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末代状元刘春霖殿试卷:笔画精到 今书家为之叹服

2018-02-11 微享悦读

刘春霖(1872年2月11日[正月初三]-1942年1月18日),晚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所谓“第一人中最后人”。

刘春霖善书法,尤以小楷为著。小楷笔力清秀刚劲,深得世人推崇。时有“大楷学颜(颜真卿),小楷学刘(刘春霖)”之誉。


第一人中最后人,只今四海剩孤身。

平生竞曲沂公志,忠直难稽宋代臣。

这是刘春霖《六十自述诗》中的四句。“沂公”指北宋名相王曾,王曾中状元回乡时,刻意躲开迎接他的官员与百姓,后任宰相。王夫之说:“王曾,宋之君子也。”


刘春霖的殿试卷

他的状元卷:应殿试举人,臣刘春霖,年三十岁,直隶河间府肃宁县人,由拔贡生应光绪二十八年顺天府乡试中式,由举人应光绪三十年会试中式。恭应殿试,谨将三代脚色开具于后;曾祖永生,未仕……


刘春霖趣事

刘春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但他状元及第实属偶然,其中还有一段趣事。

公元1904年7月,清廷照例又举行了一次殿试,主考大臣经过认真挑选,把入选的试卷按名次排列,呈请慈禧太后“钦定”。

(朱汝珍书法)

当时内外交困,忧心忡忡的慈禧太后正准备做七十大寿,想从科举之中得到一点吉兆。她首先翻开主考官列为头名的试卷,字迹流利清秀,文词畅顺华丽,内心颇喜。但目光一投向落款时,一股阴云陡然开起。夺魁的举子是广东人朱汝珍,一见“珍”字便想起了珍妃,因为珍妃支持光绪皇帝改良,使慈禧太后十分不悦,后来将珍妃推入井中溺死,所以一见“珍”字便肝火上升;又加上朱汝珍是广东人,更使慈禧火上浇油。想起太平天国洪秀全,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高举反清大旗的孙中山……这些大清朝的“首逆”都出自广东,在慈禧看来广东人是她的克星,是无法容忍的,于是将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旁。

(刘春霖试卷)

当慈禧翻开第二份试卷时,心头又不禁高兴起来。因为第二份试卷是直隶(今河北省)肃宁人刘春霖的,“春霖”二字含春风化雨、甘霖普降之意,这一年又逢大旱,急盼一场春雨。加之直隶地处京畿,“肃宁”又象征肃静安宁的太平景象,这对烽火四起、摇摇欲坠的清王朝,自然是“吉祥”之兆。于是,大笔圈定,名列榜首,发榜时刘春霖由原来的第二名而成了头名状元,经过主考官的保奏,为照顾社会舆论,朱汝珍的名字虽然没有抹去,也只得屈居刘春霖之后了。

(金榜:一甲:第一名刘春霖 第二名:朱汝珍)

但是历史是无情的,刘春霖中状元后的第二年就废除了科举考试。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科举制度被彻底取消,刘春霖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刘春霖生平

其状元及第后,授翰林院修撰,旋被派往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深造。1907年回国,历任咨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校提调、北洋师范学校监督等职。

1914年至1924,历任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和曹锟等总统府内史(相当秘书长)。曾两次代表徐世昌到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并因此名噪一时。

1928年愤然辞官,在上海、北京以诗书自慰。其“群玉山房”中,收藏各类书籍1万余册,古籍以明清刻本居多,其藏书印有“刘春霖印”、“石云鉴藏之章”、“石云收藏”、“润琴刘春霖”等。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人拉拢他出任“满洲国教育部长”、“北平市市长”等伪职,他能保持晚节,坚辞不就。为此日伪当局将其历年收藏的书画珍宝洗劫一空。

1944年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时年72岁。


刘春霖书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