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9月26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绍兴为什么出师爷?

2016-09-10 郭润涛  李乔 乡土人文地理
 导  读 

一提到“师爷”,你想到的肯定是:古装剧里那些穿长衫、戴书生头巾、留着两撇小胡子、摇着纸扇的形象,他们跟在县太爷身后,摇头晃脑,随时出谋划策。看上去,他们只是寄人篱下的顾问,但人家却能掌握相当大的权力,在官场里如鱼得水、一手遮天、欺上瞒下,进行各种暗箱操作。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唯独绍兴籍贯的师爷,能够在明清两代官场如鱼得水,成为这个职业的最典型代表?




绍兴是古代越国的国都,最早由范蠡奉勾践之命建城,所以又叫蠡城。这里没有名山大川,但却青山环绕,溪流淙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这种曲曲流转的山水,雕梁画柱的小桥,造就了绍兴众多文人墨客和成千上万的“师爷”,“师爷”这个职业也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留下了一笔重彩。


其实用现在的话说,师爷是地方官员个人聘请的顾问,没有正式编制,可他们通过包揽各种具体的行政事务,比如财政统计、文件起草和案件审判,手里积累了相当大的权力,是官员们身边不可或缺的人物。那为什么说天下师爷出绍兴呢?

一、绍兴自古以来就是个文风炽盛的地方,文人倍出,读书人甚多,从事举业的人比其他地方为多。绍兴一地的科举竞争相当激烈,绍兴民谚云:“一百秀才莫欢喜,七个贡生三个举,四十五个平平过,四十五个穷到底。”这是说绍兴读书人要想在科举中出人头地非常不易。在这种情况下,科场不顺的绍兴读书人为数极多。这些人中的许多人就选择了当师爷这条路。




二、绍兴出师爷,与当地人多地少的经济状况和绍兴人不恋乡土的乡风有很大关系。明代以来,由于人口的增长,绍兴成了一个地狭人稠的地区。清代,绍兴人多地少的状况与明代相同,因此大批绍兴人不得不外出谋生,除了仍有许多人“入都为胥办”以外,更有很多绍兴人当了师爷,游幕四方。绍兴人是水乡之民,富于冒险性,乐于迁徙,安土重迁的观念比较淡薄,这些都与当师爷需要奔走各地的职业特点相契合。


三、绍兴出师爷,又与绍兴人一向具有精细谨严、善于谋划的特点有关。精细谨严、善于谋划是当师爷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比如当刑名师爷,面对重叠纷繁的法令案例和复杂的案情,必须用心精细谨严,否则案牍字句如有出入,就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所以,当师爷者必须是精细谨严之人,绍兴人正是具有这种素质的人。因此,当师爷的绍兴人特别多,而且容易当得出色。




四、幕学的授受一般都在亲友故旧中进行,而亲友故旧多是本地人。绍兴人当师爷的本来就多,而如果一个绍兴籍幕师教授多人学幕,那么自然会使绍兴籍师爷成倍增长。这也是绍兴出大批师爷的重要原因。


五、明人谢肇说:“今户部十三司,胥算皆绍兴人。”可知明代户部中多绍兴人。明代中叶以后,地方官为了与户部掌握重权的绍兴人通声气,以求得关照,不得不用绍兴人为师爷。这也是绍兴籍师爷多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要当好一名师爷实在不易,竞争强、淘汰率高,没有一番真功夫,是难以在步步凶险的官场中生存下来的。用现在的职业来说,师爷,既是官员的秘书,也是他们的私人公关,除了基本的四书五经和法律常识,还得口才好、会应酬,懂得察言观色。


不仅如此,师爷具体职业的细分也很专业,比如涉及案件审理、调查、调解的“刑名师爷”,想读这个专业,得花三五年,学习《大清律例》和《洗冤录》这两本书,你得把这两本书背得滚瓜烂熟,能够做到活学活用,才能出师。



出师之后,怎么解决就业问题呢?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师父。依靠师父推荐也就成了“绍兴师爷”最主要的就业方式。师父可以招揽学生、助手,跟着自己在衙门里慢慢地实习、历练,最后让他独挡一面。或者呢,别的地方官要上任,身边缺那么一个幕僚班子,这时候,跟他有交情的官员或师爷,就可以趁机推荐自己的学生就业。


