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用 | 关于地震你知道多少?

2017-05-10 稀土高新区


什么是地震带,世界上有几个主要地震带?

地震带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带,在地震带内地震密集,在地震带外,地震分布零散。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从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南下至我国台湾省,再经菲律宾群岛转向东南,直到新西兰。这里是全球分布最广、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三。
欧亚地震带 从地中海向东,一支经中亚至喜马拉雅山,然后向南经我国横断山脉,过缅甸,呈弧形转向东,至印度尼西亚。另一支从中亚向东北延伸,至堪察加,分布比较零散。
海岭地震带 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地区(海底山脉)。

 


全球每年发生多少地震?

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太小或离我们太远,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唐山、汶川这样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每年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目前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地震的主震和余震

成群发生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称其为主震;主震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大震过后有小(余)震,就像大雨过后有小雨一样正常,是自然现象。
从我国的历史地震资料看,7-8级大地震后的1-2 个月内,余震都比较集中和强烈,在整体衰减的趋势下,余震活动会有波浪状起伏,发生的随机性很强,地区性的差异也很大。1966年邢台地震的余震延续了30多年,1976年唐山地震30年后的今天仍有余震发生的现象。


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多大?

       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7.2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颗二战时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的能量。


 地震的直接灾害

地震直接灾害是指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大范围地面倾斜、升降和变形,以及地震波引起的地面震动等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包括: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坏或倒塌;
  ——地面破坏,如地裂缝、地基沉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水体的振荡,如海啸、湖震等;
  ——其他如地光烧伤人畜等。
  以上破坏是造成震后人员伤亡、生命线工程毁坏、社会经济受损等灾害后果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


什么是孤立型地震?

有突出的主震,余震次数少、强度低;主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9.9%以上;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2.4级以上。例如,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5.9级地震即属于此类,它的最大余震只有3级左右。


什么是震群型地震?

有两个以上大小相近的主震,余震十分丰富;主要能量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最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以下;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0.7级以下。如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即属此类,在3月8日~22日的15天内,先后发生6级以上地震5次,震级分别为7.2,6.8,6.7,6.2,6.0级。


 什么是主震-余震型地震?

主震-余震型地震的特点是:主震非常突出,余震十分丰富;最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90%以上;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相差0.7~2.4级。
  有时,主震发生前先有一些前震出现,这种主震-余震型地震也叫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例如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前,自2月1日起即突然出现小震活动,且其频度和强度都不断升高,于2月4日上午出现两次有感地震;主震于当日18时36分发生。


什么是地震序列?

一次中强以上地震前后,在震源区及其附近,往往有一系列地震相继发生;这些成因上有联系的地震就构成了一个地震序列。
  根据地震序列的能量分布、主震能量占全序列能量的比例、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的震级差等,可将地震序列划分为主震-余震型、震群型、孤立型三类;根据有无前震,又可把地震序列分为主震-余震型、前震-主震-余震型、震群型三类。
  由于强震发生后,往往还会有较大余震,甚至更大地震发生,所以震后还须防备强余震的袭击。


地震活动的周期性

通过对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大量资料的统计,发现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多,震级较大,称为地震活跃期;另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少,震级较小,称为地震活动平静期;表现出地震活动的周期性。每个活跃期均可能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甚至8级左右的巨大地震。地震活动周期可分为几百年的长周期和几十年的短周期;不同地震带活动周期也不尽相同。


为什么会经常做出震级的修订?

从测定方法来讲,地震参数是用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的多个地震台站的记录进行测定,从理论上讲,所用地震台站的记录越多,测定的地震参数越准确。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以大约6.5公里/秒的速度转播,也就是说地震波从震源到地震台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但从地震救援的角度看,需要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向政府与公众发布。根据地震数据处理的规定,地震参数的测定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地震速报,我们使用最先接收到的地震台站的观测数据进行快速地震参数测定,并及时发布地震信息。第二阶段是精细分析,我们利用所有收集到的地震台站记录进行地震参数的进一步分析,给出最终修订结果。
  在国际上,地震参数的测定也是分两个过程,一是计算机自动测定与人机交互快速测定,二是最终的修订。


地震海啸

由于海底激烈的地壳变化,造成大片水域突然上升或下降所引起的大海浪。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是海沟侧壁崩坍等,都可成为海啸的波源。海啸自波源区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在深水中其传播速度为[163-01] , 为重力加速度,h为水深。当水深为5000米时, 接近于800公里/小时。海啸在大洋表面上的振幅不超过数米,但优势波波长可达数百公里的量级,优势波周期可达数十分钟。地震海啸的规模与地震震级M近似有线性关系,M<7的海底地震,几乎不产生大的海啸。


地震带与活动断层有什么关系?

