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百年古村,唱响“村音”
青砖、灰墙、古巷书房、展览、市集音乐、文化、艺术这些看起来不搭界的元素却在广州花都的一座古村实现了完美融合
这个国庆假期一场“村音”比赛在炭步镇塱头古村落幕村民们化身“专业歌手”用歌声“点燃”了乡村之夜也引爆了社交媒体
塱头古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始建于宋末元初。这里是广州现保存规模最大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府古村落。村内保存有30多座祠堂书室连绵400多米,与古民居一道,组成了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讲述着不同时代的漫长变迁。
今年以来,以春阳台为代表的乡村振兴文旅项目接连在塱头古村落成,音浪、潮流、人气逐步席卷这座已有600余年历史的古村。绿荫环绕、莲花盛放,时光静静流淌,古建筑矗立依然,“新塱潮”里藏着乡村发展的文化魅力和澎湃动能。
音浪袭来
挥舞的荧光棒,响亮的喝彩声,耀眼的追光灯……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长假,一场“村音”惊艳了塱头古村。10月2日晚,历经一个月时间,“塱头古村音乐会——炭步首届村居‘美丽乡音’PK赛”总决赛圆满落幕。来自炭步镇29个村居的65位选手,轮番上演耳熟能详的粤语金曲、动感节奏的流行音乐、热情洋溢的外文歌曲,吸引了3000余人现场打CALL,近三万人在线观看。
这个“村音”之夜,村民就是最为亮眼的明星。这群土生土长的“专业歌手”,用歌声传递情感,用音乐唱响古村。“赛事很专业,选手很投入,观众很热情,吸引了很多游客从外地专门赶过来,效果是出乎意料的好。”炭步镇镇长巫晓畅说。
这个“村音”之夜,既新潮又乡土,既热闹又亲民。总决赛的颁奖仪式上,选手们收获了特别的“奖品”:一等奖1头黑山羊、二等奖1只大肥鹅、三等奖1条15斤的大活鱼、优胜奖1根半米长的炭步芋头,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奖品,以及活动部分经费、道具等,均是由各村共同筹备。
“各村出人又出力,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参与进来,相当于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借助文化艺术的载体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在巫晓畅看来,一个属于村民的大舞台,让他们能够唱出自己的热爱和梦想,这种草根性、乡土味、烟火气的歌声,传递的不仅仅是文化,更是对乡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一切艺术中,在表达力量上,音乐是当仁不让的优胜者。作为本次活动评委之一,花都区西片教育指导中心艺术教研员王艺程表示,村民群众热火朝天唱响美丽乡音,从乡村“看客”变成文化“主角”,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乡村文化“枝繁叶茂”、乡村振兴“开花结果”。
“在乡村,很难得有这样一个舞台,很开心能在家门口亮出自己的歌声,和大家共同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来自鸭湖村的年轻人张阳浩感慨道。
百年古村,唱响“村音”。旋律优美的现代音乐与古色古香的岭南建筑碰撞、交织,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自今年7月以来,随着首个广府文化市集活动在塱头古村成功举办,“塱头古村音乐会”也逐步进入常态化运作阶段,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送到群众家门口,成为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潮流涌动
在塱头古村东南角的荷塘畔,坐落着一处全新多功能艺术文化中心——春阳台,自4月20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后,成为了古村新的打卡点。
这既是一个以古村落文化振兴为切入点的公益性项目,也是一座与古村落形成碰撞的“新潮流”所在,乡村特色和现代气息汇成一体。
曾经,村里处处见书院,处处闻书声,处处飘书香。春阳台延续了塱头村深厚的人文底蕴,内设多种功能的文化活动空间,融合了文博展馆、藏书楼、善本室、阅览室、剧场与艺博活化等多样空间,为古村的多元文化活动提供了全新场所。
