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加塞特论新艺术之美:评《艺术的去人性化》

2016-10-19 第一哲学家

奥尔特加·伊·加塞特毫无疑问是二十世纪西班牙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批评家,他兼具了那个时代里知识分子的所有特点,横跨哲学、文学、教育、艺术等多个领域,是一位公共知识分子性质的思想家。他的个人魅力很大部分来源于学院之外的演说和书写,面对公众的写作方式,使他的文字风格显得浅易清晰但绝不通俗,立论偏激但总不乏深刻的洞见。他的大多数思想都来源于德国哲学精神的熏陶,但他却把这种智性的创见运用到了对西班牙文明的反思和批评中去,所以与其说他是一位思想家和哲学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位西班牙文明的批评家。


加塞特在各个领域都富有创见,著作等身,但中文领域对他的思想的引介并不多见,除了《大众的反叛》(1929)和《大学的使命》,加上刚刚出版的艺术批评集《艺术的去人性化》,也不过三个译本。加塞特在一篇评论西班牙画家苏洛阿加的文章中提到说,我们处在一个缺乏天才的时代,我们的艺术家的才智和眼界都无法超越我们所处的时代。也许我们在《艺术的去人性化》(1925)这本艺术评论集中就能嗅到这种失望的意味,书中的观点已经不再新鲜,加塞特所津津乐道的许多现代主义的创见已经成为了我们创作的常识,反而是他所批评的那种所谓的陈旧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艺术形式日益有复苏之势。再加上加塞特那种浅易的文风,很容易让我们产生轻视的印象。也许真的是时代不同了,前人许多深思熟悉才敢说出的创见,现在我们已经见怪不惊了。但是,也许我们该换个角度看,从创见提出的一枝独秀到常识的转变和普及,不正是前人独具慧眼之处么?况且,加塞特书写文风的清晰并不证明他的观点的陈旧,只能说我们思想上的偏见诱使我们以为真理必定是隐秘和难以理解的。赤裸裸的真理一旦呈现给我们,反而让我们狐疑不定,这也许是现代技术化的知识灌输给我们的后果。


加塞特的“艺术的去人性化”的观点的提出源于他对以往时代艺术形式的不信任。在《大众的反叛》中,他曾提到了这种时代之间的断裂:“过去与现代之间的豁然断裂是我们这个时代无法挽回的事实,它引发了或多或少有些暧昧的怀疑心态,这一怀疑心态给当代生活带来了不安;我们感到自己突然被遗弃在这个星球上,茫然无助;逝去的人不但在形体上离我们而去,而去在精神上也杳然无迹,他们不再给我们任何帮助;传统精神的鲁殿灵光也已消失殆尽,残留的规范、模式、标准对我们而言已经全然无用;失去了历史的助力与合作,我们所面临的一切问题,无论是艺术的、科学的,还是政治的,都必须独自解决。”(值得一提的是,这段话原本注明了是来自于《艺术的去人性化》,但是我仔细对照了这个版本的译文也没有发现出处。)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加塞特对我们时代进行思考的起点,因为时代的断裂,传统的艺术形式已经无法再用,于是在艺术领域中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即加塞特所说的“新艺术”。在艺术中一切重复都没有价值,历史上出现的每一种艺术风格都可以演变成许多不同种类的表现形式,但是总有一天,这种演变已经穷尽了各种艺术形式,无可再变,所以只能寻求新的突破。比如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艺术风格就是如此,逐渐处于枯竭的边缘,新艺术在这种对传统的反叛中应运而生。按照加塞特的梳理,新艺术的出现具有了以下几种特点:1、艺术的去人性化;2、避免表现有生命的形态;3、让艺术的作品纯粹化;4、讲艺术看成单纯的游戏;5、保持讽刺的基调;6、绝不弄虚作假;7、艺术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或者说艺术无关紧要。


