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2019年历史学新书(12)
前言:
2019年史学研究公众号将继续编选历史学新书单,本期为2019年第12期新书单。为保证书单的质量,公众号将主要通过专业的评选团队选书。新书单以当年的新书为限,每期选书不超过15本,每个出版社选书不超过2本,以历史学的学术专著为主。荐书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
1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杜甫农业诗研究
作者: [日]古川末喜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译者: 董璐
本书共分为四部,第一部秦州期分二章,包括“秦州期杜甫的隐逸计划及其对农业的关注”“杜甫与薤菜——以秦州期的隐逸为中心”;第二部成都期分二章,包括“浣花草堂的外在环境与地理景观”“农事和生活的歌者——浣花草堂时期的杜甫”;第三部夔州期的农业生活分三章,包括“杜甫诗歌所咏夔州时期的瀼西宅”“支撑杜甫农业生活的用人和夔州时期的生活诗歌”“生活底层之思绪——杜甫夔州瀼西宅”;第四部夔州期的农事分三章,包括“杜甫的橘子诗与橘园经营”“杜甫的蔬菜种植诗”“杜甫的稻作经营诗”。系统全面地考察了杜甫诗歌中各种与农业相关的意象,对进一步研究及把握杜甫诗歌的内涵具有推动作用。
古川末喜,日本佐贺大学文化教育学部教授。日本中国学会会员,中国诗文研究会会员,中唐文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唐代文学思想与杜甫诗歌研究。代表著作有:《初唐的文学思想与韵律论》《杜甫农业诗研究——八世纪中国农事与生活之歌》。
2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晋铜器铭文研究
作者: 吴毅强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
定价: 168
晋国青铜器是两周青铜器研究的重要方面,深受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晋侯墓地所出铭文上,由于所出铜器铭文的复杂性,以致对关键问题的认识尚存较大分歧,如晋侯名号与《史记》的对应,更是众说纷纭。同时,由于晋国青铜器铭文与史实联系较为紧密,如叔夨鼎、公簋、晋侯苏编钟等一批重要铭文,涉及诸多晋国史和西周史的关键问题,在学界引起较大争论,目前多数问题尚未解决。目前,研究多局限在单篇铜器铭文的考释上,全面系统的研究著作尚未出现,因此很有必要全面系统地梳理晋国青铜器铭文。吴毅强著的《晋铜器铭文研究》以晋国青铜器铭文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晋侯墓地进行综合考察,确定各组墓主的身份与年代;其次对青铜器铭文进行编年释义,并就其涉及的晋国史及西周史相关重要问题进行探讨。该成果有不少作者自己的创见和发明,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吴毅强,男,1981年9月生,山西平陆人,2010年获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0年至2012年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商周青铜器及古文字研究。曾在《考古与文物》、《中国历史文物》、《中国史研究》、《古文字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五篇。出版著作两部,《郭店楚简〈老子〉集释》(合撰,第二作者)和《鸟虫书字汇》(合撰,第二作者)。主持浙江省教育厅 2011 年度科研计划重点项目“鸟虫书字汇”,教育部 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鸟虫书字汇”及中国博士后基金第51批面上资助(二等资助)等项目。
3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朱熹《家礼》制度伦理研究
作者: 孔凡青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定价: 59元
本书以南宋大儒朱熹的民间自治制度范本《家礼》为依据,通过对其进行制度伦理的解读,剖析了其制度伦理的认知、规制、评价和实践层面的内容,以此来探讨儒家面对新的社会实践,如何通过制度革新去推动儒家价值影响基层社会。在认知层面,《家礼》强调人与人之间互相对待的关系模式,强调人与制度的良性互动,认为治理是个体善和善治的统一,是不断趋向和谐的过程。这一思维模式有别于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与当今中国社会治理要求动态、和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治理模式在思维层面是相契合的。在规制层面,《家礼》规制模式上承儒家礼制自治与他治、德治与法治完美融合的规制理想,下启朱熹鉴于现实权制制度之弊端创发的民间自治路径,对我们今天思考秩序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具体理性与普遍理性等问题,探索社会治理的路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相信结合当今时代主题,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并促进其创新性发展,可以在新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彰显中华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
孔凡青,电子科技大学(成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副教授。先后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于英国威尔士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儒家伦理、制度伦理。在《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淮论坛》《中国医学伦理学》《当代儒学》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
4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礼理双彰
作者: 殷慧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副标题: 朱熹礼学思想探微
出版年: 2019-3-20
页数: 462
定价: 88.00元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成就斐然的礼学大家。他一生议礼、考礼,对礼的本质、价值、结构、功能进行了具有理学特色的阐述,对古代礼制也悉心潜玩,博考深辨,其见解多为后代礼学家所称引。朱熹礼学是其宏大的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学思想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宋元以降的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东亚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书从朱熹的三《礼》学思想入手,从学、理、用三个层面对朱熹礼学进行了系统论述,将文本分析与思想、社会、政治的互动结合起来,考察了朱熹礼学思想形成的背景、内容及其特点。对困惑学界多年的朱熹晚年思想转型、朱熹为何要编撰《仪礼经传通解》、朱熹如何处理礼学与理学的关系等重要的学术问题给出了比较令人满意的答案。
