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历者说:我眼里的举国体制有泥土的味道。

2015-07-20 体育产业生态圈

文/程追忆


举国体制这个词我想体育圈的人都不会陌生。李娜第一次在澳网夺得亚军时,整个体育圈都沸腾了,李娜是典型非体制体育的产物,人们在为她摇旗呐喊的同时,开始把矛头对准了举国体制,对其发起质疑甚至是攻击,甚至有人认为举国体制一无是处,认为举国体制限制了运动员的发展道路,阻碍了项目的职业化进程,中国之所以培养不出优秀的职业运动员都是因为举国体制的原因,花了纳税人那么多的钱,并没有取得什么样的优异成绩,一时间批评声不绝于耳。结果是自此而后举国体制成了体育圈的头号公敌。

依然记得我们在《体育社会学》这么课期末考试的时候,最后一道论述题就是让根据李娜现象论述举国体制的好坏,是否要废除?那时候的自己凭借一腔热血,把举国体制狠狠的批了一番,结果竟然还考了一个不错的成绩。现在自己有机会亲眼见证和经历举国体制,想想那时的自己真的是 too young,too naive。



小编有幸从去年11月份开始在小球中心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实习和工作,个人主要负责青少年高尔夫的训练比赛推广等一系列事宜。有幸参与了从1月份到2月份的冬季大集训,担任业余队管理一职,同时作为队伍管理又参与了两次大赛前集训,正是这样的经历,让小编有了切身体会什么是举国体制,举国体制下的运动项目是怎么进行和发展的。



什么是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的官方解释是指以国家利益作为最高目标,国家体育管理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调动相关资源和力量,国家负担经费来配置优秀的教练员和软硬件设施,集中选拨、培养、训练有天赋的优秀体育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在比赛中与他国竞争,争取优异比赛成绩、打破记录、夺取金牌的体育体制。那么通俗点来讲就是由国家财政出钱,有体育行政部门出力,以取得好成绩夺得金牌为主要目标,来对运动员进行选拔,训练和参赛。国家充当了最大的经纪人,运动员只需要努力训练,在比赛中争取取得好成绩就好。


在介绍自己的经历之前,有必要先跟大家介绍高尔夫项目和国家集训队这两个概念:



高尔夫:对于中国的大多数人来说,高尔夫是一个神秘而又高贵的运动,因为在大多人眼里它是一项“富人运动”(至于到底是不是富人运动小编有机会再为大家介绍),所以高尔夫运动员的培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更是一片空白。高尔夫是一项职业化很强的运动,跟网球相比,其职业化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高尔夫又是一个个人项目,其实这个特点又跟射击很像,不需要你去想怎么打败对手,关键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成绩,运动员平时训练也都是一个人训练。




国家高尔夫球集训队:顾名思义,是国家出钱出力来组织运动员来进行集训。这是利用非赛期的时间来集中针对运动员在技术体能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为新赛季的长周期征战打好基础。




那么高尔夫这个职业化很强的个人竞技运动,借用原有的举国体制,会有效果吗?




以夏季集训为例,国家队(业余组)正选队员男女各12人,加上省市推荐的一些优秀运动员。配备了一个总领队,一名队伍管理,四名技术教练,两名体能教练,一个队医,偶尔还有一些心理讲座等等。所有人各司其责,互相合作,管理主要负责日常生活方面,包括订机票,安排接送机,安排住宿吃饭,约下场打球,衣服发放等一些日常生活方面问题,技术教练主要负责技术方面,体能教练主要负责体能训练,队医针对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伤病进行理疗和康复——运动员日常只需考虑训练中的事情,其他的一切事情都有人帮助打理,教练每周都会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从几点起床到几点吃饭几点训练几点睡觉都有严格的要求,看到这人有人可能就会觉得国家队果然苛刻死板,可是真实情况远不是如此。因为高尔夫项目在中国的特殊性,导致这些孩子从小都是家庭培养出来的,平时只有家长陪着训练,这种立体化全方位的训练对于他们而言是体会不到的,这种训练对他们而言其实是痛并快乐着。




我曾经问过队里的运动员,我说国家出这么多钱来培养你们,有没有人可以告诉我是为了什么?有人说是为国争光,有人说想让我们更进一步,有人说不知道。国家投入这么多钱培养出来的奥运冠军有什么意义?如果把体育看成了一种赚钱的工具,对于市场化不强的项目而言,可能确实意义不大;但是体育不是工具,体育是一项事业,就好比教育一样,国家每年在基础教育投入那么多钱,你看见特别明显的回报了吗?所以我们不能把体育功利化,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意义在于让他们起到明星示范作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推动运动本身发展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说回举国体制,我一直很好奇当时是谁发明的这个词,我们在讲经济体制的时候最多也就讲了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也没有带上“举国”这个词,举国的概念它不是体育领域专有的,国家在教育领域的投入,在科技领域的投入,不也都是国家财政出钱吗,不也是举国吗?它们算是“举国体制”吗?

如果不要举国体制,那么市场化体制又如何呢,完全通过市场运作来推动体育项目的发展和人才的选拔,对于市场化很强的项目我们可以尝试用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从而减少国家财政的投入,可是在中国教育制度的现状下,完全推广市场体制是不可能的,就算市场化很强的项目,包括足球篮球,在中国现有体制和教育制度下,体育与教育脱节,基层运动员选拔出现问题,如何能形成一个从下到上的良性循环呢,联赛水平上来,俱乐部没有足够资金那么如何投入钱来选拔培养更多优秀运动员呢?




我眼中的举国体制之味



亲历举国体制后,我的感触良多,举国体制和市场化体制只不过是两种培养体育人才推动体育项目发展的不同方式而已,两个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市场化和职业化很强的项目毕竟只有那么几个,对于众多的冷门项目和一些女子项目,如果没有举国体制的支撑,发展起来困难重重,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体育先贤们从身体本身出发,从人类进化中发展了这些项目,我们不可能也没理由不去发展它们。


其实我国的体育发展与普及跟举国体制密不可分,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真实让体育发展过于政绩划、功利化的原因是体育行政部门至上而下地将举国体制和唯金牌论、唯成绩论捆绑在了一起。大量的国家资源投入到了极少数能够赢得奖牌,赛出成绩的个体身上,而各运动在社会中的普及、发展,却没有收获举国体制应有的支持,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怎样让举国体制不再成为少数人升官发财,加官进爵的工具,而真正成为群众体育发展、普及的一剂催化剂,才是今后举国体制改革的方向。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国土的举国体制自有其诸多问题,比如效率不高,行政管理、与市场脱节,甚至出现权利寻租等问题,但这不是我们否认举国体制的原因,任何一种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问题,不断调整、发现新的模式,我相信举国体制一定可以和市场体制完美结合,共同推动体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就如同20实际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一样,政府开始进入市场,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