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11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你知道以四大美女命名的“四大美菜”吗?

2016-09-15 乡土人文地理
中华美食名扬天下,美食里凝聚着华夏儿女的勤劳和智慧,也蕴含着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杨玉环、西施、王昭君、貂蝉,她们个个美艳动人、倾国倾城, 但你知道吗,餐桌上还有以她们名字命名的菜品,有兴趣不妨一看。




贵妃鸡翅




相传,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饮酒对歌,两人都有些醉意,杨玉环借机撒娇,痴迷神颠地说:“我要飞上天!”,唐明皇也一时兴起,命御膳房烹制“飞上天”这道菜。


厨子们从来就没听说过“飞上天”这道菜,但要做不来,又有杀头之罪。情急之下,有位苏州籍的厨子,想到鸡翅含有飞翔之意,且肉较嫩,建议拿它来做此菜。


御厨们将翅膀与香菇、青菜、嫩笋焖烧,再配以青椒,加足调料。待鸡烧好,整个厨房早已香味四溢。端到贵妃面前,顿时被这味美色亮的烧鸡翅唤起食欲,尝后连声赞叹,问及菜名,御厨顺势答曰“飞上天”。此后杨贵妃每次进餐都点这道菜,御厨们于是改叫其“贵妃鸡翅”。


西施舌



南宋吕本中有一首诗:

海上凡鱼不识名,百千生命一杯羹。

无端更号西施舌,重与儿童起妄情。


“西施舌”又名沙蛤,是福建著名的海珍。这沙蛤为什么叫“西施舌”呢?原来这里面有一段典故。

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借助美女西施之力,使美人计灭了吴国,大局既定,越王欲接西施回国,但其王后怕西施回国后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叫人绑一巨石于西施背上,沉她于江底。西施死后化为这贝壳类“沙蛤”,待有人找到她时,她便吐出丁香小舌,尽诉冤情。

男人利用她的美色,女人又践灭她的美色,末了只能化为沙蛤,却也逃不过厄运,成为大众的口腹之欢...

自古薄命多红颜,香消玉殒谁人怜?

世人称之为祸水,哪知须眉应羞惭。




王昭君的家乡在长江西陵峡附近,那是一个风景绝美之地。唐代杜甫写过一首咏昭君的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公元前34年,匈奴向汉元帝请求和亲,昭君自告奋勇,为了祖国远嫁匈奴。她无怨无悔,用自己一生的幸福换来了汉朝和匈奴60多年的和平。

相传昭君出塞后不习惯吃面食,于是厨师就将粉条和油面筋泡合在一起,用鸭汤煮,甚合昭君之意。后来人们便用粉条、面筋与肥鸭烹调成菜称之为“昭君鸭”,一直流传至今。

现在在西北地区还流行着以王昭君的名字命名的另一道小吃“昭君皮子”,是人们在夏日常吃的酿皮子。

貂蝉豆腐




貂蝉豆腐又名“泥鳅钻豆腐”,以泥鳅比喻狡猾的董卓,泥鳅在热汤中急得无处藏身,钻入冷豆腐中,结果还是逃脱不了被烹煮的命运,其寓意正似王允献貂蝉,巧使美人计一样。


民间小吃中还有一道“貂蝉汤圆”。传说王允让人在普通的汤圆中加了生姜和辣椒。董卓吃了这洁白诱人、麻辣爽口、醇香宜人的汤圆后,头脑发胀,大汗淋漓,不觉自醉,然后被吕布乘隙杀死。



除了这几道以四大美女命名的美食,还有很多以我们熟悉的人名所命名的佳肴。


曹操鸡




相传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率领大军南下征伐孙吴。行至庐州时,曹操因头痛病发作,卧床不起。行军膳房厨师遵照医嘱,选用当地仔鸡配以中药、好酒,精心烹制成食疗“药膳鸡”。

