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被生活虐了,一个白眼不够?八大山人:那就多来几个……

2017-09-20 人民文化

八大山人  朱耷


假如生活虐了你,怎么办 ?


翻他一个白眼

面对生活的不公平

没有一个白眼不能解决的问题

如果有

那就两个

如果两个还不够

那么八大山人会告诉你……

多来几个!



许多出现在八大山人笔下的小动物,都仿佛在命运的安排下,交了一个不会拍照的朋友——“你自然一点啊,对对对,眼睛往上翻一点,美极了!三,二,一……”“咔嚓!”

这些“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小白眼背后,藏着一个前朝皇室后裔对命运大写的嘲讽。

朱耷,明末清初画家,原名朱统托,号八大山人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本是皇家世孙。他十九岁时,明朝灭亡。国破家亡,他隐姓埋名,遁迹空门,孤寂郁愤;他执笔泼墨寄情山水,独辟蹊径;他前承古人,后启来者。

八大山人 行书七绝 画眉


少年时的朱耷,还不叫八大山人,他满腔热血,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用真才实学报效国家。然而明朝宗室子孙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于是朱耷放弃了爵位,以布衣身份应试,在大约十五岁那年便考取了秀才,这在众多宗室王孙中无疑是个创举,赢得了族人和师长的称赞。

八大山人 松鹿图轴


正当朱耷满怀信心参加下一轮考试时,他矢志效力的明王朝迎来了灭顶之灾。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亡。不久,他的父亲去世,贵族生活在他19岁这一年戛然而止。明朝灭亡那一年,不幸接二连三地朝着这位年轻的艺术家袭来。这一年,朱耷的父亲病逝,之后几年,他的妻儿也相继离世。

八大山人 文禽兰竹


八大山人自此隐姓更名,在寺庙道院里藏身,将心境完全寄寓于画笔上,与文艺复兴时期远在欧洲的诸多艺术大师一起,进行着遥相呼应的伟大创造。

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朱耷以大写意手法开一代画风,成为了独步古今的艺术大师。

八大山人 游鱼图


八大山人,是以自己苍凉的人生遭际感受入画。

他用大写意的手法画出的一枝一叶,都是自己生命的骨血;画出的鸟啼涧鸣,都是自己内心无声的歌哭;画出的丑石怪禽,都是自己倔强与傲岸的写真。

因此,他才会在这些画幅上将落款的“八大山人”变形地写成“哭之笑之”,一吐他内心的积郁。

八大山人 独立睥睨图


看八大山人的作品,是在阅读一颗大孤独、大悲寂的灵魂,如同站立在深秋或初冬的寒风中,枯叶从身边扫过,让人不禁打一个寒噤。然而正是这一个寒噤,使我们触摸到了八大山人在300多年前的巨大孤独与同等巨大的傲岸,感受到了八大山人在300多年以后仍然散发出来的强烈生命气场。

八大山人 柏鹿图


没有了世俗的纷扰,八大山人的书法大多是近似于孩子气的简单,可他的诗却异常深奥难懂。

至今我们一直试着辨析他诗画中所承载的用意与神韵,却仅仅只是停留在理性角度,浅显地理解他的部分隐喻与象征。有着如此不寻常经历的大师,哪怕只是寥寥数笔,也有可能藏着一个完整的精神空间,抑或是一个已经失去的世界的碎片。试问,有谁能理解八大山人破碎的心灵?又有谁能感受他寂寞的苦痛?

八大山人 孤禽图


300年前,他正是将一腔孤愤、愁苦与寂寞寄托于狂野不羁的笔墨,以此静寂地安慰自身承袭的不幸。作为末路王孙,走投无路,只有以时而道士时而僧人的身份隐藏自己。这还不够,虽在正常人中出没,但他不可能享有正常人的生活,他只有选择疯癫——这就是时代于他的残酷。疯癫是他隐藏自己的另一种方式,也是他人生的另一个符号。

八大山人 群雁鸣集图


八大山人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暗示:“山人不是隐居在山上,山人是隐居在自己的画里。

八大山人 疏林浅滩


八大山人

书画一生,歌哭一生,

潦倒一生,悲愁一生。

他笔下的鹰,白眼朝天,桀骜不驯;

他笔下的鸟,单足独立,势不两立;

他笔下的荷,离根飘零,身世孤凄。

最美丽的孔雀在这支笔下,也变得皮槁毛落,丑陋不堪。

只剩下三根花翎,暗讥三眼花翎的清朝权贵。

世界在他的笔下,

只是枯枝、残叶、衰草、怪石、寒江拼凑而成的残山剩水。

这其中寄托着一个明代没落王孙的巨大悲哀。

八大山人 菊瓶图


一阵阵观赏者短暂的热闹过后,山人画里那些老枝如虬的古树守护的,仍是八大山人永远的孤独。

我们走近八大山人,就是走近一种大灵魂和大孤独。

西班牙诗人阿莱桑德雷在一首题为《火》的诗篇中写道:“所有的火都带有激情,光芒却是孤独的。”

八大山人 古木双鹰


在八大山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孤独者的光芒:哭之笑之称八大,白眼朝天叹故国。


内容与图片整理自壹号收藏网

人民文化 | rmrbwhcm

总策划 | 李杉

责编 | 姚琪钰  张曼琦

校审 | 严晓慧

媒体转载、投稿、合作

请直接回复微信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