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欧银行相继暴雷,银行业的巨大风波会如何演进?

魏伟 薛威 新财富杂志 2023-04-29



尽管美国监管为硅谷银行托底,美国中小银行危机或有缓和;瑞银也收购了瑞信,暂且控制住欧洲银行业风险。但目前欧美银行业在高息背景下暴露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加上金融体系本就存在的外部风险,后续不能完全排除类似金融风险事件的再次发生,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初创银行,有可能步SVB破产风波的后尘。


来源:新财富杂志(ID:xcfplus)

作者:魏伟 薛威(平安证券研究所策略组成员)

  


01

硅谷银行破产事件:联储加息下流动性风险暴露,市场恐慌挤兑引发暴雷


当地时间3月8日至9日,美国第十六大银行硅谷银行(SiliconValleyBank,下称SVB)表示出售了其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所组成的所有210亿美元的可销售证券,并且表示因此遭受了18亿美元的损失;为了缓和流动性紧张的困局,SVB此前准备融资22.5亿美元,并向投资者发行12.5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股和普通股。此信息一经发出,引发全球市场对硅谷银行流动性与资产质量的恐慌与担忧,SVB股价在3月8日下跌超过60%,市值蒸发接近100亿美元。


随后美国政府紧急救市,在当地时间3月10日,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部(DFPI)发表声明称,由于流动性不足和资不抵债,该局已接管了硅谷银行并任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接管人。作为圣克拉拉联邦储备系统成员,SVB成为继2020年10月堪萨斯州的阿尔梅纳州立银行之后,第一家破产的FDIC保险机构。3月13日,美国监管层发布消息宣布为硅谷银行储户托底,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发布联合声明,宣布了一系列稳定银行体系的措施,以确保储户资金安全。美联储表示,将通过新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提供额外资金,该计划将向储蓄机构提供最多一年的贷款,由这些机构持有的美国国债和其他资产作为支持,让本次银行业危机获得了缓和。


针对本次硅谷银行事件,我们认为引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SVB在2020-2021年美联储宽松的低利率环境下,吸纳了大量创投圈极低成本借来的资金,并配置了长久期的美国国债与抵押支持证券,导致了明显的期限错配,加上存款利率普遍高于4%所带来的吸储成本激增,在存量资金期限错配严重和部分客户撤资的情况下,导致SVB出现了流动性趋紧和挤兑的问题。在当前高利率环境下,SVB在债券市场高买低卖,即低利率背景买入高价证券,并在高利率环境下被动抛售,录得大额亏损,将浮亏兑现为实亏,使得市场对SVB失望,客户撤离资金加剧,SVB股票被抛售甚至做空,SVB股权融资计划无法进行,加大了负反馈循环。


上述问题虽然严重,但不至于导致如此结局,另外一个催化因子是在SVB事件发生前不久美国银门银行(Silvergate)的破产事件。由于Silvergate银行面对的客群是加密资产相关领域,与硅谷创投圈重合度较高,导致在Silvergate银行破产后,SVB主要客群提款需求增加,激化了SVB面临的流动性紧张,从而迫使SVB不得不进行资产出售、承担亏损,以及发布大规模股权融资的计划,这也就带来了市场随后的恐慌潮。


我们可以从此事件中看出当下美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一方面,由于部分银行业务的客户行业集中度过高,随着宏观环境的变化,利率的剧烈波动引发主要客群存取储蓄行动的集中波动,对银行的业务产生冲击,导致流动性风险激增;另一方面,银行在进行投资和资产配置时,需要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而配置失误或者市场大幅波动都可能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恶化,进而引发市场恐慌和流动性风险。


此外,美国银行业的暴雷事件体现出美国金融业在宏观利率环境剧烈变化下的脆弱。未来在宏观环境不确定性高企的背景下,多家金融机构或将遭遇流动性风险。其中,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因资产高比例配置固定利率资产,一度被市场认为将面临硅谷银行相同的命运;所幸的是,3月16日美国11家华尔街大型银行宣布,自发决定向第一共和银行注入300亿美元资金,以防止地区银行业危机进一步蔓延。


02

瑞士信贷危机:财报缺陷引发股票大跌,内部长期系统性问题暴露


尽管美国监管层的救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但银行业风波并没立即停止,并且蔓延到了欧洲。在事件缓和不到几天,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简称:瑞信或CS)出现财报危机。事发后,欧洲银行业大有接棒美国同业之势,引发欧洲市场恐慌。


瑞信事件的具体原因是其在3月14日宣布公司过去两年的财报存在“重大缺陷”,审计机构普华永道(PwC)也给予了否定意见。事件根本原因在于内控制度未能起效。在SVB事件恐慌情绪未平情况下,瑞信财务危机直接导致3月15日其开盘股价持续大跌,并引发欧洲主要股票指数大跌。


本次财务危机清晰地反映出CS在内部控制上存在长期系统性的问题,这也是迁延日久的管理漏洞显性化的呈现,反映在业务上就是前端的激进、中后台把关的疏漏、管理层的后知后觉。糟糕的体系建设和管理能力导致CS在近年来的财务状况十分堪忧,股价一路下跌。不过,根据CS年报公布的相关财务指标,其破产风险尚不明晰。主要原因在于CS正处在管理层换血的业务转型阶段,并且业务规模大,客户多元化且流动性上相比美国同行占优,所以当前市场上对欧美中短期加息预期的缓和,对CS的风险处理有边际缓和作用。不过,这不能排除后续继续爆出意外风险事件的可能性。


3月20日,在瑞士政府的推动下,瑞银集团(UBS)将以每股0.76瑞郎、总共30亿瑞郎收购陷入困境的瑞士信贷。引发市场关注和讨论的是,在股权投资者承担股价跌至0.76瑞郎损失的同时,约160亿瑞郎规模的额外一级资本债券(AT1)的债券名义价值被完全减记。


硅谷银行和瑞信两大事件有何关联?不同主体的监管救助方式有哪些区别?