曹操品尝后感到味道不错,感觉头痛病也轻了许多,于是令厨师们每顿都做给他吃。后来这道菜流传开来,被人们称为“曹操鸡”。

东坡肘子




相传,有一次苏东坡的妻子王弗在家炖肘子时因一时疏忽,肘子焦黄粘锅,她连忙加进各种配料再细细烹煮,以掩饰焦味。不料这么一来微黄的肘子味道出乎意料的好,顿时乐坏了苏东坡。苏东坡不仅自己反复炮制,并留下了记录,还向亲朋好友大力推广,于是,“东坡肘子”也就得以传世。


其实在东坡名下赫然有一系列菜,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肉、东坡羹……足以成一桌东坡席。


苏东坡能吃善诗,吃完后还以所食之物吟诗弄文:吃野鸡写《野雉》诗,吃鳊鱼写《鳊鱼》诗,吃鲍鱼写《鳆鱼行》,吃竹笋写《送笋芍药与公择二首》,吃蟹写《丁公默送蝤蛑》,哪怕一碗粥也要入诗《豆粥》,小小一碟时蔬也成全了一首《春菜》诗,实乃一大吃货。


王致和臭豆腐




一年炎夏清晨,王致和正要挑担外出卖豆腐。不料一位亲戚闯进家门,说要娶媳妇,请他去帮几天忙,随后便将王致和拉走。


数日后王致和回到家,推开屋门就闻到冲天奇臭。待他打开蒙豆腐的包布一看,雪白的豆腐生了一层绿毛。王致和自幼以勤俭为本,他不甘心地抓起一把豆腐就送到嘴里,竟然有股香味。王致和喜出望外,除去豆腐上的绿毛,又将豆腐切成小块,挑着担子便卖起了“臭豆腐”。


就这样,王致和的豆腐买卖越做越大,而且白豆腐、臭豆腐兼营,还渐渐出了名。


继光饼




继光饼的历史,还得从明朝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说起。


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抗倭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连日阴雨,军中不能开伙,戚继光便下令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


后来,这小饼流入民间,不但被老百姓普遍食用,而且还成为祭祀神灵祖先必备的供品。后人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继光饼”,又称“光饼”。这种叫法如今在福安等地依然保持着。


杜康酒




曹操《短歌行》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据《说文解字·巾部》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秫,一称粘小米,实为粘高梁。


传说杜康生于周朝,不做官,是个牧羊人。有一天,他把小米粥装进竹筒里,带着去牧羊。竹筒放在一棵树下,忘在那里就走了。过了半个月,他赶着羊回来,又在那棵树下找到了他遗下的竹筒。打开一看,竹筒里的小米粥已经发酵,变成了酒。村里人喝了,都夸这东西好喝。


无意中的发明,使杜康成为地方名人。于是他不再牧羊,改行酿酒,办起了杜康酒店。



还有一些美食虽然不带有名人的名字,却由名人有关,比如说馒头。


馒头




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兵攻打南蛮,七擒六纵蛮将孟获,使孟获终于臣服。诸葛亮班师回朝,途中须经泸水。准备渡江时,突然风浪横起,使得大军无法渡过。原来是阵亡将士无法返回故里与家人团聚,在此江上兴风作浪。大军若要渡江,必须用49颗蛮军的人头祭江,方可风平浪静。


诸葛亮心想:两军交战死伤难免,岂能再杀49条人命?后遂生一计,即命厨子以米面为皮,内包牛羊之肉,捏塑出49颗“人头”。然后陈设香案,洒酒祭江。受祭后的泸水顿时云开雾散,风平浪静,大军顺利地渡了过去。


从此,在民间就有了“馒头”一说,现在馒头已遍布中国各地,还传到世界各地,诸葛亮也被尊奉为面塑行的祖师爷。



戏谑一下,突然想起小时候吃的零食—唐僧肉,这个是不是也算以名人命名的呢....


类似的美食还有很多,如麻婆豆腐、宫保鸡丁、宋嫂鱼羹、云林鹅等等,倘若知道这些菜品背后的典故,再品味的时候会不会别有一番滋味呢?


选自:网络


阅读推荐

秋天多吃这10种食物,让你变得更健康

马格南摄影师镜头中的70年代中国

中国人的购物车(1949-2016)

搓麻将,搓的是中国文化!

历史上,客家人是怎么形成的?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乡土

乡愁 · 乡音 · 乡情

欢迎关注:乡土人文地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