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寒假“返家乡”|“汇四海年俗 扬中华文化”优秀成果展示③

东林生命 东林生命 2023-09-28

家乡是每个人心中不变的坐标,那里有你最在乎的人,最想念的味道,最令你魂牵梦萦的民俗文化。在这个寒假,东林学子在家乡通过亲身经历去寻找独属于他们家乡的浪漫……




春来姹紫嫣红 节到福满人间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类2020级1班 杨旸博慧01
实践目的

为合理利用学生在家期间的时间学习,了解家乡年俗文化,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寻访家乡特色年俗,希望在实践中开拓眼界,锻炼能力,继承和发扬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社会,同时传承文化根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02

实践内容

杨旸博慧同学的实践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家乡山东济南及周边各个地区的特色年俗,通过观察身边家庭、寻访村中长者进行深入分析当下传统年俗的现况。

首先创建了一份关于家乡年俗了解情况的调查问卷,发放给家乡不同年龄段、城市及乡村的人群进行填写,对结果进行分析,对于当前各地区年俗的传承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家乡年俗的体验与参与,分析解决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努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尽自己的一份力。




(杨旸博慧询问老人家中年俗)





(创建关于家乡年俗的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

通过寒假期间的调查了解,杨旸博慧同学表示,“传统节日也不仅仅是在一个时段中过一种日子,而是一种文化传承、人文延续和情感表达的载体。”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过传统节日”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过”了多少个节日,而是在于我们通过传统节日得到了什么样的情感体验,而这种自由和从容恰恰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重要力量源泉。



让年俗拨动心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类2022级1班 张馨01
实践背景

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会议中提出的精神,团结引领广大青年担当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引领青年学生摆正思想态度,与党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并宣传贯彻文化自信和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开展此次活动。

02

实践内容

张馨的实践共分为:准备期,调查期,宣讲期,总结感悟期四部分。

在准备期中,实践成员首先明确调研宣讲目的,制定了详细的策划方案,针对活动日程安排制定了调研方式,决定以线上问卷和线下询问为主;其次通过网络及实地调查了解了相关知识;初步拟定了宣传计划,以线上线下宣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最后制作年俗宣讲PPT、准备文字材料及调查问卷。

在调查期中,完善并发布问卷调查,通过网络收集,共计收到有效问卷129份;进行线下询问,共有十余人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最后归纳数据为下个阶段的顺利开展进行了相对应的调整。

在宣讲期中,多次排练宣讲,不断完善宣讲内容以及材料讲述。线上以腾讯会议宣讲,讲述了春节的起源以及春节前后相关的节日习俗,在最后还展现了一些随着科技文化发展及疫情的影响衍生出的新型年俗文化。线下制作了精致的海报讲解宣传,经过小区工作人员的同意,张贴在小区的展示栏中,内容与线上宣讲内容基本一致。





(张馨同学进行线下海报讲解宣传)

传统文化的宣讲过程是一个学习查找的过程。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张馨不仅学习了一系列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收获颇丰。而且,在与本区居民交流以及线上收集问卷过程中,张馨也一定程度上学习了解到了各地以及同地不同群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文化差异,自己的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传承中国文化——品家乡年俗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类2022级3班 胡佳慧01
实践背景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3年寒假期间胡佳慧同学积极参与生命科学学院主办的“汇四海年俗,扬中华文化”社会实践活动。

胡佳慧同学积极响应号召,在实践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围绕“弘扬中华文化汇聚四海民俗”主题,依托问卷星平台,采用线上发放调查问卷以及线下个人体验贴对联、贴窗花、祭祀、逛庙会、猜灯谜、踩高跷、舞龙、舞狮子等深入体验家乡民俗文化活动等的形式开展个人实践活动。

02

问卷调查及分析

(一)线上发布“家乡年俗文化社会活动调查”问卷

首先,胡佳慧同学以“家乡有什么文化民俗活动”、“对家乡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了解家乡民俗文化的途径”、“认为家乡年俗文化活动未来应该如何发展”等15个问题自主设计调查问卷,针对不同年龄段问卷进行调查回收,并在电脑后台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统计以及分析。

(二)对“家乡年俗文化社会活动调查”问卷的详细分析

针对家乡年俗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在18岁—30岁年龄段的青年人群占比较重,为百分之八十一点一三,未成年人群占比百分之十,且参与者大部分对家乡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参与者表示他们十分了解当地民俗文化。这表明相当一部分人们仍然传承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胡佳慧同学的问卷调查结果数据处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十分可惜,但是仍然有一部分过年期间的中华传统文化民俗在时代的洪流中被湮灭。与前几年相比,现在的春节也发生了变化,包括但不限于生活水平提高,年货越买越多、科技发展迅速,过年越来越科技化了,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祭祖拜神的礼节逐渐简化,更实际,年味却越来越淡。

03
线下实践体验年俗文化

(一)大年三十贴门神

贴门神,接灶神,接财神,是我们重要的春节仪式,是我们不能缺失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过年贴门神、放炮仗都是非常好的传统民俗,从玄学上说,门神可以把一些虚妄的邪气、不好的东西挡在门外,起到镇宅护家的作用;放炮仗则是通过震天的响声和烟火,把家内不好的能量给吓跑给驱赶走。同时贴门神放炮仗,也是辞旧迎新重新开始的仪式感。 

(二)正月十五闹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是家乡的传统,内容丰富,持续时间从早到晚,上午有丰富的花车队表演,来自各个县各个乡镇,晚上包括猜灯谜,逛黄河九曲灯阵,寓意新的一年顺利健康、节节高升,最后还有烟火表演,壮观非常,象征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如烟火般绚烂精彩!

通过本次实践的进行,胡佳慧同学表示弘扬年俗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需要创新宣传方式,让年俗文化更具有吸引力!

往期推荐

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周年院庆主题丨征集启事学术报告丨哺乳动物生命起始阶段表观遗传编程与重编程

寒假社会实践经验分享会丨遇“践”年俗,知行共“践”

守护龙江湿地,刻不容缓 学习雷锋精神,履践致远丨生命科学学院党团支部联合开展湿地环境守护行动

文字|生命团委社会实践部

编辑|刘姿仪

审核|石凯文 张秋慧监制|王鸿皓 胡益旖 黄嘉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