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1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 | 太古遗韵今犹在,君子养修世世传

2017-01-08 乡土精选


古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古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它不仅是吉祥、安宁、和乐的象征,同时又被赋予了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孔子学琴于师襄,弹的是尊师重道的师生情;伯牙《高山流水》遇子期,弹的是知音难觅的千古友情;司马相如、卓文君一曲《凤求凰》,弹的是流芳百世的爱情佳话;而宋元之交,郭沔面对山河零落谱写《潇湘水云》,弹的又是感时伤世的爱国之情。纵观历史长河,古琴与民族文化发展息息相关,更蕴含着东方的哲理与智慧。就让我们回溯历史,一览其古风古韵。




先秦两汉


琴是中国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传说上古之时,“伏羲氏削桐为琴”。《山海经》又有“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的说法。《礼记》则有“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的记载。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关于琴的记载反复出现,反映出当时琴乐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出土所见较早古琴实物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郭家庙曾国墓地、随州曾侯乙墓,以及长沙马王堆汉墓等,这一时期的琴弦有五根、七根、十根等样式,多是“半箱式”琴。东汉以后,琴的形制吸收了瑟的结构和方法,开始向“全箱式”琴转变。


 大思想家孔子一生极重视礼乐,他曾向师襄学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均操琴弦歌不绝。《诗经》305篇,孔子“皆弦歌之”。相传《将归操》《猗兰操》等名曲,皆是孔子所创。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荀子又提出“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的思想。




魏晋南北朝


这是古琴发展的重要时期,与两汉相比,古琴的形制基本定型,琴乐的技法、琴曲的创作和琴学理论都得到突破,既继承了前代“琴者,禁也”的琴道哲学,又有着自身发展的特点。这一时期出现的《碣石调·幽兰》是现存最早的文字谱。文字谱的产生推动了琴曲的创作,涌现出一批文人琴家和琴学著作。此外,魏晋名士对古琴艺术的推崇也是古琴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阶层出现了不少文人琴士,一方面他们反对名教与专制,追求自然与个性;另一方面,由于时世动荡不安,他们深感人生无常,需要寻求安慰与寄托。从“竹林七贤”到两晋南北朝的大批名士,或琴书自娱,或琴酒消忧,以琴交友蔚然成风。琴风盛行之际,文人学士的琴学传统也得以确立和巩固,更是成为“魏晋风度”“名士风流”的象征。


隋唐


此阶段是琴学发展的繁盛时期。在琴的斫制工艺上,涌现出以蜀人雷威为代表的一大批斫琴名家。在古琴记谱法方面,出现了由曹柔发明的“减字谱”,大大推动了古琴曲的创作与发展。这一时期,琴家辈出,琴学著述丰硕,古琴艺术进一步影响了朝鲜半岛和日本。


唐玄宗时,由于统治者的好尚,琵琶等西域乐器十分流行,胡乐、燕乐也颇为盛行。在新兴乐器冲击下,古琴显得“曲高和寡”,颇为寂寥。至中唐时期,韩愈、白居易等人讽喻胡乐泛滥、琴乐消沉的现象,对琴推崇备至。安史之乱后,士人倡导恢复琴乐雅调以正社会之伦,雅正纯朴、中正平和之音盛行。




宋元 

两宋时期,琴不仅成为皇室贵族和文人士大夫阶层生活的一部分,在民间也广受欢迎,为部分僧人、道人、隐士、闾里百姓所喜爱。现存宋琴在形制上与唐琴相比更加瘦癯,线条与棱角愈发分明,琴面无过多装饰,清淡古朴,然而琴铭、题款明显增多,书法、诗歌的成分进一步加强,比唐琴更加具有文人气息。


由宋入元,文人的地位一落千丈。由于济世理想难以实现,使得避世、超世之风在元代文人中颇为盛行。隐逸风气的炽盛,使一部分文人走向山林,造就了雅洁淡逸、苍茫沉郁的元人山水画,而琴乐则成为这些文人心灵的慰藉。


