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11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百粤冠祠:广州陈家祠

2015-09-18 乡土人文地理

月是故乡明



陈家祠,又称“陈氏书院”,位于广州的中山七路。它是中国清代宗祠建筑,光绪十四年(1888年)筹建,光绪十二年(1894年)建成,历时七年。它是由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的合族祠堂。




清代中叶以后,广东各县多在广州建书院,以供同宗子弟读书或参加科举考试,又是祭祖的宗祠。陈家祠规模宏大,装饰华丽,是广东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建筑。




历史





陈家祠落成后(1984年),一直作为陈姓子弟读书办学的地方,故又称陈氏书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后,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


民国期间,这里先后为文范学校、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


新中国成立之初(1950年)设立广州市行政干部学院。


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


196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十年“文革”,陈家祠沦落为工厂车间。


1988年由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被评为"广州十大旅游美景"之首。




建筑特色



郭沫若曾在1959年参观陈家祠时留有一首五言诗“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陈家祠以其巧夺天工的装饰艺术著称,它荟萃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以其"三雕、三塑、一铸铁"著称, 号称"百粤冠祠"。



【砖雕】


陈家祠的砖雕主要装饰在墙檐下、门楣、犀头和檐墙上,也有作为花窗的装饰;首进东西厅的水磨青砖檐墙上,共有6幅大型砖雕,是现存广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砖雕作品之一。



梁山聚义图



刘庆伏狼驹图



松雀图



桐柳杏凰群图



五伦全图



百鸟图


【石雕】


陈家祠的石雕主要是采用麻石石材。多用在廊柱、月梁、券门、栏杆、墙裙、柱础和台阶等地方。






【木雕】


陈家祠中木雕数量最多,规模亦大,内容丰富。首进头门梁架上雕有“王母祝寿”、“践士会盟”等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木雕。


跨进大门,便可见一具四扇镂空双面雕屏风隔开了院落隐约可见的光景。每扇屏风高4.5米,宽1.3米,屏风上雕琢着诸如“英雄图”、“太史第”、“渔樵耕读”、“荣归故里”、“渔舟唱晚”等典故。







【灰塑】


陈氏书院的灰塑主要用于屋脊基座、山墙垂脊、廊门屋顶、厢房和庭院连廊及东西斋的屋脊上,总长1800余米,灰塑的题材与陶塑相近,主要是人物、花鸟、亭台楼阁、山水美景等。






【陶塑】


陈氏书院的陶塑五彩缤纷,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书院的正脊采用佛山陶塑共11条。






【铁铸】


陈氏书院聚贤堂前后石栏杆中嵌有铸铁栏板,即佛山铁画。





建筑结构




陈氏书院坐北朝南,为中国“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院落式布局,由9座厅堂、6个院落、10座厢房和长廊巷组成,院东新辟有1.7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广场。








中进大厅为“聚贤堂”,乃中心建筑,通堂木框架,堂宽与进深各五间。堂前有月台、栏杆及望柱,中设斗拱,柁墩抬梁,突出了聚贤堂的中心地位。



聚贤堂是当年族人举行春秋祭祀或议事聚会的地方


乡土人文地理综合报道





乡土人文地理

发现乡土中国之美 探寻本真的生活方式


微信号:hvillage 长按二维码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