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死神教父 VS 田螺姑娘 | 中德漫画对抗赛第一场!

2016-08-05 冷冷&Nina 异常漫画研究中心

中德漫画家创作力对决,第一场!


冷冷 VS Nina Kaun


中国漫画家将从格林童话中取材,绘制脍炙人口的德国民间故事,德国漫画家则从山海经、搜神记和聊斋中取材,绘制耳熟能详的中国民间故事。


本期流程:死神教父 → 田螺姑娘 → 点评  → 投票


★点评仅供参考,决定胜负的是你的投票!


目前还不知道该如何奖励获胜漫画家……


Lets go go go






--------------↑↑死神教父↑↑--------------


--------------↓↓田螺姑娘↓↓--------------




漫画看完了,接着是点评


★王烁(anusman,漫画作者,在读博士):


死神教父 ★★★★

田螺姑娘 ★★★☆


两篇改编漫画它们都保持了自己的性格,如果把漫画以翻译的标准看,两篇漫画似乎都丢了很多部分,这也是转成漫画这种语言时不可避免的,比起直译这样的方式更加适用于漫画语言的本质。


以故事的讲述看,我更喜欢冷的漫画,nina选择了一种诗意的叙述方式,把田螺换成自己,用感受去述说故事,读起来很像诗歌。我想若nina的这篇故事是一部自己的故事,这种表达或许很适用,她从另一面体现了故事的逻辑。但若以改编来说,似乎nina的选择犯了一个小错误,正如我们时常强调在漫画中图文使用的惜墨如金一样,童话故事与诗歌也兼具某种神秘性,如果了解原著的两则故事,便会发现这些故事在读后给人一种出离感,它们似乎就是要讲述一则故事,像是一块石头,它们不可解释,内部结构也是神秘莫测,故nina在这里用两种同样的结构套入一部漫画时,使得故事失去了原始的神秘感。所以,我觉得冷冷的故事要更胜一筹,他把故事神秘的特质表现了出来,改变了故事原始的某些情节(例如把在路人间寻找教父的段落改为豌豆的三个豆子),询问的情节更适合于口述,这种三段排列的模式看起来更像是与听者的互动(例如说书现场),所以此处换为三颗豆子的表达方式,更适合于图说模式,不能不说冷冷在此处给了故事更好的理解。


阅读上说,《死》的前半段,在豆子没出现前,画面给予的有些太充分了,这种充分体现在画面的视觉中心点不止为一个(如第一页的生产段落)。另一方面,也是与视觉中心同样的问题,某些对白的出现使得故事有了节奏上的停顿感(如倒数第二页那句“爸爸,快看是弟弟”)当然总体来说,我觉得《死》的改编或说创作都要比《田》有更多的空间。


★张迅(南京艺术学院教师,SC漫画主编):


死神教父 ★★★☆

田螺姑娘 ★★★★


哈,点评终于开始了,让我们装模作样起来。


故事解读方面这两篇各有千秋。Nina突然从女性角度出发诠释田螺姑娘颇有新鲜感,毕竟中国的民间传说少有从女性层面展开,多数女角色都是以男人视角中的欲望、偶像、母亲或神性为基础。Nina的田螺基本是一个在黑暗中初生的少女,突然被一个男性打开了世界,从惶恐到安定。我喜欢她从螺壳里出来的那段描写,在那里Nina开始真正切身体验田螺。与之相比,前面的描述显的过于普通,艺术家应该有更细致的想象力。故事结尾“in the smooth water”是非常好的发挥,是对刻板的“lived together”的诗意描述。简洁的文字与笔触放荡的画面形成对比,很容易产生美妙的性暗示。


与《田螺姑娘》相左,《死神教父》的故事趣味更多在枝节的象征上。从一颗毛豆中蹦出上帝、恶魔、死神的设定,让我几乎感觉在读另一个故事。冷冷很随性,他说他不过在吃毛豆所以想出了这个情节。不过谁知道呢,有时候艺术家很希望表现出曾被缪思眷顾过的样子,哈哈。故事后半段角色们符号化的各自进行着机械行为,教子做着教子的事儿,死神办着死神的工,演绎着道德的逻辑,这样的文本太框架化了,我更期待人性在其中扮演变量。但后半段画面更出色,无论对水渍的控制还是皇宫场景的表现,增减都非常放松和自信。画着进入了状态吧,比起来第一幅接生的画面就显得有点不知所措了。


Nina的画法有Anke的影子,重视空间,不少直觉化情感化的处理很有想法,也有一定表现力,但是总觉得控制上还是少点分寸,“lived together”那幅就觉得构图空间很好,但造型和笔触都少了信心,也许直觉不是永远都在的。造型不稳定在连续阅读时会有一些障碍,不过还好这篇的文字减弱了这个问题,所以我感觉读田螺的时候,更多是不自觉先读字然后才读图。


