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剧||《小别离》:中产阶级的命门不是教育,是焦虑

2016-08-23 黄小姐(黄佟佟) 蓝小姐和黄小姐


暑假将尽,在奥运和王宝强离婚两大强势流量的风暴眼里,我悄悄在追一部电视剧《小别离》。


和别的胡编乱造的电视剧不一样,《小别离》是有原著的,我的同行、杭州的报人鲁引弓先生写的,大家都说写得好,很现实很残酷。


我一听这六个字就怂了,因为我胆小(看过前面几章,建议看,因为写得挺真实的),还是看看电视剧更轻松省事,至少女主角海清那换来换去的各色洋装超级养眼,简直可以编一本熟女穿衣指南。


▲剧中海清所饰演的董文洁是一名大区经理,有着细节位点缀的裙装自然是其穿衣首选。


▲然后剧中私服是这样的,有好几个款式都已被打着“海清同款”而大卖,只是看着屏幕上的海清阿姨在家总是喜欢头戴偌大的蝴蝶结发箍,难免觉得有装嫩之嫌。


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志摩兄黄磊那举重若轻神级表演,原来我不相信有人会胖比瘦好,不帅比帅好,但黄磊真的让我折服了,他在《小别离》里把一个尽心尽力周旋奔波在生活里的好男人给演绝了,各种小动作还有污污的小表情,活脱得像一尾鱼,如果中国真的有表演艺术家的话,我觉得就是他了。





《小别离》讲的是关于小孩留学的故事。


三个孩子,三对伴侣,中产阶级的三种阶段。


黄磊和海清是一对正宗的中产阶级夫妻,一个医生一个公司高管,住着高档楼盘开着凯迪拉克入门款,有一个不省心的女儿朵朵。


而当护工出身的要强到极点的社区医生朱媛媛则有一个不成器的当的士司机的老公,处在中产阶级的下游,一心想让学霸女儿改写一辈子受欺负的命运,逆袭成功。



而暴发户汪俊则带着二婚待孕小(特指年龄小)老婆日夜和叛逆的儿子各种不妥。


三个家庭面临三个问题:朵朵面临的是“去留学还是不留?”学霸面临的是“想留,但你有没有资格(钱)留?”富二代面临的是“钱不是问题,但孩子愿不愿意留?” 全剧由此展开,演绎出种种悲欢离合。


直到这时,你才真正认识到,原来早到中考,孩子的留学已成为当下中国家庭最重要的选择。是的,很早很早以前,富一代们就做了这样的选择。



而现在,轮到了稍有余力的中产阶级“当妈妈的只要想到小孩有个好前景,哪怕只有一条门缝宽的机会,都会不顾一切向里挤,哪顾得想后面的事情……”(小说语)


为什么留学,道理很简单,因为对孩子而言这叫进退皆有路。你特别能干特别聪明,那么学成归来,要么子承父业,要么丛林穿越,在激越的中国热土大干快上。你特别老实特别淳朴,那么你就努力留在国外,因为福利健全保护弱者,你活得健康又快乐。


“中国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国家”我们杂志社的领导在十几年前就这样说。而留学所代表的生活方正恰恰是对这种竞争的告别,别的是严苛的分数,别的是让人绝望的雾霾,别的是单一的价值标准。“归根结底,是向这种在社会转型期的压力告别。”原著作者鲁引弓这样说。


▲原著作者回忆起自己孩子还在国内初中时满是心酸,“周末的四个半天,都排满了补习班。其实自己孩子成绩已经很好了。但是看到人家都去了,我们不去,就怕落后。这就是集体焦虑。我们希望小孩能够从容地成长。”



问题想清了,准备让孩子留学了,剩下的就是钱。钱,成了最现实的问题。



微博上最热门的讨论是“穷,就不配接受好的教育么?”


这是中产阶级的天问。这穷,当然仅仅只是出于对新富阶层的对比,那好的教育后面引出来的最严酷的事实是“穷,你的后代就难以留在精英阶层”,这恰恰是中产阶级父母们最担心最不能容许的事。



是啊,只有海清和黄磊扮演的董文洁和方圆这一代人才知道他们是如何胆颤心惊地挤过考大学那个独木桥成为了中产阶级的一部分。


原著中的文洁是个小城女孩,她命运的改变有一半是托赖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转型期所需要的巨量人才,更有有一半托赖于自己勤奋和能干。而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到的事实是,社会转型期的红利即将殆尽,阶层固化已然是趋势。


柳传志的女儿一统网络打车帝国,王健林的儿子成为举足轻重的网红,就像当年的日本,律师家庭下一代容易出律师,议员的家庭世代都是议员,家庭的见识与父母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命运,这是《小别离》后面的深刻的含义。中产阶级不是怕穷,他们是怕下堕,而中产阶级的命门也不是教育,是真正的集体焦虑。 


为了过上体面的生活,中产阶层竭尽全力,上有老下有小,迎面还要撞上孩子的青春期,招谁惹谁啦?剧中最感动是这段对话: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322kicjes&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从有朵朵这十几年,我一直觉得每年过得都是一样的,从你二十多岁生孩子,把她抱到以前那个房子,到现在这个新房子,把她抱进来,把她抱出去,我觉得每年过得都一样,怎么今年就什么都变了。”

 


《小别离》是这个时代难得的作品,因为它直视了我们共同的焦虑。


你是自认生活得不错的中产阶级么?但有时你是否觉得拥有的一切都脆弱得不堪一击?你侥幸赢得了自己这一代的生活,可有信心赢得下一代?……这是横亘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问题,也是看《小别离》这时的感叹:这表面风光但实际千疮百孔的中年生活……


但怎么办呢?谁让你遇上了这样一个时代。




必须得承认,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情绪,而高速发展的时代里也许就注定了集体的焦虑。五十年代美国人集体焦虑,九十年代的香港人集体焦虑,所有经济高度发展的时代里人们都极度焦虑,因为选择太多,每一个选择都意味着将来生活形态的千差万别,责任太大,所以你无比焦虑。


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洛梅安慰人们说焦虑也并不是没有好处“那是一种与创造性同在的情绪,而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焦虑的人才是真正健康,恰当的感觉到时代脉博的人。”


也就是说,时代里最聪明的人才会焦虑,最有才干的人才会焦虑。焦虑让人不快,让人煎熬,但也让我们始终处于应激状态,更好地面对多变的挑战。


焦虑怎么办?所有的心理学大师都会告诉你适度焦虑的可贵,他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分,只属于那些对于变化极度敏感,而且有能力对自己命运做出选择的人。


所以如果你焦虑,你应该庆幸你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你不是那些对生活毫无选择的人,你是因为有选择而感到焦虑,这难道不应该为自己感到骄傲吗?


但过分的焦虑是不必要的,因为无济于事,我们注定只能与肖焦虑共存,相融相合,带病生存,因为焦虑保护了你。


也许,我们应该做点什么了,比如像黄磊和海清一样抱头痛哭一场,比如像朵朵一样去写一个大IP,比如写下真正让你焦虑的清单,告诉自己那些问题是能解决的,那些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做出了选择不必后悔,因为那已经是你当下能做出的最好选择了。你必须告诉自己你接受焦虑,就像你接受我们的时代,接受这时代给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好以及坏。



 

你不是第一个,你也不是最后一个。小别离也好,大团圆也罢,没有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本文文字原创,配图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