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文化是一种生活体验
景观设计主题干货分享。点击上方景观周关注!
什么是文化建筑?恐怕即使从事建筑专业的人也很难用一两句话把它说清楚。如果问大家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滔滔不觉的讲出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文化形象: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北京奥运会的祥云、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等。在更多的眼中(中国)文化是庞大的复杂的甚至是骄傲的。但是在建筑师王澍的眼中,答案或许不同:(中国)文化在他看来更是一种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般的生活经验所构成的;没有宏大的叙事,有的只是生活琐碎堆砌的感受。今天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文化建筑在中国2015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建筑师王澍用《与水絮语》作为自己的演讲题目向大家阐述他对文化的独特看法,以下是文字整理部分(仅用于学习交流,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内容如有错误,请见谅:
《与水絮语》王澍
近些年大家都在谈文化的问题,当然我想这肯定是与这么多年经济的发展导致对文化的不够重视有关。但是翻过来想呢,也不叫不够重视;其实对文化的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建筑的文化,刚才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建筑文化、文化建筑)到底是要讨论的什么呢?所以刚才范院长上来给了大家一个特别全面的表述,我大概听明白了。基本上的意思是一个特别近现代的话题:就是建筑活动到了今天这么一个国家化城市化这样背景下如此大量的建筑活动,导致我们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建筑作为文化的建筑。因为有太多的建筑没有达到文化建筑的标准,或者说它根本不是文化。因为这是一个很新的问题,比如我们回忆下我们自己中国建筑的传统,传统的中国建筑,可以说所有的传统建筑都是文化的建筑,没有不是文化的建筑。这就是中国建筑的传统。
我印象很深,我到浙江新昌的山里就有一个地方:当年李白也走过也写过著名的诗篇“梦游天姥吟留别”。村子基本荒废了,我在村子中间发现了一个非常小的公共厕所,这个公共厕所是一个四角簪尖的小亭子,非常小、微型的、甚至只能容纳下一个人。你坐在小亭子里,非常严肃的姿态看着远处的群山和脚下的流水,连那个小厕所都是文化。
当然了今天我们做不到,我们在产生一点点精华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垃圾的状态下,所以我们不得不来谈文化的建筑。同时我们发现大量的建筑打着文化的名义:伪文化的建筑数量远大于文化类的建筑数量,大概是这样一个状态。其实在近代中国也有着这样一个观念分裂(同时)讨论很长时间了,比如今天讨论的一个问题“国家形象”,什么是代表中国文化形象代表国家文化的建筑?这样一个主题的讨论,本来是不言而喻的。现在突然变成了一个问题,那这样一个问题的讨论,我记得上个世纪的30年代就有激烈的讨论:一派是以梁思成为代表的主张用大屋顶来代表中国国家文化的形象。另一派反对使用大屋顶,认为时代已经不需要它,那么他的代表人物是童寯先生,当时在报纸上有激烈的论战。但最后的结果显然是大屋顶派占了上风,大屋顶在国民政府的时期大量的出现。后来在1949年以后的新中国文化建筑(大屋顶派)倒是一脉相承,尽管中间出现反复,但是最终看到的北京(形象),在8、90年代出现很多大屋顶的风潮。那么在这样一个做法里,反对大屋顶的一派在中国一直不是主流甚至只有在专业里的很小圈子才会注意到(童寯);他是相反的很小的意见强调用现代精神去消化中国传统,反对用假(屋顶)的方式。因为那个大屋顶已经用假的、钢筋混凝土硬做的。(童寯(拼音: TóngJùn),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他设计的作品凝重大方,富有特色和创新精神。数十年不间断地进行东西方近现代建筑历史理论研究,对继承和发扬我国建筑文化和借鉴西方建筑理论和技术有重大贡献。他是位建筑界融贯中西、通释古今的大师。早在30年代初,进行江南古典园林研究,是我国近代造园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用假的方式来创造所谓的国家形象,这样的做法其实到了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我记得去年是在北京开APEC会议的雁西湖,宴会厅后的背景(梁思成一派风格依然占到了上风),在宴会厅的背景里你可以看到一个梁思成最喜欢的唐朝建筑屋顶,但问题是这个屋顶是用黄色的琉璃瓦(唐朝是没有琉璃瓦的),你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混搭。在唐朝的琉璃瓦下面,为了保持文化的优雅你可以看到明清的花窗格,在明清的花窗格下面的餐桌上我们看到了青花瓷,在青花瓷下面的地板上我们却又看到了一个玻璃盖着的水沟里面游着小金鱼。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做国家文化形象,还是文化的建筑。
这个争论一直争论不清楚到现在,成为一种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重新对历史用格式化的方式任意选取来选择历史中的某一段的某一个形象来进行组合来用做今天的一个所谓文化的表达:这样的表达我们可以用非常严肃的话的语气来说它是文化的,我们也可以用政治的意图来说它是政治的,我们可以用房地产商的角度来说它是商业的,我们也可以用好莱坞的方式说它是娱乐的。
这样的话文化就出现了一个特别错综复杂的一个状况。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呢?反而变得模糊不清了。实际上像童寯先生的人作为非主流,他后面的转向特别的重要。他和梁思成一样都是在天大学的古典西方的建筑一套,他30年代开始转向;在经过这场论战之后他的主要精力转向了对园林的研究。为什么要做这样一套东西?我们看下梁思成先生编的中国近代建筑史,那就是中国文化建筑史。也就是说什么是文化的建筑呢?大型的、公共的叫文化建筑。住宅不在里面,江南的私家园林也不在里面,因为这些缺乏公共性,不是大型公共建筑,所以他们都不是文化的建筑。文化的建筑是纪念性的、标志性的、大型的、公共的建筑才叫文化建筑。后来我们新编的建筑史对梁先生的建筑进行扩编之后,把园林和民居作为系统章节放进去(扩充建筑的类型)。但是我想童先生当时的意图不是这个,他对园林的研究是站在另外一个建筑学的方向和立场,是对建筑学的另外一个版本的回答。
