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8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中国农村传统农具,没见过的都来科普一下吧!

2016-08-07 乡土人文地理

当工业文明渗透了城市的每个角落,

当商业经济大潮席卷了生活的每个细节,

当我们对五颜六色的视觉轰炸终于赶到疲惫,

也许一台老风车、

一个笨重的石磨,

就能让我们感受到来自故乡乡野的温情。

下面,随小编一起逐一为您重拾往日的回忆,

重温如今渐行渐远的中国农村传统农具:




翻土用的农具,有许多种。在其下方装上一块略呈三角形的铁器,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主要用牛力牵引。


◆天亮脚踏露水行,犁田翻地望收成




碎土、平地用的农具,其用处是把耕过的地里的大土块弄碎弄平。耙主要用于平整水田,一般由牛来牵引。为农家必备的主要大件农具之一。


◆春耕耙田



耙钩子


木制长柄,一端有铁齿、木齿或竹齿,用来平整土地或松土等。有四齿耙、二齿耙之分。




辘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的牛耕工具。作用在于犁耙过后平整水田,现在基本上没有了。

◆打辘轴


粪箕


竹制而成,主要用来装盛肥料、担载稻草和蔬菜等。可大可小,随人而定,两个粪箕用一根扁担横着即可挑在肩上,是传统农家不可缺少之工具,至今仍在使用。

◆挑物赶集



打谷机


脱粒机的一种,稻谷种植农户必备的农具之一,用途是把成熟了的稻谷与稻草分离。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人力(脚踏)滚动上面装满了铁齿的轴轮使其高速运转,使谷粒从稻穗上脱落。


◆稻穗勾头金黄色,一季辛苦看此刻



斗房


比打谷机历史更久远的传统农具,是打谷机发明之前的主要脱粒工具,现在一些偏远山区还在使用。




石磨


农家用来打豆壳、磨豆浆、磨米浆。通常是由两个圆石盘做成:下扇中间装有一个短的立轴,用铁制成,上扇中间有一个相应的空套,两扇相合以后,下扇固定,上扇绕轴转动。两扇相对的一面,留有一个空膛,称磨膛,膛的外周制成一起一伏的磨齿。上部有磨眼,磨面的时候,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匀地分布在四周,被磨成粉末,从夹缝中流到磨槽内。许多农村现在还在使用石磨磨面、磨米、磨豆子。



风车


这其实是一种利用风力将稻谷与秕壳、稻草等杂物进行分离的粗加工农具。风车饱经风霜,外形就像一台轿子,下面有四条粗粗的腿支撑着整架风车,两边有四根突出的抬手,为了方便搬运。




碓子


碓是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竖装上一块圆形的石头,用脚连续踏另一端,石头就连续起落,舂掉下面石臼(我们叫碓涵)中糙米的皮(或捣碎石臼中的米等)。


◆人工舂米



水碓


在那时可是农村最现代化的设备了,它是集合水力、水车、转动、夯砸、石臼等原理设计的粮食加工设备。水碓房是一座盖瓦的两层木板楼房,大约每秒一个立方的水从水圳引向水碓房的楼板底下,连续冲击一个“巨大”的木制水轮,使之转动产生动力,然后通过齿轮带动另一根竖立的转轴连接楼面的磨,使之转动把谷子磨成笼糠(谷壳)和糙米。


◆水碓房



搓箕


装盛用具,用篾条或藤条编制而成,做工精细,其用处很多,有一点类似量筒,尤其是使用风车清选粮食时,用插箕装上稻谷或稻米倒入风车漏斗口中。至今仍在使用。


◆去茎筛谷壳



角箩(谷箩)


用竹子或柳条等编成的器具,或圆或方,或方底圆口,用来盛粮食、蔬菜等,或用来淘米、洗菜等。制作精细,形状多以圆底方口的为主,为传统农家必备的农具之一。




簸箕


竹篾编制而成,圆形,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密集无缝,主要用来清选粮食,把粮食放在簸箕内上下颠动,可扬去糠秕等杂物。也用来晾晒食品等。




米筛


篾条或藤条编制而成,圆形,类似簸箕,不同的是有许多细密的小孔,其用处也是清选粮食,通过来回摇动,把细碎的东西从小孔里漏下去,粗的成块的留在上面,如筛米筛面等。也有用铁丝编成的筛。




谷斗


木制而成,圆底鼓形,上下两端用铁条箍牢,上方敞口,用来装盛粮食,也用来量粮食,有“斗”的用途。




谷仓


储藏粮食用的仓库。永定人家的家用谷仓都是木制而成的,有门,上书“五谷丰登”之类词语并贴红纸神符,以示吉祥和表达美好的祈愿。




蓑衣


现在已基本没有人用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轻便的雨衣。蓑衣有棕蓑衣和竹叶蓑衣两种,都是缝制的。棕蓑衣用棕毛缝制,结实耐用,价格贵,被雨淋后稍重,穷一些的人用不起。竹叶蓑衣轻便,便宜,但不耐用。




斗笠


用竹篾编成,夹以宽大的箬竹叶,用以遮阳挡雨。笠麻分尖头笠和圆头笠两种,按直径尺寸大小和各地风俗流行可分为大埔笠、同古笠,九都笠、尖笃笠等,现在的农村市场还有卖,草帽、雨衣、雨伞这些新潮时尚的产品多起来后,笠麻就少了很多了,只剩下农村上了年纪真正的劳动者在用。


碰柑成熟满担挑,满园粒粒圆满相



鱼笼/蟹篓


鱼篓是捕鱼或钓鱼的装鱼器具,又称鱼笼,形状有如人体上身之胸肩部份,底為平底,呈长方形,可平置於地面上,中间较宽,肩部向上斜至口部,口呈圆形,有一倒刺状的盖子,以避免渔获入笼后从入口处跳出,颈部可绑上绳子,作为系在腰间之用。




鱼笼大都使用桂竹作竹篾,以十字编法,笼与笼之间有透空,以便捕鱼人在水中工作时,无论是将其浸入水中,或是拎出水面时得以减少阻力、轻松提放。

蟹篓开口大颈部细小,置入饵料后放在活水螃蟹活动的地方,一旦爬进去就出不来啦。


选自:赣州630播报


阅读推荐

他给爷爷设计的农民房,一举成为全球最美民宿!

他在深山老林里钻研“土著农耕”,种出的稻谷居然……

打开中国木匠的工具箱,里面藏着哪些秘密?

从“支援边疆”到“北漂”:新中国六十年人口流动史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乡土

乡愁 · 乡音 · 乡情

欢迎关注:乡土人文地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