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二)打造5大国家公园!迪庆旅游发展进入黄金期

新华网 点赞云南 2021-04-18
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云南省海拔最高和唯一的藏族自治州,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迪庆州各行各业均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州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推动了藏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从政策实施向法治化转变,迪庆正在努力建设成为全国藏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访谈嘉宾: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州长齐建新


精彩观点齐建新:70年来,迪庆州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可用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成效显著、和谐稳定和幸福安康五个关键词来概括迪庆州在这70年里的奋斗历程。


70年来,迪庆州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民族团结,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可用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成效显著、和谐稳定和幸福安康五个关键词来概括迪庆州在这70年里的奋斗历程。

新中国成立至今,迪庆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突飞猛进指的是经济发展,迪庆州的地区生产总值1950年只有1300万元,2018年达到217.5亿元,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均收入只有两位数,2018年城市人均收入达到53000元左右,农村人均收入达到8550元左右。日新月异指的是基础设施,迪庆州已实现县县通二级路,乡乡通柏油路,行政村通了硬化路,村民小组60%以上实现硬化路。到目前为止,全州有6800多公里的公路里程。成效显著指的是生态建设,迪庆州大力实施供暖项目,计划通过“十三五”和“十四五”的努力,实现了藏区冬季取暖问题实现历史性转变。除此之外,迪庆州还通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全面推广替代建筑材料,保护草场等方式,使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和谐稳定指的是藏区社会,我们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和增强“五个认同”,迪庆州藏区的和谐稳定已经成为全国藏区的一面旗帜。幸福安康指的是人民生活,70年来,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教育卫生等方面均有体现。

齐建新:迪庆州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推动了迪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从政策实施向法治化转变。

首先,迪庆州加强组织领导,构建示范区建设良好工作格局。迪庆州委州政府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领导机构,各县市、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2018年11月,迪庆州推进藏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经验做法被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给予了通报表扬。

第二,迪庆州促进跨越发展,保持示范区建设良好工作势头。从经济指标上来看,迪庆州加快藏区经济发展,实现了跨越发展。据统计,2018年,全州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7.52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位居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第1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45亿元,同比增长12.57%,增速位居全国藏族自治州和全省州(市)第2位。

第三,迪庆州着力打造示范典型,引领示范区建设不断深入。2013年以来,迪庆州先后实施两轮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共投入资金1.6亿多元,共打造了1个示范县、7个示范乡镇、47个示范村(社区)、21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和1000多户示范户。

第四,迪庆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迪庆州坚持把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促进迪庆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举措,厅级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占70%以上,处级和科级达80%以上,全州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中,少数民族干部达80%左右,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最后,迪庆州加强民族法治建设,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法治保障。2010年7月,迪庆州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推动了迪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从政策实施向法治化转变。

齐建新:迪庆州已初步完成基础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

近年来,迪庆州在基本摸清民族文化资源家底的基础上,初步完成基础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方面,具体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及保护建设工作。迪庆州对全州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普查和申报,截至2017年6月,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省、州、县四级保护名录项目有国家级保护名录项目8项,省级保护名录项目19 项,州级保护名录项目 106项,县级保护名录项目 19项;四级保护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国家级传承人 5人,省级传承人 52人,州级传承人 53人,县级传承人213人。

二是加强民间传统文化和非遗作品资料的收集整理出版。迪庆州编制出版了《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迪庆锅庄》《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集萃》《吉祥宝地歌飞扬》等书籍和音像作品。

三是积极推进综合性传习中心建设。迪庆州争取到了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项目,正在建设奔子栏锅庄传习中心、建塘锅庄传习中心、阿尺木刮传习中心和三坝纳西东巴文化传习中心等13个传习中心建设项目,为迪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打牢基础。

四是落实民族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在技术层面做了有力支撑。另外,迪庆州还通过实施规范和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和管理,加强非物质文化的宣传和展示,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建设等措施,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

齐建新:近年来,迪庆州依托香格里拉这个品牌使旅游业发展进入黄金期,加快发展旅游业对带动当地就业、税收增收、生态保护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迪庆州使终把旅游业作为主引擎产业和“一把手”经济来培育,加大旅游基础建设,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旅游综合效益,实现了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目前,迪庆州正在全力打造普达措国家公园、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巴拉格宗国家公园、滇金丝猴国家公园和虎跳峡国家公园5大国家公园。近年来,迪庆州依托香格里拉这个品牌,旅游业发展进入了黄金期,加快发展旅游业对带动当地就业、税收增收、生态保护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据统计,2018年,迪庆州游客数量达到24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275亿元,旅游业带动就业12万人左右。

近年来,迪庆州以香格里拉品牌为依托,立足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和多元民族文化资源,全面推进全域旅游、智慧旅游建设。文旅融合方面,迪庆州在组建文化和旅游局的基础上,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茶马古道文化旅游等,打造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香格里拉市和德钦县于2019年5月得到云南省政府的正式批复,宣布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迪庆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迪庆州总人口41万,居住着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白族、彝族等26个民族,其中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3%。2015年末,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19630户73998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4%,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2018年底迪庆州只有1万多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57%,香格里拉市和德钦县也于2018年宣布脱贫摘帽,迪庆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产业脱贫方面,迪庆州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进行产业培育、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高群众在产业建设中的参与度,通过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社等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教育脱贫方面,迪庆州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专项计划,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改善贫困学生资助力度,实现义务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学生无一人因贫失学目标。迪庆州还率先实施14年免费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全部实行免费教育,教育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迪庆州加大了对教育扶贫的力度,对于每个贫困大中专生每年每人补助5000元人民币,贫困高中生每年每人补助3000元人民币,通过一系列措施,迪庆州的教育事业呈现出了蒸蒸日上发展的态势。

迪庆州下一步脱贫目标为,2019年实现2426户8067人脱贫,4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维西县脱贫摘帽,实现全州脱贫的目标任务;计划2020年实现767户2519人脱贫,全面实现全州绝对消除贫困。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