所以核心一句话:建筑活动是兴之所至,是从内心的真实感受开始的一种活动,谈文化的化最真实应该是从这样一种开始而不是扣着一个很大的国家的帽子、文化的帽子、历史的帽子等等。才可以谈文化。“真正的、真实存在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才是童寯先生所真实关心的。在童寯先生之后,整个的建筑活动这样的探讨非常的少、这样的建筑实践也都是特别的少的。我有一个极端的假设,如果在这个线索之后还有文化建筑的出现,那么我只看见了一个建筑就是冯继忠先生在松江方塔园做的何陋轩那样一个小茶庭。我觉得是中国20世纪建筑文化仅存的硕果。就只有那一件的东西所作文化的东西,其他的东西我都看不见。我不认为是文化的建筑。(冯纪忠(1915—2009.12.11 )是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也是我国城市规划专业以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我国第一位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院士、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杰出成就奖”得主)
这就是我的观点,所以今天我想最后在这开场白之后给大家看点儿东西,这些东西是个人的一些心得和创作讨论,没有太多理论的表述:我是一个地道的北方人,生在新疆长在西安和北京,所以当我到达南方之后,水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是最敏感和最难适应的。下那么多的雨那么的潮湿,从沙漠的干旱到多雨的地区,所以到这个地区“水”这个因素我特别的敏感,他对我后来的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然这也和我对童寯对园林认识的认同是有关系的。所以我在之后提出研究园林,不是说新增加的一个东西叫园林,而是园林的研究代表着完全不一样的一种建筑学和一种建筑学价值观的方向。这才是我的意图。
《与水絮语》这就是我对文化的认识,宏大的表述都不足以阐述我真实的感受就是这一段话。这段话不是我说的,是我最喜欢的罗兰巴特说的。我在90年代读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像五雷轰顶一样突然明白了,所有的讨论语境的误区在哪儿,我们20世纪都是喜欢在这样一个宏大的背景下讨论问题,而真实的生活在我们的指缝中悄悄的溜走。
我们再看这个问题的讨论背后,其实我们就能看到在很多的调研里比如这张在浙江看到的,门上的竹子的这个图案,不是说这个图案是非常漂亮的竹子肌理等等。其实表达的意思特别简单就是一个水的漩涡,也就暗示到这个园子是和水有关系,没有特别多的举动。
进来之后看到一个朴素的小院子,你注意到树底下有两堆石。如果你了解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国园林和山水画的语境,你就立刻意识到这种石头的堆法就是仙山(修行的地方)。当你看到这个的时候,地面的概念要么就是云彩、要么就是水。它的这种意图就出来了。
这是没有水的情况下院子里的桥:意思是地上的铺砖就是水所以不需要水。
可以看到这个非常美好的书斋,背对着窗户。这是什么意思?你坐在这个非常清冷的地方听到外面雨水的声音,这种感觉非常的美妙。
这个院子的最后是像绘画一样:有石有树、像一幅绘画。但这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文人的住宅。所以我做建筑的时候特别不爱提文化这个词,但是今天反复提之后我们都不知道文化是什么意思了。语言的泛滥化,我宁可谈具体的。这个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画:建筑在水边,建筑一半被掩映,这个就是建筑的的形象。
各种各样看水的方法:正面反面里面外面、高处低处、包括水如何从里面穿过。
如何收集水,其实在我很多建筑里我反复说的一句话“造型永远是次要的”。什么东西产生了造型才是最主要的。我记得象山校区施工时候矶崎新先生走进去,里面有些泥泞,当时他穿的皮鞋很漂亮,走出来都是泥,这个经历我印象很深。这是水汇聚到庭院:
水需要引导,这个造型最大问题是排水,当时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每个排水都经过仔细的设计。电闪雷鸣的时候,几十个排水点排出的水以各种方式出现:瀑布、滴水等;所以这个建筑最好看的时候是在下暴雨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体会到什么是文化,文化不是一种形象,而是一种体验和真实的经验。
水是一种意思,人躺着的这个位置恰好是当下雨的时候雨水会冲着你下来。主人的卧室就是这样。
这种屋面像浪花:当时威尼斯双年展上意大利馆策展人跑过来说这个太好了,这个就是威尼斯订做的,这个就是威尼斯的海浪啊。把威尼斯所有的事物都倒映在了海浪之中。当时我们还有一个想法是一个镜子,这棵树影子的一天的变化。你坐在哪里就像是一面镜子从早到晚树影的变化,看它的逐渐移动有点像日本一样。今天看它在建筑上直接使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
季节: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素描。如果讲文化的话我看不到太大的形象,我就看到这张小画,这就是中国文化最让人感动的地方。什么是好的建筑?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好的状态,比如这个小画:
你看这个没有水的形象,但是这个水口在下雨的时候天非常的好听。谢谢大家。(完)
后记:记得王澍曾经说过,他自己平常最大的兴趣就是在中国的乡间寻找文化的真实。因为在中国的传统里没有城市的观念,整个文化最美的东西是集中在乡村。只有当你接近自然,你才有非常好的亲情关系,非常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而那一刻的感受像诗一样、像画一样的美好。
点击蓝色字体查看:王澍:造园与造人
他获得了普利兹克奖却选择了去做民居房 | 王澍古村改造之路!
注:本文根据王澍在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文化建筑在中国2015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与水絮语》演讲整理,由wonderworks整理编辑,如有侵权可直接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