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画刊 》 ∣ 由一片瓷砖谈起

黄一山 画刊杂志社 2020-10-20






由一片瓷砖谈起

Start Talking from a Piece of Tile By Huang Yishan

黄一山(Huang Yishan)



广东美术馆7号空间模型


一片瓷砖,能否成为一幅绘画?我想是可以的,因为它具备绘画的诸多因素,比如它有一个矩形的外轮廓,有厚度,有颜色,并且,它时常是被“悬挂”在墙壁之上。假设,在一个白色的墙壁上,贴上一块白色的瓷砖,四周保留着刚刚完工的水泥边缘,面对着它,你想肃然起敬也是可以的。这种做法裹上了极简主义的外壳。当然,如果你认为那无非就是一片瓷砖,那么它也就是一片瓷砖而已。


关于这样的追问,我想每一个艺术家,特别是画家,都会涉及。我们被引到了绘画的境地,然后日复一日在上面(画面)工作,而到底,绘画是什么?


这或许是一个很基础性的发问,就如同问一片瓷砖是不是一件绘画的道理是一样的,可能很无聊,也可能很狂妄。


“干涉——黄一山作品展”展览现场


在这一次广东美术馆个展“干涉”中,我也是沿着这样的基础性发问而展开的。对我自身而言,在广州做展览,是一个自我发问的好地方,因为这是我做作品的根据地。展览中,我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解释绘画对我来说到底是什么;或者瓷砖元素,为什么一直出现在我的画面之上。


这些思绪,当然绕不开马格利特。我模仿了马格利特的一幅作品,作为展览的开篇。他常常画的是窗外的风景,而我在画中将其置换成了瓷砖。画面的瓷砖有两种情况:墙壁的瓷砖是做出来的,而画架上的瓷砖是画出来的。这是一幅面对绘画的绘画,十分简单,但隐射了展览中其他的所有作品,暗藏的端倪,我姑且概括成几个简单的词汇:厚度、笔触、悬挂、劳作。


《画架-3》   黄一山   布面综合材料   60×80cm   2019年


先谈谈厚度。如果交由一个超写实画家去画一片瓷砖,他可以把瓷砖画得真实到你想去触摸的冲动,但从侧面看,画面会平整得像一面镜子。而如果我要在画面画一片瓷砖,就会将其厚度原原本本地实现出来,每片瓷砖之间,形成了严格的有深度的真实缝隙。假设这些都属于绘画,那么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再现语义。借由马格利特的外壳,这两种语义在《画架-3》中进行比较,到底画中画架上的瓷砖绘画才是绘画,还是整幅作品都是绘画?或者都不是,只是一个浅浮雕,上面有点涂抹而已?所以,有厚度感的绘画是一直让我怀疑的,但由于其物质层面的实在性,又让我深信不疑。久而久之,我慢慢理解到,画中的瓷砖,具有两种意义:一方面搭建了绘画视觉空间的错觉;另一方面又代表着其自身的物质层面,占据了轻薄画布之上的厚度空间,哪怕是很微弱的部分。

《镜子与泥路》   黄一山   油彩、凸面镜   60×80cm   2015年


这么说来,画面的一片瓷砖,可以看成是方正而平整的一个笔触;而微观地看,有笔触感的绘画,笔触也像瓷砖一样悬浮于画布之上。可以追溯到伦勃朗自画像头巾厚厚的用笔,当然,还可以更早。而笔触对我来说,从来都是敬而远之的,它有着神奇的魔力和难度,在来不及思考之前,它已经结束并且凝结在那里。所以,我从来没有满意地、自信地、潇洒地在画面上完成过一个笔触,从这一点来说,作为一名画家,我不算太合格。在一些作品上,我也保留过一些笔触;但是,它们仅仅就是笔触而已,没有任何的技术可言。在一侧展厅中,放置了一张充满笔触的风景画,一个很普通的泥路,苏派画法,颜料过分的厚度是为了能够嵌入两枚凸面镜。伴随着笨拙的笔触,凸面镜反射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镜子被同化为颜料的一部分。

《画架- 4》   黄一山   木板、金属、油彩、综合材料   44cm×80cm   2019年


如果往画布上放置颜料是绘画的一个很基本的动作,一个画家对一个画布的作用力让一幅绘画产生,往后退一步,我们会看到一幅绘画作品在画架上慢慢地生成,所以有“架上艺术”一称。雕塑也是,在一个支撑起来的结构上去完成一件作品。延续这样基础性的思考,我把目光游离在画外的部分,支撑起它的架子是绘画的开始。画架上留下的痕迹让我觉得很真实,那些笔触很肯定也很可信。于是,我将一个被使用过的画架拆解,不多不少地重新拼成一个平面,尽可能地接近一个矩形,悬挂在墙上,视其为绘画。另外一件与其相呼应的作品,是放置在另外一个展厅的《画架-4》,用木料拼接模仿同一个画架,用白色的颜料笔触提示这是一件绘画。


《悬挂-1》   黄一山   木材、金属、油彩、丙烯   63cm×132cm   2019年


这是不是一件“绘画”的顾虑,贯穿了整个展览的作品。在第三个空间中,分布了几件“瓷砖”作品,它们是我从原有作品中抽取出来的元素,《画架-3》的另外一次展开。不同的是:这里面出现的瓷砖,有一些是制作出来的,而有一些是真实的瓷砖。悬挂、平放、靠着墙壁……甚至装上了金色的画框。我想让这些瓷砖难以分辨真假,营造一种错觉,而依旧考量着它们分别是不是绘画。模糊抽象与具象的边界,在这里,更多是“具体”。


“干涉——黄一山作品展”展览现场


可以说,这种“具体”成为我开展绘画的基础,用综合材料去模仿一片实在的瓷砖或者大理石。展厅四悬挂了几件相对成型的作品,瓷砖退却为空间的背景,厚度、笔触重新成为再现语义中的一部分。绘画空间由不同属性的材料层层叠加,每一层通过反复的增厚、打磨、雕刻取得确定性,才得以施展下一个层面,有一种施工感和劳作感,最终并置成为另一种视错觉。


《缠绕》   黄一山   板上综合材料   85cm×100cm   2019年

《协调空间》   黄一山   板上综合材料   90cm×108cm   2019年

《自我完善》   黄一山   板上综合材料   72cm×90cm   2018年


最后,我想开一个玩笑作为文章的结尾:记得多年前,在一个展览的研讨会上,一个老师疑问性地指出:为什么像一山这一类的画家那么喜欢平涂?特指某一阶段性的流行画法。到今天为止,画到墙壁的时候我还是要平涂,painter,粉刷匠,不是吗?


《掉落》   黄一山   板上综合材料   70cm×180cm×2   2018年



注:

展览名称:干涉——黄一山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9年3月22日-4月21日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 本微信文章内容版权属于《画刊》杂志独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