读一本书、看一场展、赏一座村。走进其中,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与现代建筑风格交相辉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陈列近三万册图书,构建了一个书山有径书香氤氲的世界。各式的文化展览和特色活动,将目光聚焦于中国传统社会的读书人,关心他们如何活着、活得好、活出意义。“古村落与新文化碰撞出艺术的火花,现代建筑的诗意中包含着传统文化的底蕴,让人耳目一新。”许多游客对春阳台赞叹不已。
由乡村振兴而至古村活化,借古村活化而融合共生。“我们除了更好地传承塱头村‘耕读传家’的文化内核,更重要的是将人才和利润都留在乡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项目投资方、广东省唯品会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沈旻表示,项目投资超2亿元,引入村民共治共建机制,其全部收入将用于回馈村民及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带动村民持续增收。
随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塱头古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同行者”,携手打造“新塱潮”。春阳台之外,在塱头村的岭南特色古建筑中,集合家具展、新生艺术展、花艺香薰展、插画展、陶艺展、家居生活美学展等在内的艺文展集也在火热展出中。
国庆节期间,塱头古村还推出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包括晴耕雨读·青苗画家计划师生乡村艺术振兴作品展、塱头古村春阳台“大咖面对面”活动等。春阳台是岭南大儒陈献章书舍的名字,它与镌刻在塱头经纬阁门楼上的“太阳永照”四字,似乎构成了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关系,共同呈现出丰沛的生命力。各方力量“抱团作战”,一股“新塱潮”正蓬勃生长。
人气旺盛
荷塘之上,国风美学碰撞现代潮流。古居之中,传统建筑迎接游人如织。
7月21日,一场以“塱夏荷集”为主题的广府文化市集活动在塱头古村拉开序幕。以“荷”为切入点,池塘边立着的一排小帐篷开集,茶艺、花艺、布艺、植物、美食等摊位。在傍晚的古村音乐会,流行爵士乐和敦煌舞齐飞,经典粤剧和折子戏共舞。
“一下车就被满塘的荷花美到了。这里的国风市集和古村建筑特别应景,充满岭南风韵。”不少年轻人身着国风服饰来此“打卡”,欢声笑语不断。短短三天时间,塱头古村涌入了超过1.5万人次游客。一时间,静谧的古村热闹非凡,在游人的喝彩、合唱中,古老的建筑搭配新潮的活动,汇聚人气活力。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就是人气。这些融合了传统文化与潮流生活元素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带旺古村人气,外地游客来了,当地人留下了,年轻人回来了,让古村焕发文旅融合、宜居宜游的全新魅力。
“能回来参与家乡的振兴,让我感觉更有意义。”塱头村委会工作人员黄智云是土生土长的塱头村村民,看着自己家乡逐渐破败,心中的乡愁难以释怀。了解到唯品会在塱头的乡村振兴公益项目后,黄智云认为这是重振塱头的绝佳机遇,他选择了回来。
起初,村里有超过六成的村民都是非年轻劳动力,随着项目的全面开展,也为当地带来新的就业机会。黄智云说,项目吸纳了不少本地“带娃一族”就业,使得他们可以在照顾家人之余,通过劳动创造收入。“村里路通了,环境美了,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尤其是年轻人,纷纷来打听消息,计划返乡就业、创业。”
如今,塱头村村民都能参与“塱夏荷集”活动,他们只需承担所售产品的成本费,所得收入均归自己所有。除此之外,塱头古村会在后期继续打造灯光秀、高端民宿、露营地等多样化业态,激活塱头村的景区资源,吸引更多“新塱人”投身村庄的建设与发展。
“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振兴,对人的唤醒和赋能,要实现人的发展。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新塱人’加入,投身到村庄的建设与发展中,共同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沈旻表示。
“现在的塱头村,可谓日新月异,村民也切身感受到项目带来的红利,对村未来的发展更是充满期待。”塱头村党总支部书记黄志辉说。
载誉而归!花都代表队荣获广州市版权知识竞赛一等奖
花都11所学校、49名教师“走教”,蹚出乡村教育均衡化发展新路子
花都区化妆品行业协会会长林纯:中国美都,擦亮“广州制造”金字招牌
多项促消费举措集中落地,花都假日消费市场掀起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