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社人科普|走进马丁堂的前世今生——专访李宁利老师

2017-12-27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马丁堂一角


(本文为科普类文章,总计2,233字,阅读需5分钟)



马丁堂是中大红楼建筑群中的标志性建筑,拥有逾百年的悠久历史,现为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系楼。它,是中国近现代史的见证者,不惧时代激流的洗刷,历经沧桑却不曾磨蚀美丽的容颜;它,承载着人类学系莘莘学子的青葱岁月,记录着恩师学者们不悔的砥砺奋进……让我们在李宁利老师满怀深情的讲述里,一起了解马丁堂的前世今生及其独特价值。


历经风雨,蔚为瑰宝


马丁堂是国内第一栋砖混建筑,它在1905年开始修建,1906年建成,也是岭南大学的第一座永久性建筑。当时所有的教学活动、图书室、实验室以及博物馆都在马丁堂。科举制度刚刚废除,难以招到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学生,于是岭大兴办了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进行人才培养,马丁堂则作为所有小、中、大学预科的教学场所。一楼陈列自然科学课所需的矿物、动植物化石及标本,也收藏很多古物,其中的意大利石雕是康有为先生从罗马购得并携回*。但是最珍贵的宝物仍旧是这座建筑本身,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以及中西交融的建筑风格,使其价值连城。


现在的马丁堂各处装饰有80多张珍贵老照片(经李宁利老师暑假整理),足以充分体现马丁堂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


1981年人类学系复办,马丁堂开始用作人类学系的办公大楼及人类学博物馆,最古老的建筑中珍藏着最古老的文物。


*:此段的相关资料可见李宁利老师《博古融西的马丁堂》(三):意大利石雕流转揭秘


马丁堂内的旧照片


意大利石雕


马丁堂从1905年开始修建,历经112年的风雨,依旧能保持历史原貌,对其修缮和管理可以说是颇有学问。


岭大最初的意图是将马丁堂修成一座“永久性建筑”,因此在当时木质建筑普遍流行的情况下,其建筑材料富有创见地采用了钢筋混凝土以及红砖。这里的每块红砖都是从国外进口,这使得马丁堂十分坚实稳固。而这种坚实稳固也是1981年人类学系复建后,当时梁钊韬先生选择马丁堂作为人类学系系楼的重要原因。在历史上,学校也对马丁堂十分重视,多次完善建筑的外观,更及时修缮解决了堂内漏雨等问题。


马丁堂的红砖已经历经百年风雨


历久弥新的马丁堂


李宁利老师在《博古融西的马丁堂》中写到,马丁堂的红砖碧瓦与传统的青砖黑瓦建筑形成对比,是开放与革新的象征。到底是什么让李老师对马丁堂的建筑风格做出了如此高的评价呢?


原来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主要采用木结构作框架,辅以青砖作材料,“雕梁画栋”一词便能看出中国古代建筑对木质材料已运用到极致。而马丁堂所采用的红砖,却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罕见的,它的砖窑构造与烧制过程亦不同于青砖,在近代的生产条件下,其建材性能较青砖略胜一筹。中西方建筑的这些差异,也是中国古建筑保护难度比西方古建筑大的原因之一。


马丁堂是中国近代最早使用硬红砖、花岗岩石和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楼宇,这样的建材选择,不但从建筑风格上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新风貌,更体现出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建筑观念的转变,即在艺术性以外,增强了对建筑耐久度与实用性的要求,这便体现出了时代背景下开放与革新的萌芽。


再让我们放眼细微,马丁堂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要属堂前的石狮子和门楣上费孝通先生的题字,它们背后有什么历史渊源也是耐人寻味。


堂前石狮大约是1919至1925年间,时任岭大校长的钟荣光先生从一个旧庙里捡来的,至今已有逾九十年的历史,在2014年被选为我校成立90周年的吉祥物,为师生所喜爱。


至于费孝通先生的题字,历史并不古老。原本马丁堂的正门开在北边(面向珠江),门楣上刻有“Easten Hall“;南门门楣上刻着“Martin Hall”。大约在2004年,费孝通先生应人类学系领导之邀,为马丁堂题写门楣“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在2004至2005年,国内许多高校的人类学系经历重大调整,我校人类学系也处在发展艰难的时期,费老的题字无疑意味着一种认可和激励,是弥足珍贵的。如今我们人类学系没有辜负费老的心意,恪守初心,一直保持着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地位并蓬勃发展,令人欣慰。


费孝通先生的题字


今日,遇见马丁堂


今天的马丁堂作为人类学系的系楼,依旧具有多重功能。


马丁堂曾经有图书资料室和人类学博物馆,书籍现在都统一收录到校图书馆。马丁堂现在一楼、二楼现在作为教师办公室,三楼用作人类学博物馆。马丁堂作为人类学系的系楼,古朴威严中又不失亲和力,其大门是向有心学习体验的同学们敞开的。


马丁堂于康乐园其他红楼一样,完好地保留至今。今日的马丁堂虽然不如许多当代建筑那样光鲜,但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犹如琼浆玉液,嗅一下它的气味,就令人陶醉。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一种对文化的认同,对历史传统的眷恋。文物保护工作者们要想留住乡愁,就要把文物背后的故事讲好,让人们在看见古迹的时候,能够认知并与文物背后的传统文化产生共鸣。这也应该是我们面对马丁堂和其他文物的态度。



“李宁利者,秦人也·····爱马丁堂如家,为其粉饰妆扮、增砖添瓦;颂其流光溢彩、诒燕万千。”                        

 ——引自李宁利老师著《博古融西的马丁堂》



 About us 

让专注有温度 让关注有角度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新闻中心

欢迎投稿&加入我们

ssamediacenter@163.com


 Acknowledge 

撰稿 | 苏艳芳 甄悦 李欣阳

摄影 | 李欣阳

图文编辑 | 吴冬淳

责任编辑 | 蒋文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