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花都:产业兴旺乡村兴

金色的稻田泛起阵阵波浪,稻谷和稻秆的香气扑面而来。这幅景象正是花都区梯面镇的“早稻抢收场面”,和往年有所不同的是,迎来丰收的还有今年首次种植的“梯面山水香米”。这是由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团队悉心指导下培育出的高档优质香米,米粒晶莹剔透,煮熟后软而不粘,食之唇齿留香。

与众不同的丰收活动吸引了

数十个亲子家庭的参与

孩子们在稻田里体验全手工割稻谷

亲手抓稻田鱼,在稻田旁品稻田艾茶

尝稻田农家宴

在如画的风光里

感受一场稻香的盛宴



稻香鱼肥、瓜果飘香。在花都广袤田野上,农业与文旅、休闲共同结合,一张张洋溢着丰收喜悦的笑脸、一个个产业火热发展的场景,彰显着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劲动能。
产业兴则百业兴,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关键是推动乡村产业兴旺。近年来,花都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临空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突出乡村产业振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丰富农业业态,促进农业全链条开发、全产业增值,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数字科技支撑现代农业




走进位于花东镇的恒泰高新农业种植示范基地,一个个现代化蔬菜大棚整齐排开,大棚内左右两侧长条状的水池上,一颗颗青翠的蔬菜正茁壮成长,一旁的村民们正忙着把成熟的蔬菜打包装箱。
不同于常见的种植方式,这里的蔬菜种在“水”上。水池上方是特制的泡沫板,经过精准培育的蔬菜长势喜人;泡沫板下方则是基地的“科技密码”,由连接着计算器的管道、探测器、喷头等组成的气雾栽培装置,在基地内的雾培解析系统电子屏上,每棵蔬菜的叶面温度、根域温度等参数一览无遗。

基地负责人介绍,这里运用了立体农业4.0气雾栽培技术,计算机会根据蔬菜的种植状态智能化调整营养液中的成分,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将营养液经雾化后直接喷施到作物根系上,代替天然土壤向作物提供水分、养分、氧气、温度,年亩产量、产值为传统模式的5倍以上。
将气雾栽培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相结合,为花都区农业提供了高质量的现代农业发展样本。“未来将建成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支撑引领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而农业现代化则是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花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信息化数字化培育新动能,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花都区每年安排不低于1亿元财政资金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集中力量打造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花卉、渔业、蔬果等优势产业。
与此同时,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种植、智能养殖、数字渔业、休闲农业等五大重点领域,大力发展高效智能、绿色生态现代设施农业。以“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农业合作社”的合作模式,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全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以完善产业链条为牵引,加快建设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分院等“一站四院N基地”,推广智慧生态农业技术模式,解决农业农村重大科技“卡脖子”问题。
自动化蔬菜工厂运用智能化种植系统,实现了四季循环复种、全天候运行、自动化流水线作业新模式;水产养殖场建立起“四位一体”水产养殖体系,实现了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等智能管理……花都聚焦智慧农业、数字农业,让乡村逐步“强”起来,一个个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不断涌现。

花卉苗木托起特色名片




沿着花都山前旅游大道转入古树大道,一路上古树和盆景间次分布,奇形怪石点缀其中,近百个岭南风格的盆景园延绵数里,风格各异、品类繁多,苍劲豪放、自然飘逸之感扑面而来。
赤坭镇是著名的“岭南盆景之乡”,自去年开始,花都区委、区政府决定深挖赤坭镇的百年盆景文化底蕴,引领盆景产业升级转型,全力打造岭南盆景小镇。如今,以古树大道为轴形成“十里盆景长廊”,连片建设盆景苗木景观区域,打造集观光农业和岭南文化于一体的岭南盆景小镇,形成“一园一美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的景观格局,千家万户的盆景成了花都乡村最美的风景。