殷慧,女,湖南南县人。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主任。岳麓书院思想史博士毕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华朱子学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会员、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原道》杂志编委会成员、韩国大邱教育大学礼节教育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等。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汉宋礼学研究》,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宋代礼学与理学研究》,另主持并完成省社科基金4项,省教改课题1项,博士论文《朱熹礼学思想研究》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出版有《礼理双彰:朱熹礼学思想探微》《湖湘文化名著读本(教育卷)》等,已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哲学与文化》、《儒教文化研究》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5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汉代合浦港的考古学研究
作者:熊昭明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本书是以田野考古工作为基础,对合浦港的考古发现与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的资料整理和多学科综合研究著作。
6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敦煌游艺文化研究
作者: 从振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
页数: 292
定价: 78.00元
敦煌游艺文化中蕴含着丝绸之路中西文化交流的因素,《敦煌游艺文化研究》将敦煌文献和莫高窟壁画中遗存的游艺资料悉数辑出,并分为武功技艺类游艺、岁时节日类游艺、博弈类游艺和儿童游戏类游艺等四个主要类型,采用文献与图像相印证的方法进行系统性讨论,一方面丰富了中国传统游艺研究内容,另一方面开启了敦煌民俗研究的新视角。
丛振(1984-),山东东阿人,兰州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办青年项目各1项。在《敦煌学辑刊》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厅(校)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三等奖4次。先后被评为聊城大学第三届大学生十大良师益友、聊城市社会科学学科新秀。
7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半熟人社会
作者: 陈柏峰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深描
出版年: 2019-2
定价: 79.00元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讲,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人们被束缚在土地上,地方性的限制所导致的“熟悉”因此成为乡土社会的重要特征。“熟人社会”也因此成为人们描述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经典理论模型。然而,当前中国乡村社会性质已经发生了显著变迁,亟须多维度揭示、深描、解释这种变迁。为此,本书以“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这一判断为总纲,基于多年来的田野调查,从村庄生活的视角出发,通过多个村庄的材料,分析乡村社会在面对社会变迁、人口流动、城镇化等变化的情况下,多个维度方面发生的变化, 包括人情面子、传统仪式、人群分化、派别和人际关系、混混、“气”、婚姻关系、治理方式等,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结构—文化—价值”的分析框架,深入探讨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变迁。本书适合乡村研究者、社会科学爱好者阅读。
陈柏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基层法治研究所所长。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传媒监督的法治》《乡村江湖》等著作。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8)、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6),获全国十大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017),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2016)、重点(2015)、青年(2009)项目及教育部(2014、2009)、霍英东基金(2012)项目。
8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真实与建构
作者: [德]阿梅龙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中国近代史及科技史新探
译者: 孙青
出版年: 2019-3
定价: 105.00元
本书以开阔的跨学科取径为讨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整合了科学技术史与环境史的方法,融入历史编纂学的角度,以期超越传统史学研究的范畴。通过这种方式,本书也尝试从“个人”“集体”或“专业的”“国家的”层面,对确立“历史真实”与身份定位所必需的建构性叙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新见解。由此,科学技术及其应用与普及不仅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讨论这些问题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历史编纂学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一些功能。
[德]阿梅龙(Iwo Amelung)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文化与语言系汉学教授,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是明清以降的中国文化史和科技史。著有Der Gelbe Fluss in Shandong (1851-1911) : überschwemmungskatastrophen und ihre Bewältigung im China der spaten Qing-Zeit (《山东黄河:晚清洪灾治理》),编有《新词语新概念:西学译介与晚清汉语词汇之变迁》《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等论文集。
9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中国鸦片史
作者: [法]包利威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译者: 袁俊生
出版年: 2019-4
页数: 324
定价: 88
这部扣人心弦的出色论著打破历史文化的偏见,颠覆了许多被人广为采纳的观点。客观描述了鸦片在中国的全景:种植与制作、内政与外交,政治经济与社会、烟民与烟馆,深入地探究了鸦片渗透到中国社会的种种原因以及在中国的复杂演变,对认识中国近代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包利威,1998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专攻中国史。1998-2000年在广州中山大学教法语。返法后,从师法国汉学家安克强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3月获得博士学位,此时已将研究方向定位于旧中国广州地区的鸦片史。此后,前往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返回法国后,分别在巴黎第七大学、巴黎第八大学、奥帕尔海岸大学任教。2010年,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座教授。从2015年起,任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包利威将研究方向放在鸦片史上,此后他先后发表了三部研究专著:《一种垂危的毒品史:1906-1936年间广州的鸦片》,《鸦片在中国:1750-1950》,《从鸦片战争至当下的中国》。此外他还用中文发表了多篇有关鸦片的研究论述。
