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超揭幕背后的5点商业逻辑,这是最好的时代吗?

2017-03-03 Eco 体育产业生态圈

体育产业生态圈

www.ecosports.cn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这段经典言论,套用在今日之中超上,依然显得恰如其分。


中超的“80亿时代”进入第二年,从资本等多个角度来看,中超联赛早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奥斯卡、特维斯等大牌球队纷纷来投,整个转会窗烧掉领先全球的29亿,震惊世界。转播方面,PPTV全民接盘,在体奥动力与WME | IMG中国的努力下甚至还推广到了全球96个国家。而场均上座人数也达到了全球排名第5的2.42万人,关注度逐渐上升,2万所足校的任务提前完成,足球改革卓显成效……从种种迹象来看,我们的联赛正在平步青云,走向最好的时代。


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承认,我们的联赛与中国足球本身,还有着不少问题


本土球员身价虚高,溢价数百倍甚至上千倍,年轻一代出现断层,在这背后,足球俱乐部无法形成盈利逻辑,烧钱行为普遍。去年砸出27亿独播中超的乐视体育在今年无以为继,虽然苏宁入局但与之相关的付费观赛等逻辑还是没能形成。足球文化的建设在路上,而以联赛为基础的国家队,在十二强赛半程过后仅积2分,出线前景渺茫……从这些层面来看,虽然不能说我们的足球处于最坏的时代,但浮华的泡沫仍然覆盖在金光闪闪的中超之上。


在新赛季开始之际,生态圈试着从这5个方面,来全面剖析2017赛季的中超联赛,让你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即将到来的新足球时代。


转会


刚刚结束的中超转会窗,一直有两个永恒不变的关注点:下一个来中国的世界级球星是谁?中国国内球员转会身价被炒到多高?

 

而隐藏在这两个关注点背后的却是一个尴尬的事实:中国足球正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断档。



本土顶级球员有限。而有限的本土顶级球员中,有大部分又归于已取中超六连冠的广州恒大。于是那些觊觎中超王权的俱乐部们,便将目光投向了“大牌外援”与数量有限且具有转会可能的本土优秀球员。


同样,为了留在军备竞争加剧却又有着比过去更好生存环境的中超,中小俱乐部们也不得不一掷千金试图巩固自己的位置。


于是在2017年冬季的转会窗里,球迷们惊讶的看到奥斯卡、特维斯驾临沪上;维采尔、埃尔纳内斯登陆幽燕;张呈栋、尹鸿博、孙世林等人也纷纷以高价转换门庭。


上赛季将将保级的长春亚泰引进了英超名将伊哈洛,而天津泰达也收获了当年“只比梅西差一点儿”的米克尔。似乎一夜之间中超上下人人都有大牌外援。


在这些名字的掩映下,拉莫斯(重庆力帆)、克鲁泽(辽宁沈阳开新),巴索戈与多尔奇卡(河南建业)等颇具性价比的实力派外援反倒有些非主流。


纵观这些加盟中超的外援,仍然以亚非拉与东欧人民为主,而来源却已不再是南美联赛独大。在中超的帮助下,英超今年冬窗居然实现了整体盈利;而德甲为中超贡献的外援也在增加,只是这些外援大都名气平平。葡萄牙经纪人门德斯继去年成功运作J·马丁内斯来华后,今年又带了奥斯卡与维采尔。而寄望于回故乡淘宝的卡纳瓦罗,却被花城、都灵、米兰连续拒绝,最后只能从西班牙与乌克兰淘来意甲旧人帕托与莫莱塞斯两杆巴西枪。


天价外援的扎堆进入交互着各年龄段国足的不堪与羸弱,终于令关心中国足球的高层们看不下去了。于是严厉的“限外令”与“U23球员出场政策”从天而降。带来各中超俱乐部的震惊与球迷的口水。


▼“94年后”2016赛季出场情况

图片来自体坛+快讯


缓过神来,俱乐部各有对策。国内球员储备充足的广州恒大再次高调喊出“2020年全华班”的口号;青训大户山东鲁能放走了数位三旬左右的国脚(却又迎回了周海滨);而像贵州智诚这样国内球员储备不足的俱乐部,冒着有外援拿闲钱的风险,用满了所有外援名额。


而江苏苏宁将队中亚外塞恩斯伯里租借去往“卫星队”国际米兰,不由得令人感叹中超新政福泽无边。

 

同时,“U23”政策却又让优秀本土U23球员“洛阳纸贵”。于是一些中超俱乐部将目光投向了旅欧的中国小将。恒大早先已经带回了王上源、徐新与李源一。今年上港带回了韦世豪,国安收获了唐诗。

