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李国忠19日表示,针对广大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的问题,公安部党委要求全国公安机关加强针对性教育训练,着力提升广大公安民警身心健康水平、依法使用武器警械水平和应急处突水平,最大限度减少伤亡。
同时,扎实做好科学调配使用警力、落实民警休假体检制度、建立民警身心健康电子档案等工作。
要确保每名民警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专业训练,三年累计不少于30天,全面加强基础体能、徒手防控、武器警械和现场急救、警务驾驶、实战心理等技能战术训练。
夯实训练基础,强化训练保障,不断提升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正规化水平 坚持“实战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基础建设,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公安教育训练工作长远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不断提升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构建教育训练新格局,修订《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完善教官、基地、培训等配套管理制度,改进“轮训轮值、战训合一”训练模式,构建科学规范、务实管用、特色鲜明的制度体系。 促进基础建设新发展,大力加强训练基地、教官队伍和训练教材建设,省、市两级公安机关已基本实现训练基地全覆盖,搭建了具有公安特色的训练教材体系。推动网络培训新进步,依托公安信息网建设全国公安教育训练网络学院,积极构建全覆盖、融媒体、现代化的在线培训体系。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公安机关共组织线上培训班3.6万期,在线发布各类训练手册、视频、微课程等3.1万部,有力提升了涉疫警情处置能力和安全防护水平。 推进院校教育新改革,以全警政治大轮训和实战大练兵为抓手,以铸牢忠诚警魂、提升实战能力为目标,强力推进部、省两级35所公安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健全校局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公安院校与同城公安机关深度共建、与警种部门“结对”共建。加强公安专业建设,近两年共有56个公安专业点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进公安院校战术模拟街区、虚拟仿真现场、仿真业务信息系统等基础建设,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打造实战化师资队伍,教师每3年到实战部门锻炼累计不少于6个月,并将相关表现纳入业绩考核和职称评审标准。
据通报,公安工作具有高风险、高压力、强应急、强对抗的职业特点,广大公安民警特别是基层一线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得不到及时休整,身心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近年来,因积劳成疾在职病故公安民警年均超过1500人,平均年龄不到50岁,远低于我国人均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有1.6万名民警因公牺牲,30多万名民警因公负伤。2020年,315名民警因公牺牲,平均年龄为46.3岁。今年1至4月,又有69名公安民警因公牺牲。 公安部党委要求全国公安机关以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和提高安全防护能力为目标,在扎实做好科学调配使用警力、落实民警休假体检制度、建立民警身心健康电子档案等工作的同时,突出加强针对性教育训练,深入开展实兵实战演练,着力提升广大公安民警身心健康水平、依法使用武器警械水平和应急处突水平,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统计,2019年、2020年,公安民警在执法执勤和与犯罪分子搏斗过程中因公牺牲人数同比分别下降9%和32%,因公负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和20%。
“儿童节来了,快给小朋友们买辆“警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