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孔子墓碑为何露出“大成至圣文宣干”不是“文宣王”?

2017-08-17 微享悦读


1307年8月17日(七月十九),蒙古大汗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之名始此。

释文如下:

上天眷命,皇帝圣旨:盖闻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后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仪范百王,师表万世者也。朕纂承丕绪,敬仰休风,循治古之良规,举追封之盛典。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遣使阙里,祀以太牢。于戏!父子之亲,君臣之义,永惟圣教之尊;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奚罄名言之妙?尚资神化,祚我皇元!主者施行。


大成至圣文宣王”是孔子封号中最被常认可的一个。“大成”本是古代秦乐的用语。古乐一变为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完毕,称为大成,后来引申称集中前人的主张、学说等形成的完整的体系


皇帝只拜师不拜王

孔子墓碑前建有一道矮墙将墓碑遮去了三分之一,只露出“大成至圣文宣干”。“王”字的底下一横看不见了。为什么要建这样一道墙?

在清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1654-1722)到孔林朝拜孔子墓。供品在供桌上摆好,地上黄毡也已铺就,香雾袅袅,烛光晃晃,一切都已准备停当。这时皇帝在前,文武百官在后,准备祭祀。当康熙走到孔子墓前准备跪拜时,发现墓碑上的字是:“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便尴尬地站在那里,接着,祭祀的鼓乐奏起,康熙帝皱了皱眉,仍站着不拜,众人全都愣住了。这时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1648-1718年,《桃花扇》作者)立刻明白了其中道理。原来,皇帝是只拜师不拜王的。于是他便马上叫人拿来一匹黄绸,把碑文中的“文宣王”盖住,并添上“先师”两字,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康熙帝一看,马上开始祭拜。

为了不再出现类似的情景,孔子的墓碑前就建起了这道矮墙了。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张璁改革孔子典祀


张璁(1475-1539)是明朝嘉靖年间一位杰出的改革家,其改革以最大限度扫除了百余年来的明代积弊。张璁在嘉靖九年(1530)主导的孔子祀典改革,范围之广史无前例,并打断了历代不断提升孔子政治地位的这一倾向,彻底扭转到以表彰孔子及其思想的教化作用上来。其影响之深远可谓延续至今。

历代统治者在祭祀孔子的同时,也不断追谥加封,主要表现在提升孔子的政治地位。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唐玄宗李隆基封孔子为“文宣王”。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宋真宗赵恒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五年(1012)又改为“至圣文宣王”。到了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秋,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至此,“大成至圣文宣王”成为历代追谥加封孔子塑造其政治形象的巅峰之作。

张璁三次上疏认为孔子祀典过于紊乱,并提出一个全面改革的方案。要求改称孔子为至圣先师,不称王;祀宇称庙不称殿;改变木主与元朝遗留泥质塑像混用的现象,易塑像,统一使用木主;减祀仪,用十笾十豆,其乐舞止用六佾;从祀弟子都废去公侯伯封号,改称先贤先儒,等等。

张璁改革孔子典祀的正确性。降低祭祀标准,低碳生活既使在现代也是非常好的。改孔子王侯为先师,适合他的身份,也是抬高了孔子的身份。因为王的身份再高也高不过皇帝,皇帝拜师不拜王。

今天我们仍称孔子为先师及称孔庙,也证明张璁这项改革能经的起时间的考验,张璁眼光之长远让人佩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