 

以目前形势推断,当打之年的球员因国内的高待遇已很难选择出国冒险,而低龄球员留洋镀金再高价返回国内或成未来留洋的主流方式

 

而由此则会引发国内俱乐部间关于“出口转内销”的纷争。今年恒大与胡睿宝的纠纷;延边、重庆关于南松所有权的争议,已是初显之苗头。

 

说过这些严肃的话题,再来说几条轻松的:比如延边富德今年引进的5位内援有3名是朝鲜族,“中国毕尔巴鄂竞技”名不虚传;而北京中赫国安的5名内援都是“27熟男”。


▼国内部分天价频现,国际部分有一半为“中超制造”

图片来自懂球帝


版权


3月3日,苏宁体育传媒终于正式宣布,他们与体奥动力达成2017赛季中超联赛新媒体(PC+移动+OTT)全场次独家版权协议。



至此,中超其余平台的转播权宜如下:


苏宁体育传媒(原聚力体育)成为体奥动力中超联赛新媒体版权的独家合作伙伴,新赛季全部240场比赛将在苏宁体育旗下多个新媒体终端高清转播,包括PPTV、龙珠TV等平台,包括网站、客户端、移动端、OTT家庭互联网播放设备等等。


电视台转播层面,中央电视台将每轮比赛直播两场,其中一场为周六晚间时间段。各个地方电视台则将转播其所在城市的主队比赛。


和上赛季一样,暴风体育的PC端和移动端、微鲸电视OTT端继续拥有每轮一场比赛的转播权益。搜狐则拥有全部比赛场次的视频集锦点播权。


新入局者今日头条获得中超联赛短视频合作伙伴称号,在实时短视频、赛后集锦、官方数据、周边节目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同时,体奥动力将与新浪微博密切合作打造自有社交平台资产。这些新举措将进一步扩大中超联赛的传播影响力,提升球迷的观赛体验。


▼中超的官方头条号,以及官方微博账号


这意味着,从体奥动力手中,花费27亿元人民币买下2016/2017两个赛季中超新媒体独家版权,搞了一年独家转播的乐视体育,彻底不玩了,而他们关于付费观赛的探索,也在2017年的春天告一段落。


票务


从套票的层面看,2017年跟之前相比,对于主场的票房以及套票的发售工作,几乎所有的俱乐部都越来越倾向于精细化运营,定价区分的越来越细致。而这种趋势也意味着,从粗放管理到对球迷、球市以及俱乐部经营的方方面面都越来越细化。


▼2017赛季中超诸强套票价格

图片来自体坛周报


而在具体的票务渠道方面,除了每家俱乐部自身的平台,微赛、体育之窗、永乐票务均可以进行相关比赛的门票购买,而大麦网则承包了富力与延边两支球队的套票销售工作。


此外,今年的票务合作中出现了一支新军——足球App懂球帝。据了解,他们也将全面开启移动端售票业务。懂球帝向生态圈透露,目前已经同意在懂球帝上售票,或是正在洽谈合作的俱乐部已经超过12支,包括北京国安、山东鲁能、上海申花、江苏苏宁、长春亚泰等球队球票,均可以在懂球帝上购买。


随着中超整体投入越来越大,各俱乐部商业化节奏也在加快,大牌外援的引进和比赛水平的提高,有望进一步带来球市的火爆,从而形成一整套的良性循环。


赞助


2017年中超公司与德勤联合发布的《中超联赛商业价值评估白皮书》预计,2017年中超赞助合约价值可实现20%以上增长。从今年中超的这份赞助商名单来看,的确有着不小的跃升,例如曾经冠名“裸奔”过的辽宁宏运,今年都获得了高达8800万的冠名赞助。


▼中超联赛赞助过去几年的变化与未来预测(来源:中超联赛APP)


2017年中超各级赞助商(已公布的)


而同样据白皮书披露,2016年中超的赞助商包含1家冠名商,7家合作伙伴和2家供应商。进入2017年,中超联赛赞助商少了嘉士伯和雷曼;而壳牌则与中超继续加强合作,从官方供应商升级为官方合作伙伴;除此之外,中超联赛引入两家新的官方供应商:官方饮用水百岁山、官方LED显示屏艾比森。在此基础上,中超公司还将利用现有广告资源进一步增加1-2家官方合作伙伴和12家官方供应商。


冠名赞助商:

中国平安(保险业)从2016年起以4年6亿元人民币的冠名中超联赛,其后按照10%逐年递增,到2017年,中超冠名费将接近2亿。


官方合作伙伴:

