练时对自己要求都近乎苛刻——加减油门动作要精准到1转、100米等速训练中要精确到0.05秒,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经常“开小灶”,只要车上没人,他就“泡”在驾驶舱和发动机舱里舍不得出来。在他指导下,方队整体驾驶水平每天都有一个提高,方队整体训练效果明显。
受阅那天,刘立伟和战友驾驶战车通过天安门广场,相隔千里的妻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一幕,阅兵盛典也成为了他们婚约的最美见证。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为祖国母亲打call
 向英勇威武的兵哥哥致敬!




广州花都发布编辑部

来源 | 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图文 | 舒仕雄

猜你想看

【我向您报告】系列一:2019花都十大民生实事①新增公办学位近5000个!

广州北站规划T4航站楼专用轻轨,8分钟到机场!周边两大片区将巨变!

【重磅】花都大道、红棉大道……多条道路传来最新进展!

【招聘】花都这些学校、单位在招人!有适合你的吗?

【聚焦】2020“国考”开始报名啦!花都职位看过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