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咏去世||趁天光话风月,红尘漫一路行,不带行李只带好奇

伊莎贝拉isabella 蓝小姐和黄小姐 2019-04-14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文章,请设“置顶”哦~

点击上方“蓝小姐和黄小姐”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


10月29日,周一工作日,著名电视导演哈文在微博上宣布自己的丈夫主持人李咏于四天前因癌症逝世,享年50岁。



一句“永失我爱”是哈文对这位相伴二十余年的同学、同事、爱人的嗟叹。没有更多的语言,似乎更多的语言也总是会词不达意吧。


这则新闻来得那么突然,一个小时后,李咏去世的消息就登上了热搜。



很多名人也发表了微博悼念。




很多人不敢相信,在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还会以为是假新闻。朋友中讨论起此事,多半震惊,继而沉默。


也许我们很难接受,上一秒还在电视中活蹦乱跳的李咏,会这么快离开人世,也更难接受,生命无常,从没有在公众面前出现过一丝愁容的李咏,会以这样的干净简短的方式作为诀别的姿态……


五十年人生,我们很难用几个词语去概括他,只能匆匆地回望这段不短不长的人生,回顾他的悲欢喜乐,他的辉煌与落寞,为我们留下纪念,也为他送行。



我是央视的娱乐底线


李咏1968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父亲是铁路局的干部,母亲是老师,家里住的是有尖顶的俄式小楼,地板定期打蜡,也算是出身不俗。


1987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


▲年轻时候的李咏确实很帅,眉清目秀的,鼻梁又高又直,有点像费翔。


当年中国传媒大学还叫做北京广播学院,李咏学的是播音与主持专业,和他后来的妻子哈文是同班同学。



中国传媒大学出了很多名嘴、主持人,而李咏追哈文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很多人回忆,当年的李咏多才多艺,会写诗、会画画,他为哈文写诗作画,凭着一手的才华,追到了她。



▲李咏常常为哈文写情书,假期的时候也不忘了把情书寄到哈文的老家。你能想到这封信的信封是手绘的吗?这些印刷体字都是李咏画上去的,足以以假乱真。从前那个“车马很慢,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日子,收到这样一封用心的情书,也足够浪漫了……


哈文晒过两个人的毕业证,青春的气息拂面而来,两个人倒也真的相配。



中国传媒大学50周年校庆的时候,李咏已经很火,被选中拍了校庆的MV。说来也让人唏嘘,李咏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开启了事业,在生命的最终阶段,他又回到中传任教,冥冥之中仿佛一次轮回……


▲李咏为中传校庆拍摄MV


1991年,李咏被央视录取。他在自传《咏远有李》中写过这段面试经历:


▲只能说,当年的面试题还真是别出心裁啊……


进入央视,李咏其实是个挺有主见的人,他虽然学的是播音主持,但他“不屑”于做一名播音员,他认为播音都是“念别人的稿子”,没有自己的思想。


记者、编导都做过,也没做出过太大的名堂。直到1998年,一次重要的机遇出现了。


央视花了钱从英国买回版权,要打造中国第一档大型益智娱乐节目,这便酝酿出了《幸运52》。


英国制作人亲自坐镇挑选主持人,一圈名嘴试下来,正襟危坐的,都差了那么点儿意思。只有李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上了台,让那个英国人眼前一亮,马上定下了他。


于是,李咏和他的成名节目《幸运52》开播了。



央视从来没出现过这样的主持人,穿的花花绿绿,梳着波浪大油头,主持节目就像唠家常,还动不动砸个拳头。央视领导有点看不过去,但老百姓确实喜闻乐见。



李咏也坦诚,那时候他是“带着脚镣跳舞”,身体里既有着蠢蠢欲动的娱乐天性,但又要考虑到自己的位置和使命,不能太出格。


就这样半放不放的状态,也挡不住李咏的大火。字正腔圆看习惯了,老百姓真的喜欢上了这个不太正经的大长脸。


2002年,那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挺好看,这一年,王力宏和孙燕姿第一次登上春晚的舞台,这一年,赵本山和范伟继续忽悠“卖拐”,这一年,倪萍和周涛在完成交接棒,而这一年有一个更明显的变化——李咏成了春晚的主持人。



