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扯白||100年前,有女人裹脚,也有女人飞行……

黄小姐 黄佟佟 蓝小姐和黄小姐 2019-06-27


今年春节的时候,我去北京过年,站在鲁迅先生原配朱安夫人的寝室前,不仅感慨万千。


一百年前的女人,为了一段父母许下的婚事,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服侍婆婆到老,孤苦一生,淡淡一句“我也是鲁迅先生遗产”。


其实不乏江浙女子的聪明与尖锐,但一辈子还是被“生是周家人,死是周家鬼”这句话捆得死死的,成了万万千千那裹住了脚也裹住了心的女人。


▲朱安(右一)出生在1878年浙江绍兴城的朱户人家,家人希望她能够一生安宁,便为她取名为“安”。自小生长在中国传统的封建家庭里,她的家人信奉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理论,自小便被培养成一个目不识丁却能缝会补的乖巧女孩。


一百年前,大部分的女人都是朱安的翻版,但也不是全部,如果你肯用心翻翻从前的报纸和画报,你会发现其实还是有许多打破时代壁垒的女人。


 

 1920年,旧金山唐人街上富有商人千金伍锦霞六岁。


后来她进入了旧金山协和女子学校,在那里她成为女生中的风头人物。

 


21岁的时候,她担任父亲公司光艺影片《心恨》的监制,遇到女主演韦剑芳小姐。


▲《心恨》剧照


22岁的时候,她和韦剑芳坐胡佛号轮船来到了香港宣传电影,然后留在香港开始她的导演生涯。


▲当时香港最好的皇后戏院,本来是只放西片的,粤语片《心恨》竟破天荒在皇后戏院做了首映。


关于电影,她说:


“电影就这么来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向前走,没有感到过任何恐惧,家里只有我一个对电影有兴趣,我也想知道为什么?”



直至1946年她回到美国定居前,她一共拍摄了九部电影。


和之前玩票性质的黄文娣不一样的是,她是真正进入了电影行业在香港和美国都拍摄过影片并且进行了长期创作的成熟商业导演,江湖人称“霞哥”。

   


1949年,她移居纽约,为了帮助流落到美国的粤剧班底,她开设了著名的“宝宝餐厅”,只有十张桌子,却坐满了明星,马龙·白兰度,田纳西·威廉斯都是常客。


▲伍锦霞在纽约她的第一家餐厅“宝宝”前留影


五六十年代,伍锦霞成为唐人街的饮食大亨,她陆续在曼哈顿开设了三家高级餐厅.


▲纽约唐人街上,从“宝宝”到“汉宫”三家餐厅,都是伍锦霞开创。它是属于高级餐厅,就主打几个菜。有个叫蝴蝶虾,还有个铁板牛肉,还有一个叫做柠檬鸡,就几样特色菜式。还有一例蛋花汤,到伍锦霞这里就变成叫“八宝蛋花汤”,切点虾肉进去,有点豆腐,还有各种菜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很有创意的人,尽管她也没学过怎么开餐馆,这个餐馆还是很火。


 ▲麦当娜1981年第一张单曲唱片封套,“汉宫餐厅”的招牌非常醒目。

 

但凡港台明星名伶来纽约,都是“霞哥”出面招呼。


▲得了四届亚洲影后的林黛小姐都是伍锦霞餐馆的常客。


▲图为粤剧名伶麦炳荣、粤剧伶人小兰卿、电影明星李湄给霞哥的纪念签名照。


她过着优裕自如的生活,是华语电影最早的发行商人,在北美中美和南美洲发行中国电影,她拥有著名的中央戏院,甚至在六十年代还帮楚原拍了一部《纽约碎尸案》。



而她自己则永远一身白西装,名牌跑车,一掷千金。



1970年,她去世的时候,纽约时报都出了讣告。



而拍摄纪录片《金门银光梦》的导演魏时煜则对这位女性先锋的无惧无畏表达了敬意。


“锦霞终生的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们,始终把她庇护在社会偏见之外。她们不但对她十分保护,在她去世之后,还把汉宫餐厅经营了多年。”



魏时煜感叹道:


“我们经常要鼓起勇气去跨越种族、语言、文化和性别的界限。


但锦霞,这些界限似乎根本不存在,即使存在,她似乎在跨越时充满信心,绝无忧虑或者恐惧。”




1920年,李霞卿才8岁。


六年后,她拍摄了电影《冰清玉洁》,成为著名的电影明星,与胡蝶、阮玲玉等被评为“星级七姐妹”。



18岁的时候,她嫁给外交官定居在巴黎。


21岁的时候,她考进日内瓦科因特林飞行学校学习飞行,她告诉困惑的监考官:


“我来到这,就是让世界知道,中国女性不但能在地上走,还能在天上飞。”



确实,李霞卿做到了让全世界都知道女性能在天上飞。


1934年,李霞卿22岁,她拿到了瑞士航空俱乐部颁发的飞行执照,成功成为世界上在日内瓦拿到飞行执照的第一位女性,被学校教练称为“东方蜻蜓”。


▲李霞卿创造过多个“中国第一”,她是第一个获政府允许在国内进行飞行特技表演的女飞行员;中国民航公司第一位女机长;第一个打破国内长途飞行纪录的女飞行员;第一个驾驶战斗机表演的女飞行员;第一个跳伞的女飞行员。美国作家Patti认为,从许多角度看,李霞卿都是“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她是世界上最好的波音航空学校的第一位女性毕业生,当时没有其他女性受过这么先进的训练。”


不仅如此,李霞卿在感情上也是一位敢作敢为的女性先锋。


在当时人们还认为离婚是伤风败俗的事情的时候,她毅然与外交官老公离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宗离婚案。


一生结过三次婚,第三次婚姻,她嫁给一位非常爱她的男士,1998年,李霞卿在美国加州奥克兰市去世,终年86岁。


▲李霞卿接受美国电台访问,采访她的记者帕蒂说,用一句话形容李霞卿:“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冒险家。”这个拿自己生命冒险的女人,在自己的情感生活上也不甘寂寞。


1920年,杨爱群17岁。


▲1925年,22岁的杨爱群和姑妈一起在广州拍摄,她是第一位在中国拍摄影片的女摄影师,除此之外,她还主演过多部电影,是二十年代最出名最大胆的女演员。


你想像不出这是一百年以前也有中国女性敢于在沙滩上穿比基尼,她也是最早在沙滩上穿比基尼的女演员,只可惜,她年仅37岁就去世了。


1920年,林徽因才16岁。


▲做为著名学者林怀是的女公子,16的她已经开始周游了列国,她拒绝了五四最出名的诗人的追求,非常利落而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终身伴侣。


▲不畏艰难,不怕困苦,她与梁思成一起成为中国研究古代建筑的开拓者,著名的建筑师,诗人,是民国期间著名的奇女子。


1920年,潘玉良已经25岁。


▲潘玉良被舅舅卖入妓院,幸亏被海关关员潘赞化救出,1921年,她官费赴法留学,进入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与徐悲鸿同学, 1929年,潘玉良归国后,曾任上海美专及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7年旅居巴黎,曾任巴黎中国艺术会会长,多次参加法、英、德、日及瑞士等国画展,是中国最著名的女画家。


▲1929年春,欧亚现代画展评选委员会评选潘玉良的油画《裸女》获三等奖。一位女性艺术家获奖,这在世界艺术史上是极其罕见的。左边的潘玉良《窗前裸女》,2018年在香港拍卖,估价300-500万。而右边这幅《非洲裸女》油画在2006年西泠拍卖以90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

 

▲她的油画饱含了东方水墨画的精髓,具有迷人优雅的气质。画面色彩清晰,线条灵动。她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精准而有力度的线条大胆地和后印象主义的技巧相结合,在丰富绘画语言的同时,表达出东方迷人的韵味。


▲60年代,罗浮宫收藏了潘玉良的油画作品,她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罗浮宫的画家。潘玉良的油画不论是气度、修养还是技术,在中国早期女西画家中无人可比,她是中国油画史上的重要画家。《塞纳河草地上的牛群》在2006年中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秋季拍卖会中以495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我们都觉得一百年前的女性活在重重禁锢里,但实际上任何时代,都有渴望自由与飞行,突破重重禁忌的前卫女性,哪怕是在古老的中国。


但每一个渴望自由自主,想要成就一番事业、找到真我的女性,除了突破思维旧模式和心理自我设限,她们都离不开新技术新发明对女性的解放。


爱迪生发明了电,让夜晚如白昼;有了洗衣机,把女性从河边和脚盆前漫长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与女性最密切相关的,还有卫生巾的发明。


在卫生巾发明之前,从原始社会女子所用的干草和树叶,到传统社会女性采用的是将草木灰、布条制作成月经条。


整个经期都不能解下,几乎无法出门,很多民国姑娘表示不堪回首:


我不幸,生为女子,每遇经期,潮湿可厌,衬纸粗硬,触肌如刺。精神之痛苦,局外人不知也。


▲民国时期流传下来的月经带。


连当时很先进的西方对待和处理月经的方式都和中国差不多,张爱玲在《同学少年都不贱》里也作出了十分赤裸的场面描写:


电影杂志上有一张好莱坞“小星”的游泳照……一个金发女郎……胸部虽高,私处也坟起一大块……赵珏十分困惑。那怎么能拍到宣传照里去?此后有个时期,她想是游泳衣下系着月经带。


直到1920年,美国金佰利公司推出了抛弃式卫生棉“高洁丝”,才改变了这个难题。


经期护理用品从无到有,让女性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小小一样东西,却是女性从家里走向社会,从禁锢走向起飞的重要里程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金佰利公司为伤员研发了吸水力强的纤维棉绷带,走心的护士顺手拿来当月经垫,没想到,效果出奇地不错。这个偶然的发现直接促成了现代卫生巾的诞生。


生理上的痛苦和不卫生容易解决,但传统社会将月经当做禁忌的观念却根深蒂固。


人们不习惯谈论有关于女性卫生话题,女顾客对自己的需求羞于开口。



▲当时大部分商店零售员都是男性,所以女性到商店购买卫生巾觉得非常难以启齿。


传统社会因月经而贬低、污名化女性,将女性视为不洁、不祥之人。


强加在女性的羞耻感,强大到以至于女性开始自我否定。


▲《印度合伙人》电影里讲述了“印度卫生巾之父”发明卫生巾的艰难过程,他发现发明卫生巾只需要技术,但要改变社会一直偏见与歧视才是一条漫长的路。


为了让更多的女性享受到科技的福利,高洁丝在那个年代突破诸多禁忌,打破了许多那个时代的壁垒。


高洁丝曾经设置过购买方式全程自助的售货机,无需跟店员交流,减轻女士们的尴尬。



敢于史无前例地在《妇女家庭杂志》上刊登广告,打破了人们不愿在公共场合谈论经期卫生的偏见。



不仅关注女性的生理需求,高洁丝还适应时尚的需求不断改良。


让女性从笨拙的卫生巾中得到解放,即使在月经期间也可以穿着时髦的服饰。


1929年更是采用时尚名模李·米勒作为模特,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真人的卫生巾广告。



除了在美国掀起潮流,高洁丝也在民国时期销到了中国。


1928年,时尚风向标《妇女杂志》刊登了一则广告,在那个小脚还没全放开的年代,公然购买姨妈巾就好比平地一惊雷。


连胡适先生都曾经专门在《常识》杂志上撰文安利它:“实为经布中最佳者”,建议女孩子们都去药局选购。


▲1928 年,西方先进的卫生巾传入我国,为此胡适还在《常识》杂志上刊登过一篇《女子月经布研究》,大力提倡女子使用各西药房均有出售的“上等经布”。


正因为有高洁丝和无数进步人士的坚持不懈,努力打破传统社会对女性的约束。


一块小小的卫生巾,才能足够从容地走入千家万户。


这么一块薄若蝉翼的“纸片”,有着承上启下般的历史厚重感,见证了高洁丝100周年历史



高洁丝让月经不再是开不了口的话题,卫生巾褪去了神秘的外衣。


从禁锢,容忍,宽容,一直到平等,凭着一腔血勇,改变了潮水的方向。


将女性从生理限制中解放出来,让更多有才华的女性,可以更自由、更自信地去追逐她们的梦想,成就她们的事业。



对于中国女性而言,“畏惧”贯穿了整个成长之中。


上学的时候遇上生理期,我那几天都不敢蹦蹦跳跳,担心侧漏就成为“异类”而被孤立。旅游在外,再好的行程,再美的景色几乎全毁了,心中总有牵挂。


无论是工作、学习或是旅行,女性都总是逃不开生理期的小烦恼。有高洁丝的陪伴,让女生前进的脚步不阻碍。



百年之际高洁丝在代言人杨紫之外,也特邀孟美岐加入成为品牌的百年大使,共同赞颂百年女生无惧的精神:


女性努力的脚步,跨越百年。


无论是百年前,还是百年之后,女生向来不简单。作为她们其中的一个,面对经期,随它来去,又何足畏惧。



人生本应掌握在自己的的手中, 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该受到束缚。


就算是100年前,女性同样是流芳百世的传奇缔造者,女性这个身份,其实并不会成为我们探索世界创造事业的阻碍。


愿在百年后的今天,女生们都可以无惧挑战,打破局限,尽情追寻内心的目标。


5月18日前,高洁丝还有专属优惠等你来pick,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让高洁丝从不缺席,你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时刻。



推荐:扯白||《花样年华》时代之后,香港人都在戴什么表?

上文:看剧||成年人的崩溃都悄无声息。然后呢?



作者:黄佟佟 / 编辑:Alice

文字原创,配图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