  1. 耐克(体育运动装备)从2009年签约10年,每年提供1500万美元(约合1亿人民币),包括赞助费+中超16支球队的装备。

  2. 福特(汽车)的合同从2014年到2017年,每年约4000万人民币。

  3. 京东(电商)2014年开始赞助中超,签约到2018年,每年赞助费3500万。

  4. DHL(快递)从2014年到2017年,每年2000万。

  5. 红牛(功能饮料)去年年底签约,从2016年到2017年,大约每年赞助2000万。

  6. 壳牌(石油能源)从2014年开始和中超签约,成为中超联赛能源石油化工行业独家供应赞助商,并从官方供应商升级为官方合作伙伴,赞助费2000万。

  7. 东方IC(图片版权),今年新增加的合作伙伴,往年免费的图片版权,在今年被今日头条旗下的东方IC以3年1800万的价格拿下了。


官方供应商:

  1. 艾比森将在2017-2020年为LED全彩显示屏提供官方赞助。每年赞助费人民币2000万元整,4年赞助费总计8000万元整。

  2. 泰格豪雅表(奢侈品)则与中超签约4年,虽然在发布会上双方都没有透露合作金额,行业预估在4000万左右。

  3. 百岁山(官方饮用水)


此外,此前中超公司每年向amisco支付500万以上的费用,用以购买中超的数据,在2016赛季结束合同到期之后,从2017赛季开始,中超公司不再支付此项数据费用。


各足球俱乐部赞助情况


而中超16支俱乐部的赞助公司或主体股东,也都颇具实力,生态圈简单总结了其资本实力的排行,当然,由于注册资本与公司实力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因此该表格仅供参考,情况如下——


数据来自天眼查,仅供参考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亿利资源集团买断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的冠名权,新赛季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一线足球队及各级梯队将冠名为天津亿利队。


2017年中超,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足协有关扶持青训的新政——

赛季首次报名,在中国足球协会注册的国内球员报名最多为27名,一个赛季累计报名的国内球员人数不得超过35人,其中至少包括4名U23球员(1994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非港澳台的国内球员),首发必须至少有1人。


新政之下,年轻球员将有更多的机会出现在中超赛场上,但讨论与问题也随之而来。


延伸阅读:制定如此规则的中国足协,请把欧足联财政公平法案朗读并背诵全文


比如,在这种制度下,意味着每年都会有一批球员超龄,届时他们的路在哪里,我们都不得而知,而一旦某些俱乐部在关键场次出现“凑数”等情况该如何管理,也成为了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所以,这样一份新政,究竟能否让年轻一代在足球产业的春天里飞速奔跑,高速成长,不单单是一份名单、一个名额这么简单。天价购入外援,的确可以使得球队更有竞争力,更具有观赏性,但想要让俱乐部、让中国足球获得持续的成功,自身的青训系统才是球队造血更行的主要来源。


图片来自体坛+


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两会提案中建议:

中超应逐步扩容,保障球员生涯发展,扩大国家队的选人基础;俱乐部和赛事的增加,也可以为足球能力不达标和退役的球员提供继续从事足球及足球相关产业工作的岗位,繁荣全民足球运动。


而总局也表示,中国足球的问题要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来解决,从基础抓起,大力开展青少年足球活动,搞好各级联赛和国家队建设,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这些想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足球的操盘者们对联赛未来的期许。


诚然,中国足球还有不少待解决的问题,但每一个改革与尝试,都是中国足球曲折前进的过程,毕竟,去完善青训机制并加强配套政策都需要时间与耐心,稳重、踏实地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才是重中之重。



以上种种,就是生态圈在2017赛季中超联赛前想告诉诸位的新时代下的5个商业故事。随着足改如火如荼的进行,得到资本助推的中超联赛,能否真正推动中国足球持续进步,究竟会在这个时代带我们走向何方,或许随着赛季画卷的展开,会有进一步的答案。



从5年80亿的直播版权,到年收入过亿的球员薪水,中超在用自己的方式疯狂地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似无止境的资本游戏以及风云变幻的版权大战,让这个联赛变得如此简单,又如此复杂。


然而,千年历史演进所告诫我们的不变真理是,一件东西终究还是要回归到它的本来价值。这个时代是中超的机遇,更是中超的挑战。


太平盛世,体育当道,高屋建瓴下疯狂而至的是金元风暴,但只有回归体育与足球的本质,中国足球这根饱经风雨的小苗,才会迎来沃土与雨露,在普照的阳光下蓬勃生长。



文:圈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推荐阅读


点击进入官网,后台回复【加入生态圈】入驻生态圈小伙伴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