依然是他最本色的风格,又唱又跳,肢体语言丰富,笑得开心,李咏是活跃气氛的高手。从被领导质疑,到成为春晚的男主持,李咏仿佛以一己之力拉着央视这台大车,进行着艰难的、从一板一眼到娱乐大众的转型。


2003年,《非常6+1》开播,也是李咏作为主创人员的心血制作。


▲李咏确实是为舞台而生的吧,这种摄像机围着主持人旋转跟拍的模式,大概就是从李咏开始流行的。


《非常6+1》在当年也是大制作的娱乐节目了,何穗就曾说过自己在李咏身后砸金蛋就砸了4年。



李咏的经典手势也家喻户晓。



随后,他几乎没有缺席每一年的春晚,身边的搭档从王小丫、周涛变成了董卿,而他和朱军则是岿然不动。


不过,2007年春晚出现了著名的“黑色三分钟”。李咏的主持被朱军硬生生打断,也是春晚历史上唯一一次重大失误。



事后,央视没有给出回应,朱军和李咏也不曾对事件发表评论。但李咏曾在采访中说过,自己是很排斥搭档的。



一个在舞台上时刻亢奋、擅长临场发挥的人,也许就不太适应集体协作的大场面。不过,李咏依然在春晚上担任主持,直到2013年最后一次。



2013年,春晚舞台上的李咏依然是熟悉的味道,黑礼服、白色立领衬衫,波浪大背头,瘦削、挺拔、干练。只是他亮相的第一句词,就出现了明显的停顿,情绪也不高,在这样的场合中,已经算是失误了。



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主持春晚,也更没有人想得到,这是他人生中倒数第五年……


在经历了短暂休整之后,2013年3月,李咏就对外宣布,自己已经离开了央视,要到中国传媒大学任教。



离开了央视,仿佛卸下了一个重担。此后的李咏也主持过各种节目,看起来更自由了,有一年当了《中国新歌声》的主持,从业以来第一次献嗓唱歌。


▲唱得不错,台风也稳,气氛更是热烈。李咏换了发型,带上黑框眼镜,身材保持的很好,也有了痞帅的感觉。


但是,也许是由于身体状况,也许是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太残酷。离开央视后的李咏始终没有再现辉煌。他主持的节目不少,但真正引起轰动的并不多。


接替华少担任2016年《中国好声音》主持的时候,还因为频繁卡壳,被观众不耐烦。对于一个国字号男主持来说,多少意难平吧。只能说,时代更迭,不进则退,现在这个社会对于做娱乐的人来说,要求越来越高了。



再后来,李咏渐渐地销声匿迹。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2018年的《爱奇艺尖叫之夜》,这时候离他告别人世已经仅存几个月。


从表面上看,李咏并没有什么变化,反而由于发型的原因,更显清爽和年轻了。



也许,这就是李咏的人生态度,直到最后一刻,也要有型、精致,姿态好看。


他曾是中国最红的男主持,创造过一种采访风格,也是严谨的央视另类的人物,但他已然习惯这个独特的自己,他说“我是央视的娱乐底线”。


有时候会想,央视成就了他,也束缚了他,如果没有央视,他不会如此地家喻户晓,可也因为央视,他一直没能放开手脚,在最辉煌的年头,做他自己最擅长的娱乐。


一个的时代总归有起有落,但人却永远愿意留在世界的中心,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一个为舞台而生的人,最终不得不离开自己的舞台,你的时代过去了,永远也回不去了,这种无奈可能比“英雄末路”还要锥心而悲凉……



当一个人所剩时日不多


我们并不知道,李咏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病情的,哈文说抗癌十七个月,也就是说正式的治疗是从2017年三四月间正式开始的,但实际上,也许早已开始。