★臆想图志(又称陈列,漫画收集症患,志怪博物癖,微博号:臆想图志):


死神教父 ★★★☆

田螺姑娘 ★★☆


冷冷去掉故事原型中对死神的第二次欺骗,在原型中的死神饶恕了教子的第一次欺骗,教子在医治国王时执行的是上帝偏向富人的原则与恶魔的欺骗原则,背叛了死神,死神的宽恕使得它背离了自己的平等原则,而这里毫不拖泥带水,逻辑上更能够自洽。死神的平等逻辑为教子一命换取国王一命,漫画中展示了原因,在死神处,人不过就是长短不一的蜡烛。死神教父经过格林兄弟编撰整理之后,依然有两个版本,第一版在死神向教子展示生命即蜡烛处戛然而止,第二版则讲了教子被死神夺取生命,相较之下,漫画结尾处理得更为出离、清晰。

漫画从田螺姑娘的视角展开叙述,展示她所认知的环境,而与世隔绝的她对人类社会认知不可能多,现实在她眼中无明显辨识感,所以漫画尽可能剔除了现实成分也很恰如其分。田螺姑娘的故事也只是众多精灵报恩型故事中的一个文本,而这些传统故事中几乎不存在对报恩女性的心理描述,少有男性因为女性付出而进行的正反馈,只有女性无条件的无知付出。漫画中刚好相反,男性成为失语者,就像阅读漫画的读者进入作者的诗性语言中那样进入田螺姑娘的话语场域,这样打破了故事原型中报恩横在两者间的无聊隔阂,通彻了女性对男性的接纳,男性与女性的交融,有自由的势能。 


★高盛婕(艺术家,黑蓝视觉总监):

 

死神教父 ★★★★

田螺姑娘 ★★★★★

 

《死神教父》:没有人可以和死神讨价还价,在本短篇里,作者模糊了死神最后的裁决,在静音的氛围里结束了故事,像是从白日梦里醒来。把上帝、恶魔、死神的出场安排在一个豆荚里很有意思,上帝和恶魔被这家人吃掉了吗?细想有点可怕。喜欢作者的光影处理,绘画语言丰富,镜头节奏很有个人风格。四星推荐。 

 

《田螺姑娘》:好像在阅读唱片图录,每一个分镜都自成篇章。用一种粗砺、毁坏来表达《田螺姑娘》里的温情含蓄,捉住姑娘那一幕甚至让人想起《掠夺琉西波斯的女儿们》。最后一幕很性感。抽离故事,绘画(drawing)也能独立成立,个人喜欢此类风格的作品。满分推荐。


★胡晓江(异常漫画研究中心主编):


死神教父 ★★★★☆

田螺姑娘 ★★★☆


冷冷曾表示他更青睐于尽可能忠实于原作的改编,不恶搞也不取巧,他对死神教父的文本改造实际做到了去芜存菁,相当高明。漫画节奏出色,结构精巧,死神拿走青年性命是因为公正,但失去性命后青年也只是回到了教父的身边,似乎没那么可怕。漫画有很多出色的视觉细节,如评价上帝时父亲目光落在墙上渺小的十字架,评价恶魔时窗外植物构成诡谲的投影,评价死神时蚂蚁正爬上小鸟的尸体。还有植物的藤蔓和DNA链的某种相似性,暗示着生命的神秘。国王的卧室也令我惊艳,落地窗外看似某种图像化的世界,而非真实世界,画面传递了某种专属于上位者的不幸感。这些视觉设计包含了画家的直觉和思考,敏感而准确。


田螺姑娘出自搜神后记,天帝怜惜青年,命素女下界扶贫,故事结局和仙鹤报恩颇为相似,青年发现其真身后,田螺姑娘留壳而去。但流传更广的是更为世俗的版本,田螺姑娘是青年做好事的福报,最终成为了青年的妻子,去掉其神话色彩,这几乎就是中国民间娶媳妇的俗望:擅长家务的传统女性,最好从天而降,连娘家人都别有。


Nina的漫画脚本显然脱胎于后者,但特别之处在于女性自觉的絮语,潮湿暧昧,女方被认可的禁锢和主动选择的服从,男方高高在上的隔绝感和操控感(注意看双方的对位关系,男人的姿态和始终涂黑的面容),这些都带有强烈的sm色彩。这里女性做饭的意义不再是操持家务,语言失效后,食欲和性欲一样成为以本能交流的通路。田螺壳被虚化为女性藏身的轮廓,倒数第二张成为被展示的性器官。结局略感失望,总觉得可以走得更远一些。


(以上点评仅供参考)


NOW!请为你偏爱的作品投票


本期编辑:胡晓江  |  孙欣

策划:童话同画 | 异常漫画研究中心 | 特别漫画

感谢:苏菲 | 曹宇 | 陈树泳 | 黑蓝文学


↓↓本系列实体书请在香蕉鱼书店购买↓↓

http://a-perfect-book-for-bananafish.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