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7日,激发研究所和艺术家耶苏,诚邀您出席我们在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公共图书馆举办的艺术项目——“百米犀牛:城市隐形记”。
该项目聚焦于艺术家在北京进行的空间实践——我们会重新讨论曾发生在这座城市的艺术项目“撒癔症”,我们会特别发布艺术家耶苏最新壁画作品《百米犀牛》,还会在第二天(1月8日)组织前往北京东坝郊野公园和平房村的城市mapping……在1月7日和1月8日的周末两天举办3场活动。
2023年1月7日 下午2点,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公共图书馆,北京朝阳区798艺术区创意广场,酒仙桥路2号
1、由艺术家赵天汲对2012年至2019年的四期“撒癔症”项目进行讲述、回顾,并和参与艺术家韩五洲、刘成瑞、胡伟和陈淑瑜等对话;2、策展人宋轶介绍2022年春天自己在平房村、东坝郊野公园的观察,以及耶苏最新的壁画创作《百米犀牛》——该作品源于东坝某无名街道上一处酷似犀牛的灰色涂痕。2023年1月8日 下午1点,北京东坝郊野公园、北京朝阳区平房村。集合地点:“朝新嘉园”公交站3、城市Mapping
平房村紧邻东五环,可能是目前五环内唯一幸存下来的城中村。那里有不少有趣的痕迹;隔路相望的东坝地区有一座郊野公园,也有一些奇怪的痕迹——究竟哪些痕迹出自艺术家之手不太容易分辨。当然,这也不重要。我一直觉得,北京这座城市的魅力可能就在于那些总挡不住往外冒的怪诞。耶苏偶然间发现的“灰犀牛”,或许正代表着这座城市里既像艺术又不像艺术的那些创造力,它们可以来自艺术家之手,也可以来自更广泛的人群。此次的冬季mapping就是希望和更多的朋友一起,实地寻找、讲述、传播更多隐藏着的“灰犀牛”的故事。
在东坝街头引起耶苏注意的那块“灰犀牛”是一块涂痕,用来覆盖被撕掉的广告残片——街道一侧的墙面上有不少这样的涂痕,但“灰犀牛”是唯一的一块。墙角下原本是热闹的地摊,如今换成了两派石墩柱子。2018年,东坝这条百米长的无名街道上,存在多年的自由市场被快速清除——作为那场清理运动留下的痕迹,“灰犀牛”就此诞生。
在耶苏看来,“灰犀牛”也是一种绘画——在两种现实诉求对抗之下出现的社会图像。这个灵感让他创作了名为《百米犀牛》的互动式巨型壁画,用以追溯“灰犀牛”街的历史。《百米犀牛》发布当天,耶苏将邀请观众互动:用不同颜色的马克笔添加任意内容,随着留言和涂鸦逐渐增加,最终完成与艺术家的合作。
此次“百米犀牛:城市隐形记”的艺术项目,一方面希望在回顾和重新讨论之中,接续像“撒癔症”这样过去在北京发生的空间实践,另一方面又希望以艺术家的创作和mapping,再次将观众带入到北京当下的城市缝隙。
自2012年,赵天汲在北京的各个公共地点就策划了系列项目“撒癔症”,延续至2019年。“撒癔症”在豆角胡同、二环里曾经最大的菜市场“润得立”、团结湖公园以及北京妇产医院进行了四次活动。赵天汲邀请一群朋友在指定的时间进入上述4处场所,以“散步的策略”前去游荡,通过个体能量的暂时结合来改变空间。最终,这群作者/观众在“梦醒”前撤离……
激发研究所/Institute for Provocation(简称IFP)是成立于2010年的独立艺术集体。通过理论研究和艺术实践的结合,激发研究所旨在以合作的方式联结跨领域的知识,激发文化生产和交流。基于对独立艺术机构在社会中的动态性的思考,激发研究所发起并支持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包括驻地、项目研究、研讨会、展览、工作坊、出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