一条微博露出的端倪,早在2015年,哈文就在微博上说要他再坚持两年就银婚了,按理说如果没病肯定不会这么说。


而李咏的回答现在来看也是让人泪目:好滴呀 趁天光话风月 红尘漫一路行 不带行李只带好奇……


都是风口浪尖上走惯的人物,也许早已习惯了妥妥收藏好自己的任何隐私。


冥冥中,李咏在很多场合都谈及过自己的生命。


他曾调侃地说,如果有一天自己去世了,要躺在话筒丛中,接受好哥们的送别。


也曾深情地说,到了那一天,他不会有道歉,不会有离别,只有感谢。



面对死亡是一个沉重的问题,人类有那么多的智慧和经验,可面对死亡的时候,仍然发自本能地惶惑和恐惧。


面对死亡的姿态有很多,李咏很体面、很温情、很好看。


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谈及最多的不是事业,不是舞台,而是自己的家庭。


他和哈文,二十多年的感情,从同学到同事,没想到到最后又成了同学。在2013年李咏去传媒大学后,2015年,哈文也从央视辞职,和李咏一起,到了传媒大学读博士。




同学变夫妻,夫妻变同事,同事再变同学,两个人一直携手前行,都不曾缺席过对方的生命历程,这是世间罕有的缘分和感情。



李咏怕老婆是出名的,他从学生时代就怕老婆,几十年来依然怕老婆。他说”我是家里地位最低的那个。”



哈文的名言就是:“你要是我儿子,我不知道一天抽你多少次。”



李咏当然也有名言,他的名言是“认错是男人的美德”。



李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女强男弱,日子照样过”。不过,女强并不假,男也并不是真的弱。在“示弱”的外表下,是包容、体谅、换位思考,以及如战友般互相扶持的智慧。




除了哈文,还有他的女儿。


是啊,女儿。也许李咏最放不下的还是自己的女儿。在有一期《超级演说家》的节目中,李咏曾半真半假地说着对未来女婿的要求。



我不知道那时候的他有没有知道自己的病情。但在今天来看,却真的看得眼泪汪汪。对女儿,李咏掏心掏肺,用他的话叫“宠得无法无天”。在节目中,李咏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了他最真实的愿望,也是自己最不放心的牵挂。



在哈文怀孕的时候,李咏就为女儿写了很多信。每一句开头都是“亲爱的女儿,你好吗?”



女儿在宽松有爱的环境中长大,即便是少女纹身这种普通家长闻之色变的事儿,李咏和哈文也都接纳并且如朋友般开明。



在去世之前,也是哈文和女儿陪伴在侧……



李咏曾经说过,他如果长寿的话,人生会有4个22年,最后一个22年,他希望女儿多管管自己。



这番关于“长寿”的言论,在今天看来,格外心酸……


无论是做了多少心理建设,完成了多少未竟的心愿,安排了多少后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总归是一声叹息、一行清泪吧。女儿还小,未看到她长大成人,不能参与她今后的人生旅程,这对任何父亲来说,总是最残酷的告别。



李咏是新疆人,但他却是一个出了名的精致男人。


他喜欢打扮,特别在意自己的外形,这一方面因为他从小学画,另一方面大概也因为他有一位迷恋海派文化的父亲的缘故,


我只知道我爹年轻的时候在兰州一家中药店当过学徒,表现不错,19岁那年被派到上海进修,见了不少世面。


再回兰州,就感觉呆不下去了,第二年又来到上海,投奔一位堂兄。堂兄在位于南京东路的"达仁堂药房"工作,给我爹也谋了份差使--坐在药房里的高台子上,抄方子,记账。摘自《有父如此》


父亲虽然是兰州人,但19岁去上海进修,就迷上了海派的文化,更相信文化的力量,他力劝儿子去割阑尾,原因是他看过一本书上写的,在英国,凡是贵族家庭,讲究点儿的,小孩儿都割阑尾。


自从这儿子生下来,父亲就把他往文化范上带:


我爹一生满怀未竟的理想,希望都寄托在了我身上,从形式到内容都精益求精。


比如他让我从小头顶"三七开",打头油,头缝细而笔直,发丝服服帖帖。我们站一块儿,就是电影 《包氏父子》里那爷儿俩。


马褂、怀表、小分头&在他心目中这是文化人的范儿。


——摘自《有父如此》



▲李咏和父亲,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最爱戴鸭舌帽……


所以哈文常常取笑他哪怕出门买根葱皮鞋也要擦得锃亮,把头梳得整齐,哈文出门只用五分种 ,他出个门要五十分钟。央视的人最喜欢说的是,闻香识李咏,只要是他进来了,老远就能闻到香气。