在当前高通胀大背景下,美联储和欧央行等主要央行持续快速加息,导致无风险利率飙升,使得银行配置的美国或欧盟国家国债面临浮亏严重的问题。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都面临加息环境下的资产负债风险,但是具体原因有一定差异。


硅谷银行主要是因为在外部系统性风险加大的背景下暴露出来的流动性风险,其负债端过于集中在创投圈机构,币圈的流动性趋紧导致创投圈现金需求激增,导致其陷入流动性困局,被迫出售资产兑现亏损,而最后公布的融资计划则加剧了市场恐慌。瑞信则是在持续多年的经营不善基础上面临负债端浮亏的承压,导致出现财报危机,进而引发资金外流和破产危机。


在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面临的具体差异之下,美联储和欧央行的应对策略有一定的相通性,但在具体措施上存在差异。相同的是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是在加息周期为银行提供额外的流动性支持。不同的是,针对SVB事件,美国财政部、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合出手,为硅谷银行储户兜底,遏制危机升级。具体措施包括三方面,一是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释放存款保险基金(DIF)以全额保护所有存款人的方式完成对硅谷银行的清算;二是美联储宣布,将向符合条件的存款机构提供额外资金;三是美联储将创建新的银行期限资金计划(BTFP),向银行、储蓄协会、信用合作社和在美国的国外银行分行等存款机构提供最长为一年的贷款。对美联储而言,其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将收到抵押的证券,负债端增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整个资产负债表也会再次小幅扩张。


而瑞信则在瑞士政府和瑞士央行的及时干预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破产危机。瑞士央行和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发布联合声明,表示如果需要,会向瑞信提供流动性支持。此外,瑞士监管机构还表示,没有迹象表明由于目前美国银行市场的动荡,瑞士金融机构面临直接蔓延的风险。在被瑞银收购后,瑞信危机暂且告一段落。


比较而言,美国银行业市场危机偏向在高利率环境下的美国中小银行信心问题,而从整体规模来看,瑞信银行作为欧洲大型银行在面临高利率的同时,还经历过去多年经营不善的问题,其解决难度实际上要大于美国同业。


03

两大事件暗藏的金融风险有哪些?对我国金融业有何启示?


2023年2月之后,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仿佛又回到了波谲云诡的氛围中。无论是地缘局势,还是金融风险事件,都在短短的一个半月之内接踵而至。尽管美国监管为硅谷银行托底,美国中小银行危机或有缓和;瑞银也收购了瑞信,暂且控制住欧洲银行业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目前欧美银行业在高息背景下暴露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加上金融体系本就存在的外部性风险,后续并不能完全排除类似金融风险事件的再次发生,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初创银行,有可能步入SVB破产风波的后尘。


从美联储和欧央行的操作上看,更多是通过扩表增加美元流动性,缓和挤兑风险,但并没有确认停止加息。即使联储短期缓和加息节奏,也可能会重新导致通胀回升,从而导致滞胀的来临。所以,美联储当前处于走钢丝的困境,既要妥善解决银行体系危机,也要继续扮演积极抗通胀的角色。由于难度系数极高,且存在意外情形发生的可能,所以后续的市场波动和金融风险不可低估。


具体来说,当前金融市场美债利率的急涨急落,美联储与欧央行的货币政策路径预期也同样在剧烈波动。对于美债利率与美欧央行货币政策的推演,市场已有不少讨论。我们认为当前处于市场与联储博弈白热化的阶段,若联储松口,尽管经济活力短期会迅速抬升,金融风险也会短期受控,但通胀大概率会在一年甚至几个月后卷土重来,届时应对很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但若联储咬定青山,市场就有可能频发意外,毕竟一周不到的时间,美欧银行业接连发生的大事件已经足够让市场心惊。所以,处于两难境地的联储将做出艰难抉择,对美联储和鲍威尔来说,需要在钢丝上努力掌握平衡,在维持中短期市场风险可控的同时,也能压制住通胀反弹的势头。真正的考验可能才刚刚开始。


未来一段时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不可预测,给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了一定挑战,同样也对我国金融环境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国内金融系统现有的分业经营、风险隔离机制十分重要,金融监管的常态化也是应时之选,我们应当继续加强对金融体系、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资产负债指标的严格监管。美欧银行业危机的根源之一是银行混业经营带来的业务复杂性和交叉性,而中国金融体系采取的分业经营模式,加上逐步完善的风险隔离机制,有利于避免某一机构或业务出现问题时对整个金融系统产生连锁反应,现有的分业经营、风险隔离格局对于降低金融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另外,金融监管是保障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应该建立起长效的、常态化的金融监管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防范各种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金融稳定。金融体系、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资产负债指标是监管重点,应当继续加强此类监管,做好风险预警和应对工作。同时,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金融机构也应该加强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其次,在海外银行业危机蔓延的这段时间里,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率可能会飙升,对于我国金融体系和市场都意味着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增加。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非常必要,特别是对于外资流入和流出的情况需要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监控和管理。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金融监管来提高相关金融机构业务的稳健性,包括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管等;另一方面,需要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机制,例如通过严格的外汇管理、审批制度、信息披露等手段,确保跨境资本流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此外,可以考虑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和风险防控机制的建设,强化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金融市场风险。

END -

本文所提及的任何资讯和信息,仅为作者个人观点表达或对于具体事件的陈述,不构成推荐及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承担据此进行投资所产生的风险及后果。




新财富2023年3月号·电子版

《大象转身 剑指重估

央企管资本大考



(点击海报可直接购买,下单请备注邮箱)

点个在看天天涨不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