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墩,连同老北京胡同一起消失的石头

2016-04-22 乡土人文地理 乡土人文地理




从前,至少是在上世纪60年代前,老北京流行着这样子的一首童谣: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吗呀?点灯,说话儿;吹灯,做伴儿;明天早晨给你梳小辫儿。




这首童谣唱的其实是老北京四合院院门门墩儿的趣事,这些「蹲」在大门外的石头,旧时老北京的胡同里,谁家门口没个。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的四合院已消失,门墩也连同这胡同文化一同消失,而会唱这首童谣的人也已变成了老爷爷、老奶奶。


起初门墩是压石的作用,门墩的门内部分是承托大门的,防止大门晃来晃去,后来人们不止之在意它的实用性,还得美观啊!于是就在门墩上面雕花、鸟、虫、兽。




门墩是老北京四合院的门前饰物,雕刻大多数都是小狮子,狮子好像在很多北方古建筑中都会有,像故宫、赵州桥什么的,至于为什么是狮子,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




四合院宅门外的门墩雕刻十分精美,由须弥座、锦铺和鼓身等部分组成,鼓身主要有鼓形和箱形两种,门墩身上雕刻着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石刻艺术珍品。门墩也作为整个门枕石构件的统称,并根据门楼的形制不同,门墩的形制也各有差异, 门墩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居多。也还有一些其他变异的鼓身造形。

 



千万别小看门墩,门墩可谓是宅主人的身份的标志。箱形门墩,形似书箱、钱箱,主人家多为文官或商贾。最初,箱形门墩带狮子雕饰的是高级文官,配其他雕饰的是低级文官,无雕饰的则是商贾之家。

 

鼓形门墩最初只有官宦人家的宅门,才能安放。但清中期随着捐官制度开始泛滥,捐官政策为商人扩充政治资本的同时也为鼓形门墩(抱鼓石)进入商贾大户奠定了礼制基础。清亡之后,宅第等级限制消亡,不少迁入北京的官僚、军阀、富户在新建、改建宅院时自不会受旧制之限,于是才有了北京城数量众多的抱鼓石门墩遗存下来。




门墩还有很多精美的图案,主要有一下几类。吉祥兆瑞门墩——天马行空、宝 相花、麒麟、鲤鱼、化鱼为龙、四艺、如意、绶带、祥云、拐子龙等;鸿福相传门墩儿———五谷丰登、富富有余、花瓶等;长寿康宁门墩——松鹿园、寿字纹、福寿双全、五福捧寿、暗八仙等;世代相传门墩——狮子滚绣球题材;喜上眉梢门墩儿——喜鹊登梅。 




北京的门墩最大不超过85公分,最小不低于25公分,它与整个门的面积相比只占据了一小块地方。四合院的主人除了要门墩传达一定的文化信息外,还要用它把吉祥的阳气招进来,把邪恶的阴拒之门外,看好大门。




门墩象征着北京的一个时代,具有历史价值;同时,门墩又是一种民间工艺美术品。现在北京城市开发建设的速度很快,古旧平房改建成高楼大厦的工程随处都在进行,但与此同时,气派的门墩也与瓦砾一起在这个世上消失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字根据网络资料编辑



推荐阅读


中国最美的十大奇洞

上海这十五个地名,连上海人自己也常读错

假如中国是个班级,50个城市都是啥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