10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作者: 萧冬连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出版年: 2019-3
页数: 320
定价: 79.00元
本书把1978~1992年的经济改革定义为“探路之役”。所谓探路,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对改革目标的探索,一是对改革路径的探索。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成功转轨,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中国改革何以能够突破种种约束,成功地越过市场化的临界点,而且保持了经济高增长?本书作者通过对历史进程的细致梳理,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萧冬连 中国当代史研究学者。曾长期任教于解放军政治学院和国防大学,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著有《崛起与徘徊:十年农村的回顾与前瞻》、《五十年国事纪要·外交卷》、《求索中国:文革前十年史》、《共和国年轮(1961)》、《历史的转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筚路维艰: 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等。
11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中国纵横
作者: [美]史景迁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一个汉学家的学术探索之旅
原作名: Chinese Roundabout
译者: 钟倩
出版年: 2019-3
定价: 66.00元
这本书当中收录的是史景迁最有代表性的论文,反映了他尽可能精确、公正和透彻地思考中国的努力。内容分为五个部分:中西文化交流、儒家理论和国家权力、中国的社会历史、革命中国,以及恩师的介绍。书名叫做《中国纵横》,部分源自作者对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的敬意,因为他喜欢“纵横”这个词语,它寓意着曲折而不失目的性,还寓意着以某种逻辑来厘清“辐辏并进”之脉络的努力。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1936年出生于英国,是国际知名的中国近现代史专家,1965—2008年在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任教。著作极丰,主要有《追寻现代中国》、《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太平天国》、《改变中国》、《曹寅与康熙》、《康熙》、《天安门》、《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王氏之死》、《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胡若望的疑问》。
12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英国:优雅衰落
作者: 桂涛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脱欧”时代的权力、荣耀、秩序与现实
出版年: 2019-3
页数: 360
定价: 58.00元
“脱欧”公投像一把无情的手术刀,将英国的表皮瞬间切开,把深藏其下、最真实的繁复肌理与血脉呈现出来。“脱欧”所带来的刺激与冲击恰恰引起英国最自然的应激反应,这反应是欣喜、愤怒、后悔、无奈,它们就是最真实的“优雅衰落中的英国”。 新华社驻伦敦记者桂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采访、感受,试图在“脱欧”这个节点去理解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解读“脱欧”背景下的英国,从中串联起英国的历史与文化、民族与宗教、学术与政治……这里既有大英帝国荣耀的过去,比如多佛和朴茨茅斯;也有萧瑟的现在,比如“西方瓷都”斯托克城。他向“唐顿庄园”的女主人了解英国贵族的生活现状,也采访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校长,去探究自由与秩序的交点。英国的衰落是无人否认的,但这个衰落的过程持续了一百年,这份优雅从容,也能让我们看见社会与人性。
桂涛,新华社记者,2007年参加工作,现为伦敦分社时政记者,负责英国内政、外交中英文报道。2017年获“新华社十佳记者”称号。曾常驻非洲,著有《是非洲》一书。桂涛以自己在英国多年的工作与生活经历切入,试图在“脱欧”背景下去理解英国社会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学术政治,从“优雅衰落”中看“崛起的启示”。作者曾赴二十余个英国主要城镇走访,也与英国前副首相、五大高校校长、军情五处前负责人、数十名两院议员等人当面交流,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13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动荡的亚洲外交
作者: [日]池田維
出版社: 允晨文化
副标题: 一位外交官的證言
原作名: 激動のアジア外交とともに╳外交官の証言
译者: 楊明珠
出版年: 2019-4-1
本書是由口述歷史彙集而成,時間軸從大使進入外務省開始,一路延伸到出任交流協會代表;空間軸則擴及外交生涯的服務區域,但以涉及亞洲關係的國家為講述重點。大使將鮮明的記憶透過口語化為文本,讓讀者從他的角度回顧超過半世紀的歷史,本書或可視為日本外交家針對當代部份東亞史的再脈絡化(recontextualization),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耙梳歷史,思考歷史事件的多重意義。值此區域秩序變遷的當頭,這本兼具專業情懷和敏銳視見的外交證言,相信可以為亞太和平帶來正面思考。
池田維 1939年生。1962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系後進外務省。曾任外務省亞洲局中國課長、駐美國大使館的參事官、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駐加拿大大使館公使、情報調查局審議官、駐泰國大使館公使(兼柬埔寨臨時代理大使)、外務省亞洲局長、外務省官房長、駐荷蘭大使、駐巴西大使。
14
出品| 史学研究公众号
分裂的西方
作者: [德] 尤尔根·哈贝马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Der gespaltene Westen
译者: 郁喆隽
出版年: 2019-3
定价: 48.00
《分裂的西方》围绕美国911事件以及随后美国入侵伊拉克,阐述了欧洲一体化的问题,特别提到了联合国的改革和未来。他指出,造成西方分裂的并不是国际恐怖主义的危险,而是现今美国政府的政策。该政策忽略了国际法,对联合国弃之不顾。这条裂痕已经贯穿了欧洲,也贯穿了美国自身。作者希望提醒大家注意这种差异,他以此为契机研究国际法宪法化,旨在探讨欧洲一体化的问题。
尤尔根•哈贝马斯(1929— ),男,德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也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曾任海德堡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教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及德国马普协会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长。由于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被称作“当代的黑格尔”和“后工业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在西方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往期内容编辑 (文) / 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