(1)绝大多数强震震中分布于活动断层带内。
  (2)世界上破坏性地震所产生的地表新断层与原来存在的断层走向一致或完全重合。
  (3)在许多活动断层上都发现了古地震及其重要现象,古地震重复发生的时间间隔在几百年至上万年。
  (4)大多数强震的极震区和等震线的延长方向与当地断层走向一致。
  (5)震源力学分析得出,震源错动面产生状态大部分和地表断层一致。
  总之,地震带与活动断层有着成因上的密切联系。活动断层的作用又是产生地震和地震带分布的根本因素。


地震次生灾害

地震灾害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状态或社会正常秩序从而导致的灾害,称为地震次生灾害。如地震引起的火灾、水灾,有毒容器破坏后毒气、毒液或放射性物质等泄漏造成的灾害等。
  地震后还会引发种种社会性灾害,如瘟疫与饥荒。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还带来新的继发性灾害,如通信事故、计算机事故等。这些灾害是否发生或灾害大小,往往与社会条件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震源

 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也称震源区。它是一个区域,但研究地震时,常把它看成一个点。
  震源深度 如果把震源看成一个点,那么这个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就称为震源深度。
  震中 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实际上也是一个区域,称为震中区。
  震中距 在地面上,从震中到任一点的距离叫做震中距。


按照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划分为如下几类:

浅源地震 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的地震;也称为正常深度地震。世界上大多数地震都是浅源地震,我国绝大多数地震也为浅源地震。
  中源地震 震源深度为60~300千米的地震。
  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目前世界上记录到的最深的地震,震源深度约为700多千米。
  有时也将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统称为深震。
  同样大小的地震,震源越浅,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越重。

 

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观察,震中距是不一样的。地震可按震中距不同分为三类:
  地方震 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
  近震 震中距为100~1000千米的地震。
  远震 震中距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
  显然,同样大小的地震,在震中距越小的地方,影响或破坏越重。

 

一次中强以上地震前后,在震源区及其附近,往往有一系列地震相继发生;这些成因上有联系的地震就构成了一个地震序列。
根据地震序列的能量分布、主震能量占全序列能量的比例、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的震级差等,可将地震序列划分为三种类型:
主震-余震型地震   震群型地震   孤立型地震 
根据有无前震,又可把地震序列分为以下三类:
  主震-余震型地震 没有前震活动,主震和最大余震震级差大致在1级以上。
  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 有前震活动,其他特点与主震-余震型相同。
  震群型地震 序列中没有震级突出大的单个地震。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 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 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 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 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震级每相差一级,能量约相差30多倍。震级越大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少;震级越小的地震,发生的次数越多。地球上的有感地震,仅占地震总数的1%;中强震、强震就更少了。

 

我国把地震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一般情况下人无感觉;
——三度:少数静止的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门窗作响,吊灯摇晃;
——六度:人们仓皇出逃,房屋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破坏或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地震波有哪些种类?特点有哪些?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横波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规范是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所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技术性规定 ,是抗震设计必须遵循的强制性技术规程
建设、铁路、交通、民航、水利等各行业都有抗震设计规范。

 

震害防御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

地上搞结实:“把地上搞结实”就是采取设防措施,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国内外许多震例表明,设防不设防、设防到位不到位,效果截然不同。
地下搞清楚:“地下搞清楚”就是要查明地下地质结构,包括地基情况、活断层分布等,这是设防的基础工作。

 

地震烈度区划图的适用范围

地震烈度区划图的适用范围:①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土利用规划的基础资料;②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③制定减轻和防御地震灾害对策的依据。
区划图的要求是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抗震设防的最低标准,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设防标准,把房子盖得更加结实、牢固。 

 

地震区划图是以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为指标,将国土范围划分为不同地震危险程度或抗震设防等级的地图。该图是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依据或要求,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和国土利用规划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同时期的区划图具有不同的内涵。 

 

农居工程中采取的抗震技术措施

1、简易抗震技术:利用简单的材料如木板、铁丝、扒钉等对土木结构、窑洞等简易农居进行加固。
2、中等投入抗震技术:采用比较成熟的抗震技术措施,如设置构造柱、圈梁、增设钢筋等,此类技术一般多应用于砖木、三层以下砖混结构等投入比较高的农居。
3、规范抗震技术: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抗震设计,施工要求较高,多由专业建筑对或者建筑公司施工。


如何提高老旧房屋的抗震能力?

房屋,特别是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的,应依据国家标准GB 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按照国家标准GB50023-95《建筑抗震鉴定标准》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对于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应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和《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等相关规范进行抗震加固。抗震加固方法一般有增设抗震墙、抗震支撑等抗侧力构件、加设钢构套、现浇钢筋混凝土套加固,贴钢板加固、增设拉筋连接等多种方法。

 

减震隔震技术主要应用在那些领域?

目前,减震隔震技术在建筑领域主要应用于大跨度结构、桥梁、网架结构等长周期建筑以及建筑结构基础隔震、层间隔震建筑连廊隔震等领域,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配用在建筑物基础中或者结构的某些部位,隔离和减小地震能量向上部和其他结构传输,使建筑物减轻或免遭地震力损坏。

 

抗震设防要求

(1)抗震设防要求是地震部门制定或审定的建设工程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
(2)抗震设防要求综合考虑了地震环境、建设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许的风险水平以及国家经济承受能力和要达到的安全目标等因素。
一般工民建按照全国地震区划图、地震小区划进行设防,重大工程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设防。


来源:区建设局

投稿:xtgxqwxb@163.com(题目标明投稿or合作)



大家都在看

聚焦 | 快来看我区企业又荣获了啥称号?高新区举办安全生产信息化培训!

聚焦 | Word天!奖励总额95万元,快来看看是啥?


优秀公众号推荐

包头讲吧:(微信号:baotoujiangba)

一个话题可以海阔天空、内容可以包罗万象的微语音、微视频、微动漫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