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钟南山:罕见病防治关键要“三早”!
5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医学学术委员会年会上表示,罕见病防治关键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要在防治及组织上形成全国性的合力。
什么是罕见病?
“玻璃人”“瓷娃娃”
……
这些可爱称呼的背后
都是真实的罕见病
罕见病又称“孤儿病”,是指发病率非常低的疾病。我国将“新生儿发病率小于1/万、患病率小于1/万、患病人数小于14万的疾病”列为“罕见病”。
目前,全球罕见病约有7000多种,患者约有3.5亿人,其中我国罕见病患者约200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人。
每个人身上都会携带缺陷基因,一旦父母双方拥有相同的缺陷基因,就有可能生下有罕见病的宝宝。
诊断难,是罕见病的第一道难题。《中国罕见病综合社会调查》显示,2020-2021年罕见病平均确诊时间需要4.26年,误诊率高达42%,32.1%的中国医生从未诊断过罕见病,异地确诊和异地就医问题突出。
无药可用,是另一个大难题。目前,全球大约只有5%-10%的已知罕见病有药可治。即使有药可治,不少患者也因无法负担高额的费用而放弃治疗。因此,罕见病患者往往被称为“医学的孤儿”。
↓↓↓
(滑动查看更多)
国家持续关注
2018年,国家公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收录121种疾病。
2019年,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建立。建立国家罕见病注册登记系统,开展罕见病病例直报,发布罕见病诊疗指南,不断提高罕见病早诊早治能力。
2021年,国内共有60余种罕见病用药获批上市,其中已有40余种被纳入了国家医保目录,涉及25种疾病。
国家通过对罕见病药品谈判准入,使罕见病用药价格大幅降低,2021年共有7个罕见病药品谈判成功,价格平均降幅达65%,有效减轻罕见病患者的医疗负担。
专家观点
来源:人民日报、中新网、南方+、广州卫健委、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编辑: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