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多项成果全国第一,细数云南脱贫攻坚“成绩单”

点赞云南 2021-04-17




3月25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 (第二场),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就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做好全省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文化旅游扶贫及生态扶贫工作进行发布。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赵嘉  摄影)


云南省商务厅
以电商扶贫为抓手 助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云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赵瑞君介绍,近年来,云南省商务厅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以电商扶贫为抓手,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助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云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赵瑞君发布新闻(记者 赵嘉 摄影)


全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数量


全国排名第一位


2015年以来,云南省推动96个县(市、区)进入全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这96个县(市、区)共获得中央财政资金16.9亿元,示范县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位,实现了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国贫县全覆盖,也就是云南省88个贫困县已经全部列入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五年来,共建成81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710个乡镇电商服务站,5576个村级服务网点,81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739个乡镇快递网点。


云南省商务厅坚持综合示范与电商扶贫相结合,通过建立农村电商发展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减贫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以“贫困户+合作社+加工企业+电商平台”的模式,实现贫困地区农产品生产规模化、加工标准化、网销品牌化、渠道多样化。引导贫困农户立足农村、对接城市,帮助贫困农户利用电商创业就业,提高增收致富能力。五年来,培育81家电商扶贫企业,电商扶贫服务网络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村3378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4.22万人,开展培训10.74万人次,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创业68.95万人。2019年,全省农村网络零售额517.98亿元,增长36.36%,高于全国10.75个百分点,农村网络零售额五年来增长了近20倍。

深化政企合作


以打造电商扶贫支撑体系助力脱贫攻坚


注重在脱贫攻坚中创新商务模式,助力精准扶贫。


一是借助中华思源扶贫基金会和全国电商扶贫联盟优势,遴选出34个“电商扶贫优秀农产品”品牌和“电商扶贫重点扶持农产品”品牌产品入驻扶贫联盟平台,上线产品规模和品牌认证数量居全国第一,帮助扶贫地区农产品更好上行。


二是组织贫困地区产品上第三方平台。组织电商扶贫企业借助阿里村淘、村播、淘乡甜、聚划算等兴农扶贫平台,助力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商品化,拓展线上销售。在京东商城开设“中国特产-云南馆”“云南扶贫馆”,扩大贫困地区产品上线规模和覆盖范围,2019年“双十一”期间,举办冰糖橙单品生鲜节,为贫困地区冰糖橙促成4000吨订单,带动收购价提升100%。会同苏宁开展“互联网+富美乡村”电商行动,实现电商扶贫“服务、纳税、就业”本地化。


三是组织电商扶贫企业参与全国“双品网购节”,倡导品牌消费、品质消费,向消费者推荐贫困地区性价比高的“亲民”产品,以“诚信的经营、优质的商品、贴心的服务”赢得消费者青睐,构建贫困地区产品持续盈利新模式。

抓好“一部手机云品荟”平台建设


以构建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助力脱贫攻坚


围绕云南“绿色食品牌”八大重点产业,构建“产品库+公共服务+营销渠道”为架构的“一部手机云品荟”供应链平台。开设线上扶贫专栏,对接贫困县“三品一标”企业,实现624户生产企业、678个品牌、6705个品类入驻;在上海、广州、深圳、昆明设立线下体验店,开设扶贫产品展示展销专区,5430个单品入驻;以“一部手机云品荟”为载体,利用中国-南亚博览会、东西部消费扶贫协作等机制平台,拓展扶贫产品营销渠道;以“新消费场景+新零售传播”模式,开展“云厨房”网上直播,通过知名主播、县长直播“带货”等方式,提高扶贫产品的认知度、体验感和转化率。

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服务


乡镇覆盖率达100%


全省现代物流产业市场主体结构不断优化、物流规模持续扩大、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有力促进贫困地区“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2019年,全省入库亿元以上重点物流项目119个,累计完成投资192亿元;全省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96户,较2016年翻了一番,居西部省份第2位。5A级物流企业增加至7户;云南省多家物流企业设立境外公司,跨境物流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建投物流公司“云上营家”等一批智慧物流平台加快运营推广,上海天地汇公司先后在昆明、红河落地甩挂运输物流大数据平台税源结算中心;129个县级物流集散中心加快推进,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服务乡镇覆盖率达100%,实现贫困地区电商与物流协同发展。

强化政策支持


以扩大贫困地区市场经营主体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云南省商务厅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稳增长扶持电商发展,支持第三方电商平台企业、电商园区、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开展电商经营活动,对助力贫困地区农产品品牌培育和上行成效明显的经营主体给予重点支持,培育壮大了一批农产品品牌。比如,剑川县举办互联网木雕大赛,引领“粉丝经济”进农村;南华县发挥野生菌产业优势,打造“蘑菇城”网络展销平台,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宾川县注册“宾果儿”商标,打造县域特色农产品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品牌、统一经营的线上营销模式。培育了“光大购精彩”“云商汇”等一大批深耕农村市场的本地电商企业,促进农产品上行。



云南省林草局
重点围绕三方面 打好林草生态扶贫“组合拳”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治忠介绍,云南全省林地面积4.23亿亩,森林面积3.59亿亩,位居全国第2,森林覆盖率达62.4%。近年来,云南省林草系统以脱贫攻坚为统领,统筹推进全省林草工作,2016年以来共投入贫困地区林草项目资金380.09亿元,占全省林草总资金的79.07%,其中下达深度贫困地区180.44亿元,提前完成《云南省林业生态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十三五”以来,云南省林草局重点围绕生态保护、生态治理、生态产业3个方面,凝心聚力打好林草生态扶贫“组合拳”。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治忠发布新闻(记者 赵嘉 摄影)


