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邓小平曾坦言:这个人若健在两岸必统一】

2016-07-27 亚美学堂

1973年,当蒋介石把许多事情都交给儿子蒋经国时,毛泽东决定:让邓小平复出。


邓小平,1926----1927年与蒋经国是苏联中山大学的同窗,那时候的邓小平,是蒋经国所在共青团小组的组长。



蒋经国和邓小平


已经掌握台湾大权的蒋经国,密切注视着他在苏联留学的这位老同学。1973年3月,邓小平回到中共中央,周恩来首先把大部分涉外事务交给了他。邓小平立刻宣布:北京已经准备好,可以跟台北直接谈判统一的问题。他说,在现阶段,“优先考虑用和平方式”。


卧病在床的老蒋顾不上这些,负责台湾党政军大事的蒋经国,同样不予理会,他亲口告诉《纽约时报》记者:“与中国共产党接触(谈判),就是自杀行为,我们没那么愚蠢。”


1975年,蒋介石死了。1978年3月11日,蒋经国被选举为“总统”。两个月后,他正式就职。


对岸,他的老同学邓小平虽然没有重新担任党的总书记,但却第三次在政坛上站了起来,并牢牢把握着中国的改革方向。


邓小平与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之子廖承志共商两岸统一大业


  • 邓小平给蒋经国的“重重一击”


1978年12月15日晚10时,即中美建交消息公布之前12小时,美国驻“中华民国”的大使安克志忽然接到华盛顿的专线秘密电话。这位特命全权大使于是奉命在凌晨三点的时候,拨通蒋经国助手宋楚瑜的电话,说是有紧急公事,必须立即面见“总统”。


来自华盛顿的消息说,卡特原定在中美建交公告发布之前的两小时通知蒋经国,因为幕僚的反对,卡特才决定:提前7个小时通知。


蒋经国只得在半夜爬起来会见了安克志大使。临别时,安克志大使按照美国国务院的要求,请求蒋经国先生在第二天早晨8点之前,暂时不要对外泄漏这一消息。蒋经国强忍着怒气,始终不肯答应。


消息公布当天,台北股市大跌近一成。



1978年,蒋经国就任“总统”


  • 打击之后的“和平攻势” 


1975年,蒋介石死后,蒋经国于1978年3月11日被选为“总统”。对岸,老同学邓小平历经三次“沉浮”后,开始主政大陆。 


1978年12月16日,解放军停止了自1958年开始的对金门、马祖的炮击政策;国民党军队也停止反炮击。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议两岸开放经贸、旅行和通邮。廖承志也发表了致蒋经国的一封公开信,提议国共第三次合作,并表示愿意访问台湾。 


蒋经国对邓小平的这一波“和平攻势”,反应相当敏锐。他一方面谢绝廖承志的来访,但另一方面又认为:北京现在热切鼓励两岸之间扩大经济、社会、文化交流,长此以往,对台湾必然是利大于弊。


因此,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即将开始的时候,两岸修好的舞台,已经由邓小平和蒋经国“联手搭建”完毕。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 老同学是个大孝子 


1981年,邓小平进一步向蒋经国“示好”。 


北京首先停止了纪念1947年“二·二八事件”的例行活动。此后,中共新任总书记胡耀邦公开邀请蒋经国等国民党官员“回老家瞧瞧”。随后,大陆发表了叶剑英委员长向新华社记者的谈话,全面阐述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政策,提出九条对台方针。邓小平说:“九条方针是以叶剑英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中共领导人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邓小平清楚,蒋经国是个大孝子,就指示浙江溪口,要他们修缮蒋经国母亲、祖母的坟墓。蒋家墓地修葺一新的照片,被迅速而又秘密地送进了台湾“总统府”。 


邓小平还就他的“一国两制”统一模式,提供了法理架构。他指示修订宪法,赋予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特殊地位。“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亦即对它们现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司法制度有控制权。 


邓小平明确表示:北京有权代表整个中国在国际舞台活动,可是台湾和香港同样享有“相当的外交权,(可)处理一些涉外事务”。




  • 李光耀成两岸“中间人” 


当时,新加坡领导人李光耀曾往来于北京与台北之间。一次,李光耀访问北京时,邓小平通过李光耀向“我在莫斯科的同学”蒋经国致以问候。 


李光耀给邓小平及大陆官员介绍台湾的情势,邓小平也对李光耀及其他访客陈述如何保护各方利益、解决两岸问题的看法。邓小平说,北京绝不派官员或军队到台湾。不干预台湾的政治或“人事”问题,统一后的现状“可以维持100年”。


依据邓小平的说法,台湾可以享有“处理外交事务……签发特别护照……与其他国家签订一些协定……的特别权力”;两岸关系将是“你不吃掉我,我也不吃掉你。你不要烦我,我也不烦你,各行其是”的性质。 


强硬的邓小平再次强调:“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大陆方面没有其他绝对的条件。所有的其他条件、方式,都可以谈判、调整。” 


这是台湾从北京所获致的最有弹性的谈判起点。



蒋经国和李光耀


  • 蒋经国的政治改革 


蒋经国听到李光耀传递的这些信息后,并不认为这些“条件”在岛内已经凝聚成为共识,所以他并不赞成立即开始两岸谈判。 


1986年夏天,李光耀又到台湾访问,与蒋经国讨论大陆局势的发展。这一次,蒋经国明确告诉李光耀,对于改造台湾的政治体制,他已经有了全盘的计划和最新的想法。 


1986年9月28日,135位反对派风头人物,在台北圆山大饭店举行集会,并宣布民进党成立。民进党党纲主张:台湾人民有“自决权”。


副官闻讯,跑进蒋经国卧室向他报告,他点点头,没有回应,独自沉思半个小时后,他才交代副官通知几位核心幕僚到自己的官邸开会。坐在轮椅上的蒋经国开口就说:“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也在变。”他接着说,“国民党过去太骄傲、太自负,从现在起,不能再跟从前一样。” 


随后,蒋经国坚持要李焕接任国民党中常会秘书长。他跟李焕长谈,表达了自己对改革行动遭到右派大佬掣肘,迟迟不能发动,他已经失去耐心。蒋经国说有三个目标,要李焕替他达成,其中,“两岸统一”是蒋经国强调得最明确、最强烈的一点。他说:“我们必须采取主动,踏上中国的统一之路。台湾和大陆,终究必须统一。两岸若不统一,台湾恐怕将越来越难单独存在。”


2009年,马英九在蒋经国百年诞辰上讲话


  • 邓小平:可惜经国死得太早了


1988年1月13日下午,蒋经国因病逝世。 


邓小平得知蒋经国逝世的消息,立刻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听取了国台办和对台工作小组的报告。邓小平表示,中国的统一是一件世界大事。


邓小平还称,若蒋经国健在,“中国的统一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困难和复杂。国民党和共产党过去有过两次合作,我不相信国共之间不会有第三次的合作。可惜,经国死得太早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