没有钱的时候,他喜欢自己买布去小裁缝那里做衣服,一等收入高了,他的衣服全部是订制的:


他几乎所有的T恤,都是日本服装设计师佐藤孝信专门设计的;而他那些缀满亮片的修身马甲和西装全部是独家订制——衣服腰身要合适,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的地步;而当年那一头潇洒的长卷发,则交由法国法型师打理。



他喜欢名牌,钟爱名牌,即便当年被“保时捷事件”搅扰得不胜其烦,他也总是笑嘻嘻面对媒体,“我还想开法拉利呢!”


▲当年,李咏因为开着保时捷上下班而成为舆论焦点。



很多年前,媒体这样描述他的行头:范思哲的腰带,名贵手表、镶满钻石的手镯,蓝宝石项链,一身行头就是十多万。


可是想一想,当年他可是最红的男主持人,也是最早富裕起来的那一批人,还在大学的时候,他就拼命挣钱,“男人要挣钱才算是男人”,这是他的大男人主义。


而与此同时,他的出身他的经历他的见识他的审美决定了他其实从来就是一个爱美爱漂亮爱自由的人。



虽然碍于成长经历,会让人觉得他的爱美有一点土,但不可否认,他和哈文仍然是那个时代里最优秀的人,他们正是九十年代那一批思想开放独立于时代潮头的六零后弄潮儿。


▲很多年前李咏和哈文就会拍这样的艺术照,他们确实是那个时代的潮人……


就算在央视那样的体制下,他也仍然与众不同,他的发型,他的衣着,他的做派都是那么洋气和特立独行,他代表了自由奔放的九十年代,他有热情奔放的身体语言,还有夸张火热的语言,他是个身体力行追求快乐的人,更是一个推崇快乐的人。



他一辈子都是那样的精致,爱面子,爱漂亮,要体面。


这是哈文发表的关于李咏生前状态的最后一条微博,头上还理着时髦的一道线,还有亮色的夹克,像一位年轻的小帅哥。我们看不出李咏是个病人,他反而精神抖擞、春光灿烂,比哈文还显年轻。




那时候,他应该就在美国治病了,只不过他们谁也没有告诉,许多人还以为一家三口移民到美国。



哈文没有解释,只回答了一句“木有”。



这是女儿发布的李咏生前最后的照片微博。



看得出,仍然是一个特别帅特别爱美的中年男子,面带笑容,潇洒恣意,谁会想到这是一个快要触摸到死亡的人?


他们一家人,从没有透露过半点病情,也没有任何李咏显现病容的照片,他们没有告知媒体李咏得了什么病,只有陪伴在侧的妻子的每一天的一声早安。



他的最后一则微博,只有别有深意的感谢,谢了妻子谢了女儿也谢了所有的人,正如他所说,没有道歉、没有抱怨、没有分别,只有感谢……


据说,他留给妻子的话是“没有遗憾,只有不舍。”



我们不能说李咏的人生是完美的,只能说他那闪光的跳动的娱乐事业后面是一个特别努力撑着的男人,他也焦虑,要吃安眠药才能入睡。慢慢退出舞台时,他有他的志向,也有他的委屈,更有他始终放不下的心事,但他始终是体面的。


在面对死亡和疾病的时候,他和他的家人真正显示了一种从容的气度。



没有狗血,没有争执,没有指责,没有辨解,李咏就是梳着这样新潮的发型、笑意盈盈、干净整洁、又痞又帅地和我们告别了。



在从前的微博里,当然也看得到对于命运的感叹,有对人世的不舍,但这一切都不足与外人道也。


在生死的那一刻,才会明白所有的功成名就都是烟云,对个人而言,临终时刻只有围绕在病榻之前的真诚的泪水和不舍,才是你来这人世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在时间的巨轮前人类的命运是多么渺小。



人生在世五十年,给过世人欢笑,得到了真爱,活出了自我,是真正的体面


咏哥,走好吧……



推荐:

上文:扯白||人到中年又没钱,失婚男人比失婚女人惨多了……



本文文字原创,配图来源于网络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