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新作 | 深圳宝安滨海文化公园
“ 随着世界各地城市与水岸之间重新建立联系的趋势,设计师们评估海平面上升、城市密度、对公共空间的需求,并重新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滨海景观的潜力。宝安滨海文化公园充分体现了政府、开发商和设计师的通力合作所带来的益处,来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创造一个更宜居的世界。”
- David Thompson, 宝安滨海文化公园主创设计师
设计概述—城市自然交汇处,湾区生活的多元呈现
华侨城深圳欢乐港湾滨海文化公园位于城市与前海湾的交界地带,南侧面向前海湾的山海风光,北侧背靠快速发展的城市区域中心,都市生活和自然生态在这儿交汇。串联着宝安区政府,图书馆,青少年宫的城市中央主轴在这里以“湾区之声”深圳滨海演艺中心作为高潮收尾,将城市的活力与人气带入整个滨海空间。演艺中心两侧各有一座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公园包裹着建筑,创造出一个连续的绿色地毯。
以前海城市主轴为中心,整个公园被分割为三个区域:文化区,游乐区,以及体验区。文化区位于公园的中心,以“湾区之声”深圳滨海演艺中心为中心,中央庆典水广场和海湾广场为各种聚会和庆祝活动创造了场地。游乐区位于西侧,有各种娱乐活动:人们可以在海滩上休息,在儿童乐园里玩耍,在滑板公园里比赛,在滨水休闲区俯瞰,在魔法森林里遨游......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乐在其中的地方。东部的体验区则是公园里最活跃和最有活力的区域,各种层次的空间在这个区域叠加,人们能够在山丘、森林、水域、梯田、海岸线、休息亭、以及标志性的摩天轮之间探索,在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感官刺激之间切换。
设计语言与空间结构——以海洋为灵感
都市生活和自然生态在宝安公园交汇, 人们对城市滨海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公园依海而建,与海共生,海洋也因此成为了整个公园的设计灵感。潮涨潮落的韵律启发了公园流动的线条语言,这样的线条语言被广泛运用在公园的地形、步道、水体以及构筑物中,激发了场地的流动感,将城市与海洋的语言融合在了这样一个相互联系的空间中。
© SWA Group
©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打造独特的“海洋山水”——对广东本土文化的回应,对人与海洋关系的思考
广东独有的地形地貌,广邈的海洋岸线,热带风情的植物风貌对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公园位于城市天际线与海洋的广阔风景之间,代表着深圳的特色风貌,设计师希望将广东的各色典型风景在这片场地上重现,作为对公园所在地文化的一种回应。陡峭的海岸线,沙滩,热带森林,连绵的草地,海角。梯田、湿地、蜿蜒的小溪和倒影的池塘被独特的设计语言重新演绎,成为了一个个具有本土特色的 "园中园"。设计师通过对本土文化景观的引用以及对空间的精心营造, 专属于宝安公园的“海洋山水”应运而生,这样充满想象力的景观在回应本土文化的同时又展现了明显的城市色彩。
©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 曾天培
SWA希望通过这样的海洋山水在宝安公园里重新定义深圳这座山海城市中人与水的关系,水不光是可观可望的,更是可游可乐的。一方面,SWA充分利用前海湾的”海湾之水”,打造开阔的滨水以及丰富的观景空间,让人们在公园不同区域,不同角度享受到其带来的独特而又壮美的海湾景致;另一方面,SWA在场地内部打造了“互动之水”,引入一条“水飘带”最大化增加了亲水界面,同时结合功能塑造亲水界面的不同性格,使公园内的水具有强互动性,可亲近性,以及多元主题性。
© 曾天培
© 思康建筑摄影/方健
除了引入水飘带之外,设计师为了进一步丰富宝安公园中的水体验进行了多元的尝试。在中央庆典水广场,为了使人们在水秀不开放的时段也可以充分感受到水之乐,SWA设置了一个环形的互动喷泉,喷泉的高度与灯光都在不断地变换,产生丰富的流动旋转效果,全时段最大化了人们的感官体验,既体现了公园的海洋灵感,也与远处旋转的摩天轮相辉映。此外,设计师还结合休息区设置了互动性极强的水景,这些地方是孩子们活动的天堂。孩子在前方通过水景对水进行着全方位的探索,父母则在造型优雅的凉亭中休憩,这样的场景在炎热的深圳,是关于人与水亲密关系的最好诠释。
水景测试
塑造城市文化地标——拥抱城市现代文化,打造多维度魅力回望点
© Chill Shine丘文三映
© 曾天培
除此之外,一座形态优雅的景观连桥也被引入了公园中,它不仅仅连接了建筑和公园,更提供了一个绝佳地观赏整个公园及海湾风光的场所。人们从建筑中缓缓走入公园,设计师精心营建的海洋山水,城市的新地标“湾区之光”摩天轮,象征海洋的构筑物,海岸线,演艺中心广场尽收眼底,所有的空间通过这座桥串联,公园的多维度魅力在这座桥上得以被全方位展现。
设计师寄语
dji 大疆广告拍摄地
注:本文由SWA授权景观周发布
欢迎分享,转载请后台发送“转载”按要求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