加塞特关于新艺术的主张的提出是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那个时刻正是现代主义开始勃兴,现实主义逐渐式微的时期。加塞特提到了这种新艺术形式的不可通俗性,他认为新艺术因为这种摒弃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主张把现实放到了括号里面,注定这种艺术形式不以反应客观现实为主,如此以往,就很难在大众的情感和人性的世界里得到认同。他承认说,这种新艺术注定是为少数人而生,“新艺术讲究天赋,讲究天生的高雅品位和纤细直觉,因此,面对新艺术,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大众觉得自己的‘人权’受到了侵犯,所以,新艺术所到之处,大众总对它大加践踏”。也许,我们在这里应该对“大众”稍加解释,因为在加塞特的思想体系中,大众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能理解的意义。在加塞特的思想语境中,社会是由少数精英和大众所构成的一种动态平衡:少数精英是指那些具有特殊资质的个人或群体,而大众则是指那些没用特殊资质的个人的集合体。大众并不是指所谓的劳动阶级,因为这两者的划分不是阶级划分,而只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划分。换句话说,大众人是这样一种人:“他从不根据任何特殊的标准——这一标准的好坏姑且不论——来评价自己,他只是强调自己‘与其他人每一个人完全相似’。除了这种可笑的声明之外,他感觉不到任何烦恼,反倒是为自己与他人的相似而感到沾沾自喜,心安理得。一个真正谦逊的人则会试图评估自己的特殊价值,努力发现自己可能拥有的这种或那种才能,或者任何一方面的特长——尽管他可能最终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非凡的禀赋,资质平平,但他永远也不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大众人。”也就是说,与大众人相对的少数精英,并不是指的是那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人,而是指那些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的人,哪怕这些要求是他自己所无法实现的。比如那些主张发展新艺术,大力提倡现代主义的艺术家们。


中文版的《艺术的去人性化》中,除了收录了加塞特这篇著名的新艺术理论文章,还收录了许多艺术评论,尤其是画作的评论。某种程度上说,我们收获了加塞特的方法论的同时,还能收获到这种方法的艺术鉴赏之美。加塞特的艺术随笔把他提倡的新艺术的理念贯彻到了画作的欣赏中,他对许多画家的评述都入木三分,精彩动人。比如他在《论绘画中的现实主义》一文中提到说,现实主义一词通常都表示缺乏创造力,这正是大部分西班牙画作惨败的原因,“现实主义即代表平庸,是对艺术不折不扣的背离”。而对于那些刚刚兴起的还在争议中的画家们来说,他们试图构建新的艺术形式,想让艺术不再平庸:“年轻画家们,请坚持自己的初衷:请改变某一些幼稚行为,请不要一味模仿前人,但是请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艺术不是复制现实事物,而是创造虚构形态。”在《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中,他谈到了这种古典与现代的分裂的同时还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那种困惑,就是我们如何理解古典艺术的问题。在加塞特看来,我们对古典艺术的欣赏不是直接的,而是迂回进行的。换句话说,在古典艺术和我们之间,我们还插入了作品创作的年代的生活和当时的人们。我们欣赏的并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品创作年代的生活、作品真实反映出来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复杂难描,难以掌控,我们习惯了在生活中挣扎往返,随波逐流,我们受到了这种复杂生活的控制,我们觉察到了这种生活的艰难。但是通过对古典艺术的欣赏,我们仿佛回到了当初那种简单的原始的田园牧歌似的生活状态,怀旧和艺术成为了我们内心追逐的可爱的意识形态。


韦勒克在他的第八卷的《近代文学批评史》评价加塞特时说:“加塞特是一位笔调生动妙语连篇的作家,往往沉醉于各种比喻、离题漫谈、趣闻轶事。”诚然如是,这一篇篇美学随笔,艺术鉴赏,堪称绝妙之文,感性的绮丽,智性的慧美,深邃的洞见融为一体。当然,我们要承认加塞特的许多论断都不是很严谨,带有个人的决断和偏见。但是正如他所言,外行人在面对一件艺术品是不带偏见的,不过,一只猩猩也是如此。没有成见,就形不成意见。在成见中,也只有在成见中,我们才能找到深邃的洞见,收获长久的文化观念。


思郁


2010-6-21书


艺术的去人性化,【西班牙】奥尔特加·伊·加塞特著,莫娅妮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定价26.00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