目前,赤坭镇盆景从业人员已超过3000户、1.5万人,占全镇人口的四分之一,盆景年销售额达5亿元。赤坭镇党委书记赵超文表示,如今村民逐渐从“种植能手”向“盆景工匠”转变,从卖树胚树材向卖盆景转变,从线下销售向线下线上结合转变,百年传统盆景产业焕发新机,小盆景逐渐成为富民兴村的大产业。
花都,以花为名,因花而美,因盆景而秀。当前,花都区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 擦亮“花卉之都”品牌,通过实现花卉产业与乡村风貌的有机结合,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走进狮岭镇马岭村的马岭观花植物园,迎面而来的是3000多亩的美丽花海——深紫、粉红、鲜橙、雪白、明黄的三角梅缀满枝头,小桥、流水、园林等岭南特色景观错落有致。

盘活“花”资源,打造“花”世界,做足“花”文章。花都区正加快推进建设“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塑造“花”特色空间。这条全长13.5公里的示范带,连接马岭观花植物园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研究院等主要景观节点,连通马岭片区、岭南盆景小镇片区、九曲河片区,重点打造三角梅、樱花、桃花、白玉兰、黄花风铃、金花茶花、油茶花、岭南盆景等特色景观,总面积超过3万亩,展示花卉苗木超过3000种。
如今,花都正紧紧抓住花卉、渔业两个省级产业园建设机遇,立足优势集中力量发展特色农业,打造花卉苗木等品牌名片,带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去年,花都区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1%,花卉产业产值25.9亿元

发掘资源推动三产融合




白天,走进田园拾萃、花田漫步,感受稻花田里话乡韵的氛围。夜晚,徜徉车尾厢市集、艺术灯光秀,满足年轻与个性化生活方式。
这个暑假,结合本地夏日旅游热点,花都区推出了“花漾年华乡村生态游精品线路”,凸显“花卉、盆景、苗木、蔬果”4大元素,集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科普教育、果蔬采摘等为一体。在这里,借助35公里慢行、骑行专线,7公里亲水碧道以及3公里花田栈道,形成闭环通景专线,可游美丽乡村、品农家美食、住主题民宿,感受花都乡村振兴新面貌。


“村子变美了、村民回来了,一时间,村里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来,原先村民们闲置的空房也开始变得抢手。”马岭村党支部书记冯桂彩说,如今村里打造了许多网红打卡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门口就业,大家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了大幅提升。
近年来,花都区把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列为乡村振兴“一号工程”,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大批“蔬果+”“花卉+”“古村落+”“蚕桑+”“芳香+”等特色鲜明的生态园区、精品民宿、研学基地,实现以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

以“香”振乡的狮前村,传承古老的制香技艺,建设七溪地芳香小镇,利用天然独特的芳香植物资源、历史悠久的芳香文化,成为集规模种植、产品加工、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基地;
“修旧如旧”的洛场村,以碉楼侨乡为特色,咖啡馆、私房菜、民宿、文创产业纷纷汇聚于此,原本破败的古村通过修旧如旧,招商入驻,八方宾客迎来送往,每逢节假日更是热闹非凡;
盆景之乡的瑞岭村,依托百年盆景之底蕴,打造岭南盆景小镇,做好规划、布局、市场、人才、电商、“文旅+”六篇文章,蝶变为富民兴业的亿元村……
花都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峰表示,花都区大力发掘乡村特色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将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观光休闲农业、采摘种植等农业资源串点成线,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全区“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和保障。
做优做绿第一产业、做实做强第二产业、做精做活第三产业。在花都的美丽乡村,产业发展交织融合,乡村经济蓬勃兴起,绘就出一幅产业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梦圆
热文精选

签约6个项目,投资总额103亿元!广州市走进花都伙伴日活动收获满满!

低风险区人员外出要带核酸阴性证明?广东疾控答疑→

【花都招商进行时】东风日产:花都是我们最重要的发展根基!

广州市举办“读懂广州 热爱广州 奉献广州”走进花都伙伴日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