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复,总有焦虑情绪产生?专家为你支招~
疫情时期,
面对突发的应激每个人都可能出现
各类身心困扰,
比如紧张、疑病、恐慌、失望、
易怒、过于乐观或伴有头晕、胸闷、
乏力、食欲差、恶心、腹泻、
尿频、失眠,
甚至出现血压、体温升高等……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一、隔离人群
1. 相信政府,服从大局安排,换一种心态生活。对隔离状态的生活进行新的意义解释和理解,积极面对,如当成一次休息的好机会,也可当作充电的好机会等。
2. 隔离期间,如果每天无所事事,很容易加重负性情绪。建议给自己制定作息时间计划表,可以像平时上班和学习时间一样规律生活,有工作学习时间、休息时间、娱乐进餐时间,室内体育锻炼时间,每日照做,心态上会有很大的不同。稳定感对于应对未知感非常重要。
3. 也可以专注一件事情,比如看书、听音乐、学习一项技能等。利用这段时间提升自己,重在行动,并且享受这个过程。
4. 保持与外界的沟通。和家人、朋友电话或视频聊天,相互鼓励与支持,不管是倾诉、提供需求,还是记录自己的情绪日志,都会很有帮助。
5. 理性获取权威来源的内外部信息,不信谣,不传谣,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二、医护人员
我们的白衣战士们日夜奋战,往往处于危机中心,可能遭受不理解甚至刁难,可能有家不敢或不能回,内心感觉委屈。在这样巨大心理压力下以及治病救人的天职下,如何调试心身,继续保持战斗力?
1. 为了帮助医护人员减轻应激反应的影响,建议在上岗前进行业务培训的同时,进行应激的预防性晤谈,讨论内心感受,支持和安慰。也可与另一同事结伴,这样可以互相察看、监督对方的应激反应水平。
2. 合理排班,限制工作时间,每天最好不超过12小时,保持适当休息,充分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具备稳定的、不返家的隔离休息区。
3. 家人的支持和理解。保持和家人、孩子、朋友电话或视频沟通,从家人的支持中吸取温暖和力量。
4. 当感到无法承受压力,出现负面情绪时,请及时对负责领导诉说,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情。在这样严峻的战场上,有负面情绪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自然表现,等疫情控制好,时过境迁,情绪也会慢慢恢复。
5. 空余时间,按照自愿原则进行同伴支持。即有共同经历的医务人员坐在一起,互相交谈、倾吐心声、宣泄情绪、娱乐运动,最好有个领导者。
6. 如无法入睡、情绪低落、焦虑、心慌等持续2周不能缓解,影响工作,也可找专业心理医生进行诊治或拨打心理热线等求助。
三、老年人群
1.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
2. 避免不必要的外出。
3. 在保持饮食均衡、睡眠稳定的情况下,适当娱乐及体育锻炼,如写书法、打牌、下棋、种花养鱼、打太极或八段锦等。
4. 与家人多谈心,共同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增强防控意识。
5. 积极完成疫苗接种,提高防护能力。
四、儿童青少年
1. 在家合理安排学习计划,生活有序,尽可能和学校时间一致。
2. 增加室内娱乐活动,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3. 家长应保护儿童青少年免受过多负面信息干扰,根据儿童青少年的理解力给予适宜回答,树立会战胜疫情的信心。
4. 家长也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保障儿童青少年心理安全感,让孩子享受和父母一起在家的亲子时光。
五、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1. 药物是稳定病情的基础保障,使用口服抗精神病药物者务必保证有足够的药物,并遵医嘱服用。
2. 使用长效针剂者血药浓度相对平稳,应保持原有注射频率。
3. 即使患者已经服用足疗程的抗精神病药物,目前疫情期间也不宜减药或停药。
4. 慢性疾病要提前计划就医安排,提倡就近诊疗,避免断药。
5. 管控区的人员可以寻求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去取药。在确实无法获得药物的情况下,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对药物进行适当减量缓冲,以便择机就诊,补充购药,然后将剂量恢复至原有剂量,切忌突然停药。
6. 妥善保管药品,避免误服或大量服药。患者及家属要尽量熟悉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药物副作用的简单识别及一般的处理方法。
六、社会公众
1. 了解“新冠肺炎”性质,不轻信传言,掌握流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2. 接纳恐惧、紧张、焦虑情绪。与他人多交流、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如果要面谈,则一定要戴口罩、不握手、保持安全距离。鼓励通过电话、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进行交流,这样可以避免人际传播。
3. 有咳嗽、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如果讳疾忌医不去看病,可能失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机会,更可能传染给身边的人,特别是家人,那样就悔之晚矣。
4. 若确定与“新冠肺炎”病人有过接触,一定要注意自我隔离和防护,先戴上口罩,主动与其他人隔离。
5. 发现生活的积极意义,顺应内心感受,想学习就学习,想工作就工作,用积极的行动使自己从恐慌中走出来,避免消极行为。
6. 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是增强身体和心理免疫力的“三大法宝”。
7. 必要时,也可找专业心理医生进行诊治或拨打心理热线等求助。
01
焦虑自评量表(SAS)
02
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ion Seale)
03
广州市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
咨询电话:020-81899120
疫情期间,
希望广大市民保持积极乐观心态,
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安排,
相信我们
一定能共同打赢
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