着力开展生态保护促增收


全省聘用生态护林员人数居全国第一


生态护林员是林草部门实施生态扶贫的重要抓手。云南省林草局利用专项资金设立生态公益岗位,将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参加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管护,实现生态得保护,贫困群众得增收。目前,全省聘用生态护林员达到17.04万名,居全国第一,每人每年平均增加9000多元收入,共带动17.04万个贫困家庭、70万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着力开展生态治理促增收


补助期内贫困户可获得现金补助18.7亿元


通过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陡坡地生态治理、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不断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修复治理力度,夯实贫困地区生态基础,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十三五”以来,全省88个贫困县共完成营造林2529.54万亩,占全省完成面积的78.7%,其中深度贫困地区完成营造林面积998.78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启动以来,省林草局争取到1294.06万亩退耕任务,安排到88个贫困县1212.81万亩,占总任务量的93.72%,并重点倾斜深度贫困地区,做到有退耕意愿的贫困户“应纳尽纳,应退尽退”。截至2019年,全省重点安排贫困户退耕还林155.6万亩,惠及24.8万户、99.3万人,补助期内贫困户可获得现金补助18.7亿元,户均7540元,人均1883元,切实增加了贫困群众转移性收入。

着力发展生态产业促增收


核桃、澳洲坚果产值等居全国之首


一是大力发展木本油料林。目前,全省木本油料林种植面积5150万亩,人均1亩以上,核桃、澳洲坚果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之首,成为贫困地区的“铁杆庄稼”“绿色银行”。涌现出云南核桃、临沧坚果、鲁甸花椒、怒江草果、昭通竹笋等一批助农增收明显的地方特色林产品,为产业脱贫攻坚厚植优势。


二是引导林草产业健康发展。通过规范核桃采收、加工等行为,引导全省开展核桃优果行动,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举办坚果博览会和组织参加脱贫攻坚推介活动等,加大云南林产品宣传推广力度,解决“卖难”问题。


三是通过林业贷款贴息促进产业扶贫增收。2019年,我们面向全省贫困县的林业贴息贷款规模达到30.78亿元,落实贴息资金6686.5万元。四是积极推广林业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落地转化。“十三五”以来,在全省贫困县共开展103个中央和省级林业科技推广项目,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立推广示范基地4.4万亩,辐射带动面积43万亩。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胡波介绍,云南省农业农村厅重点抓好产业覆盖、主体带动、指导服务、产销对接4个方面的工作,培育壮大扶贫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胡波发布新闻(记者 赵嘉 摄影)


抓产业覆盖


因地制宜培育扶贫产业


2016年制定印发《云南省“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8年制定印发《云南省特色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指导各地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尊重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培育扶贫产业。2019年,全省产业覆盖贫困户169.01万户,占有产业发展条件贫困户的99.48%,基本实现产业到户全覆盖。在扶贫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注重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有机结合,全省20个一县一业示范县、20个特色县中贫困县比例为70%。

抓主体带动


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9年,全省带贫农业龙头企业4624个,带动贫困户71.34万户;带贫农民专业合作社1.82万个,带动贫困户114.3万户。大力推广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贫困户的“双绑”模式,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将单家独户的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链条,促进稳定脱贫增收;全省共有2.95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带动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165.71万户,主体带动率97.54%。

抓指导服务


与88个贫困县建立了农业科技对口帮扶机制


落实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全省共遴选聘用产业发展指导员2.86万人,对贫困户开展面对面的生产经营指导服务。依托全省各级农业科技人员队伍,建立436个专家组,与88个贫困县建立了农业科技对口帮扶机制。组建“三区三州”专家服务团,由马铃薯、牧草、花卉3个产业16名专家对口指导迪庆州,茶叶、蔬菜、草果、中药材、中蜂5个产业25名专家对口指导怒江州,根据基层实际需求开展生产技术服务。

抓产销对接


组织贫困地区农业企业参加各类产销对接活动


去年一年,组织贫困地区农业经营主体参加8场全国性产销对接活动,其中在省内举办4场,现场签约金额16.94亿元。云南省贫困地区的尼西鸡、藏香猪、老窝火腿、沧江红米等大批特色扶贫产品打响了市场知名度。  


通过不懈努力,2019年,全省有90.4%的贫困户从产业扶贫中获得了收入,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71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增幅12.3%,增速比上年快1.9个百分点、比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8个百分点,比全国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高0.8个百分点。


胡波介绍,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将在巩固当前产业扶贫成果基础上,围绕比较优势发展生产,围绕增收脱贫提升产业,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扶贫产业提档升级,同时,加大项目资金奖补支持力度,继续提高“双绑”覆盖面,加强对各类主体的指导培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带贫能力、带贫质量和带贫效益。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如果你喜欢这篇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


猜你喜欢

关于脱贫攻坚省委书记有话说,《人民日报》刊发陈豪讲话

1天之内,云南召开3场重要会议,都提到了同一件事

5天行程近2000公里,省长调研这两个市时布置了同一项任务

这场“考试”没上80分,云南一市10人被约谈

3名“85”后!云南一市28名干部拟任新职

首次集体摘口罩!这份报纸用6个整版刊登498名云南医疗队队员的面容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广大网友“潜水”不忘关注云南,“冒泡”多多点赞云南,让我们共同讲述云南好故事,唱响云南好声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