明清


明清两代帝王好琴,朝野爱琴之风蔚然,琴乐依然是文人音乐的重要乐种。作为明清琴乐发达的标志,私人集资刊印琴谱的风气很盛,不少文人士大夫提倡琴学,将古代传承下来的琴曲以及民间尚在流传的曲目,编纂成谱集,并对其表现内容加以解释说明。从15世纪初到19世纪末的500年间,先后刊印的琴曲谱集达数百种之多,流传至今的尚有150余种。这不仅使许多古曲得以保存,而且促进了不同琴派的琴艺交流。


明清帝王、士大夫好琴者众,官宦及民间文人、琴家斫琴颇为普遍,明代内府甚至集中各地斫琴名师造琴千百,故传世明琴较多。明代斫琴名家有高腾、祝公望、张冲和等。古琴样式大量创新,如成化御制“洛象”“洞天仙籁”、潞王制“中和”等,其中最有名的新造琴式为祝公望所制蕉叶式。清初,古琴制作风格基本延续明代遗风,清中期后整体斫琴水平逐步下降,传世名琴有查阜西藏“一池波”、管平湖藏“猿啸青萝”等。


明清时期,由于受昆曲及其他戏曲音乐的熏陶和影响,古琴演奏技术有了重要变化,尤其是左手的技法更为细腻、生动,讲求音韵变化。此时的琴曲,以追求琴乐的音韵为主,意境上也多为避时隐世或写景抒情之作,如“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的《平沙落雁》;“千载得失是非,尽付之渔樵一话而已”的《渔樵问答》;写月夜清风、良宵雅兴的《良宵引》等。然而,由于明清琴乐在审美上过于标举“清微淡远”,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琴乐的发展。


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是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初名恬裕斋,由瞿绍基创建。其子瞿镛钟爱金石器物,得铁琴、铜剑古物各一,遂将藏书楼更名为“铁琴铜剑楼”。铁琴为铁质琴身,长120厘米,宽约23厘米,高10厘米,面上可扣七弦。此次展览中展出了该铁琴。



近代


这一时期中国风云激荡,西方音乐逐步流行,古琴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古琴爱好者和艺术家克服各种困难,组织琴社、琴会;在记谱方式上引入简谱和五线谱;进行琴书的搜集和整理工作;以院校教育、广播、报刊、电影等新形式宣传古琴,取得了新的成果。这一时期,古琴著述开始被译成多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


抗日战争时期,大量善本古籍毁于战火,琴书琴谱四散各地。1940年1月,郑振铎、张元济、张寿镛等爱国知识分子在上海成立“文献保存同志会”,致力于收购、抢救珍贵古籍,其中包括明精抄彩绘本《太古遗音》,体现了崇高的爱国热情。《太古遗音》为首部成体系的琴论专著,琴学大师查阜西在《太古遗音考》中写道,“以琴事为学之专书,殆自田芝翁之《太古遗音》始”。



现当代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国家对琴谱、琴曲、琴书进行全面普查,并开展抢救保护和整理出版工作。1952年起,大量琴人被相关院所、机构聘用,得以专心研究、交流琴艺,中央音乐学院等院校先后设置了古琴专业课程,培养了一批古琴才俊。1954年,北京古琴研究会成立,会员有査阜西、溥雪斋、管平湖、吴景略等知名琴人,他们联系各地琴家,从古谱中复活重生了《幽兰》《广陵散》《胡笳十八拍》等古琴曲,改编《阳关三叠》《风雷引》等琴曲,编纂《存见古琴曲谱辑览》等琴学巨著,组织音乐会、打谱交流会、演出等,为琴坛注入新的生机。


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今,在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成都等地,古琴研究会、古琴会、古琴社团等民间组织遍地开花,古琴的演出、展览、研讨会不断,扩大了古琴的社会影响力。老艺术家重新焕发了青春,青年艺术家成长迅速,发表了大量琴学研究论文和学术著作。曾经曲高和寡的古琴,如今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乡土精选

精选“最乡土”的 历史 | 地理 | 人文 | 民俗 | 风物 | 美学 | 生活方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