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卜云军《刀片 照相机》展评 | 白墙 黑洞 图像斩首

BeijingAIR 2020-09-02

卜云军《刀片 照相机》

展期:12/07/2019 - 11/08/2019

展厅7 x 24小时开放,您可扫描门上二维码索取门锁密码

地址:C5CNM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七星东街E03栋一层(+86国际设计师产品概念店旁)



白墙 黑洞 图像斩首 

作者:邵光华


是的,面孔拥有一个远大的前程,但前提是它将被摧毁、被瓦解。

                                                                                                                          —— 德勒兹 《千高原》


在某种意义上,卜云军新展《刀片 照相机》还是延续了先前“亦图亦物”的创作脉络;所展出的作品多数来自于互联网图片,而对图像的人为处理更是推进到了极限——几乎90%的内容都被刀片裁掉,只保留了四周的一些残余,以至于每当我看到它们脆弱的结合处,总会想起一张绷紧到极限的弓……绷紧的弓有折断的风险,但在艺术创作中,作品与非作品之间的分野往往就在于是否抵达临界点。在我看来,卜云军做到了,他对图像所做的解构式手术无异于将其推到了悬崖的边上;往前一步,图像将会被取消自身存在,只留下一些细微琐碎的像素,而力道不足又会使得对图像的处理变成某种外来的、无谓的干扰。也许因为其创作常年关注于图像的“边界”,使得他选择进行切割的位置显得平衡且和谐。


在C5CNM空间里,作品分两部分展出:一副以镜面不锈钢为底座的图像挂在墙上,其余的作品共同拼接在白色地台上;面对这些被裁减到只剩下四周“边框”的图像,观者一开始最关注的反而是那些已经不存在的——被裁剪掉的部分。换言之,观众不可抑制地被“空白”所吸引。这种关注首要地是“格式塔”式的,裁剪处理使得图像在底座上再次区分出“背景”与“对象”,而原有图像的缺失部分足以引发广泛的“观看焦虑”。于是观众的目光被迫在模糊不清的图像残余上逡巡,试图重新确定观看对象;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延伸的线条、渐变的色块以及边角的文字(哦,它原本是刘嘉玲的微博图片),但这些都不足以为整张图片给出解释。观众的目光总会不可避免地落入空白,或者与自身的目光相遇。问题即将从每个人心里说出:我们在观看时在看些什么?一幅图片究竟意味着什么?


上述“格式塔转化”同样发生在信息与意义的层面;在卜云军看来,一张图像总是纪实的,携带着诸多信息,对图像的外部处理同样也意味着对其信息的处理。而这种处理甚至已经蔓延到展览的海报上,尽管是以一种反讽的方式——经刀片裁切之后,海报仍能读出展览的时间与地点。假如刀片继续横行,本次展览的名字也许就成了《照相机》,在2019年的某天举办,地点是北京市的某处……


我们观看一张照片,往往在其中心寻求意义,从静物摄影到抽象摄影,莫不如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有的摄影都是肖像摄影,人物的面部位于画面的中心,周围是承担辅助功能的背景。我们观看一切图片仿佛都是在审视一幅肖像画,竭力分清哪儿是鼻子,哪里是眼睛,然后拼凑出完整的人脸。“面部”被取消通常意味着作品的失败,而在卜云军的这批作品里,面部成了空白,周边背景则成了空白之上的唯一对象。这无异于将图像施以斩首,继而将原本被压抑的信息与意义释放出来,观众也从对意义的无尽追寻中解脱。作品的“失败”在经历“格式塔”转化之后成了中心叙事的失败,甚至可能是图像与观看行为的双重失败,它同样也意味着新生。“......我打碎了墙壁......,我的双眼对于我来说不再有任何用场,因为它们仅仅将我丢回那些已知的意象。”亨利·米勒在一阵呓语般的叙述中如是写道。


当一张图像被挖空,在白墙之上我们遭遇了意义的黑洞。无处寻找意义的事实间接地提示我们,或许在寻求意义之外,图像有可能意味着更多;关于一幅图像的意义,尽管可以众说纷纭,但意义始终是“公共性的”,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图像,图像的“脸”同样回以凝视,“有意义的”图像塑造它的观众。至于观看同样也是“公共性的”,那个不寻求任何意义的婴儿目光早已成了逝去的乌托邦。所以,在今天卜云军对图像施以斩首,对图像而言是否意味着一种解放?是否图像从此开始走向非表意性与非主观性,但这条道路最终通向何方?也许它将中途回归并带回重新审视图像的另一种视角,抑或纵身跃入未知的深渊,这一切还是未知数...




激发研究所/Institute for Provocation (简称 IFP)成立于2010年,是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独立艺术组织和项目空间。通过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的结合,激发研究所旨在以合作的方式联结跨领域的知识,激发文化生产和交流。基于对独立艺术机构在社会中的动态性的思考,激发研究所发起并支持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包括驻地、项目研究、研讨会、展览、工作坊、出版等。



C5CNM 是 C5Space 旗下的艺术展览项目,地处798艺 术区,475 x 525 cm,挑高 348 cm,主要从事具有实 验性的当代艺术活动。空间由艺术家金宁宁设计,意在打破传统上的中性展示空间,使艺术家在合作或拒绝中寻找新的展示方式,加强了空间的社会性。

“他的作品“是”,而非“在”这个空间。当展示空间本身是艺术家的作品,意味着未来的展览趣味将是身体性的,指向混合、叠加和即兴这类难以界定的感受。”

目前空间已开始展览,今后将更多的融入使用不同媒介的艺术家,也会和艺术机构进行项目合作,通过不间断的举办小型短期的展览、艺术活动,期待能够成为活跃的当代艺术实验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