师爷之间,也跟绿林好汉一样,互相结拜成义兄弟,不但可以互相照应,利用人情潜规则办事,还可以互相推荐。一个师爷要是失业了,通过义兄义弟的照应,基本可以保证再就业,不至于长期下岗在家。

举个例子,被清代师爷当做楷模的绍兴师爷汪辉祖,一开始是在岳父手底下当差,后来有个知府要找师爷,就请老同事,也就是汪辉祖的岳父帮忙推荐,那他当然推荐自己的女婿了啊。后来,汪辉祖又拜师一位师爷界的大拿,叫孙景溪,后来这个孙景溪当了县令,汪辉祖自然而然就成了他的师爷,甚至孙景溪的儿子以后做了地方官,也特地让汪辉祖继续在自己身边出主意。



你别看师爷权力不大,但具体政务处理过程中却离不开他,尤其刚刚上任或者调职的官员,身为儒家士大夫,对四书五经、吟诗作句是很熟,但是文案起草、财务审核、按律断案这些高度琐碎的行政技术工作,就不是很擅长了。而且,地方官员每到一地,对当地官场和地方势力大户,比如大商人、大地主之间千丝万缕的利害关系,肯定也不是很熟,一切都得仰仗一位熟悉业务和本地人情世故的老师爷。


比如光绪时期,山东有个知县,官位是稳如泰山,秘密就是他自己的师爷和山东巡抚的师爷是表兄弟,好多事情公对公往来不方便,底下让这两位师爷一勾兑,就解决了。

甚至有些时候,官员最后往往被自己强势的师爷架空。比如清朝咸丰年间,有个陕甘总督,除了骑马射箭,就只会提笼架鸟,他也是心大,索性把所有的奏折文案工作全部委托给师爷。这位师爷因此招摇撞骗,大权独揽,审案的时候公开索取贿赂,吃了原告吃被告。再比如前面提到过的汪辉祖,也是常常“垂幕听案”,就是当官的在大堂上摆个样子审案,汪辉祖隐身在幕后旁听,迅速做出分析、判断,然后主官就根据汪师爷的意见办。



那有人问了,那么多读书人,前仆后继去当没有编制的师爷,图什么呢?没错,图钱呗。清代绍兴师爷,有着一份令人眼馋的收入。首先第一个,就是作为保底的基本工资,叫修金。汪辉祖刚当上刑名师爷的时候,这个基本工资就已经有超过二百六十两银子了,在当时这已经算是一笔极为丰厚的财富了。


此外,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还会有官老爷或官老爷下属馈赠的现金或礼品,叫敬礼。如果自己招收弟子,每年还可从弟子收入中获得固定分成,这笔收入叫幕例。除了这三项,师爷还有贿赂等非法收入。清代有个“官一幕二衙门三”的说法,就是指当时官员、师爷和书吏之间的分赃比例。

这么看,绍兴师爷算得上收入不菲。可与此相对的是,消费也高得惊人,经常入不敷出。这些开支包括交际应酬、接济同僚,以及给自己的师父交“幕例”等等,而且收入经常不稳定,如果说农民是靠天吃饭,师爷就是因人成事。




说白了,师爷是官员短期雇佣的临时工,当官的,调职、罢官或者养老回乡,那师爷就有可能失业,你看汪辉祖,职业生涯转会过十六次,伺候过十六任不同的官老爷,你就能想到这份职业有多颠沛流离了。所以说,绍兴师爷们的最高理想,仍然是参加科举考试,汪辉祖做了17年师爷之后,最后还是去考了科举,千军万马挤过一条独木桥,直到后来当上知县做官,才算是稳定下来。 


选自:《“绍兴师爷”研究》,郭润涛著;《中国的师爷》,李乔著


阅读推荐

“中国偏见地图”:你的家乡被黑了没有?

历史上,客家人是怎么形成的?

搓麻将,搓的是中国文化!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议论别人离婚?

揭秘G20峰会“国宴”:中国招待各国领导人有哪些菜?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乡土

乡愁 · 乡音 · 乡情

欢迎关注:乡土人文地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