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线”拟划定!滇池流域生态保护缓冲区禁止新增工业和住宅项目
近日,《云南省滇池湖滨生态红线及湖泊生态黄线“两线”划定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编制完成,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征求日期截止到2022年2月21日。
《方案》紧密结合滇池实际,对滇池湖滨生态红线、湖泊生态黄线进行了划定,并依据“两线”将滇池流域自湖泊由内到外依次划分为生态保护核心区、生态保护缓冲区、绿色发展区,分区制定了相应的管控措施。
拟以生态廊道线不进入滇池保护一级区和确保生态系统完整性为底线,充分结合滇池绿道选线线型进行划定。
滇池湖滨生态红线全长134.9千米,围合面积333.1平方千米(含水面面积),比滇池一级保护区多9.27平方千米。
在水平方向上,湖滨生态红线距离最高水位湖岸线最远825米,主要位于三个半岛福保村附近;平均距离246.4米。
湖滨生态红线距最高水位湖岸线小于5米的临湖段共有6段,总长度0.46千米,主要集中在紫园、云南行政学院、小七十郎村北、海口闸、虎山等地段。
红线内涉及5个县级行政区,面积499602亩(包含水面),其中耕地4964亩、园地961亩、林地11610亩、草地3206亩。
湖滨生态红线主要依托滇池绿道建设落地,部分特殊地段受地形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为充分利用现有道路避免重复建设,与滇池绿道实施“管控线与落地线分离”,划定的湖滨生态红线作为管控线,此部分地段共有20处,共计39.3千米,占湖滨生态红线总长的29%;滇池绿道的选线全长为135千米,其中已建23.1千米、规划新(改)建111.9千米。
拟在公布的环湖路线型基础上,根据实际建成情况对草海庾园段、海埂公园段、长腰山段进行局部调整修正,依据调整修正后的环湖路线型,再对部分地段环湖公路选线进行外扩调整,严格落实“实事求是、能大尽大”要求进行划定。
在现状环湖路基础上,对草海片区、虎山段进行优化调整。其中,草海片区环湖路调整为以高峣立交—碧鸡路—195号路为界,虎山段环湖路调整为以XB16县道(老环湖路)—安晋高速为界,调整后与现状环湖路形成闭合。
对部分依据环湖路确定的湖泊生态黄线位于湖滨生态红线以内的局部地段,将湖泊生态黄线与湖滨生态红线作并线处理,划定的湖泊生态黄线作为管控线。
滇池湖泊生态黄线全长117.3千米(除管控线外均已建成),围合面积365.3平方千米(含水面面积)。
湖泊生态黄线与湖滨生态红线之间的面积为32.2平方千米,“两线”在水平方向的平均距离为254米,最远距离1775米,位于三个半岛;与滇池一级保护区界线、湖滨生态红线重合地段长度为26千米,主要位于草海东岸、外海西岸芦柴湾至省武警总队医院、外海东岸王官湿地等地段。
湖滨生态红线至湖泊生态黄线之间,涉及土地面积48307亩,其中耕地11202亩、园地6826亩、林地6576亩、草地2470亩。
湖泊生态黄线主要依托环湖公路线建设落地,部分特殊地段受地形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实施“落地线与管控线分离”,将湖泊生态黄线作为管控线进行强化管控,环湖公路线作为落地线。此部分地段共有5处,共计5.2千米,占湖滨生态红线总长的2.2%;落地线(环湖公路线)全长116.6千米,其中已建116.6千米。
实行最严格生态保护制度,提出最严格监管要求,引导人口和产业全面退出,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扰,增加生态正贡献,筑牢湖泊生态安全底线。生态保护核心区实行正面清单管控。
●排查梳理生态保护核心区内现状各类设施、建(构)筑物、人口、土地利用等,形成排查清单。2022年底前,与保护治理无关的设施全面退出。
●经批准可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洪防护安全工程、生态修复工程、交通基础设施、码头和道路(步道、廊道、绿道及配套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涉及确需保留的历史村落、文物等依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控。其他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必须严格管控的建设活动。
●加强对垃圾、污水管理,做到全收集全处理,确保不让污水入湖。
●实行绿色有机种植,减少农田污染物进入湖体。
●完善湖泊及河道入湖口等监测站网,加强水量、水质、水生态监测、研判及预警分析,为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遵循自然规律,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尽量选择乡土物种,因地制宜打造大湿地、大生态、大景区,促进自然生态修复恢复,维护生态系统稳定。
以减少人口、建设用地、污染物排放总量为目标,实行严格的管控措施,严格限制开发建设活动,建立有序退出制度,增强湖泊生态系统净化能力、调节能力和修复能力,最大限度降低入湖污染负荷,减少生态负贡献,实现湖泊生态扩容增量。生态保护缓冲区实行负面清单管控。
●鼓励分散村庄逐步退出至集中连片村落及城镇区,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
●禁止新增工业和住宅项目,坚决退出违规违建项目。
●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原则上只减不增,开展必要的民房建设、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等,不得突破村庄规划确定的边界及管控要求。
●全面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耗水工艺、技术和装备一律淘汰。
●禁止新增排污口,禁止污水直排,禁止生活垃圾无序处置,禁止“大药大水大肥”种植,禁止规模化养殖,禁止粗放种植。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上切实发力,最大限度留足绿色高质量发展空间,积极探索符合湖泊流域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全力打造成全省绿色高质量发展典型示范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
●严禁湖泊面山区域连片开发、房地产开发。
●对资源条件优越,旅游、休闲、康养等产业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增建设用地须严格论证。
●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景则景”原则进行生态修复,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禁止滇池面山开发建设,建设滇池面山生态屏障。
来源: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网站、昆明日报、都市时报
如果你喜欢这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
全国27个,云南唯一入选地,靠的是什么?
涉酒驾、赌博、公务用车,云南8人被通报
收假首日,云南各地这样你追我赶抢开局!
杨小平成虎年全国首个落马正厅级官员,曾深耕云南金融领域30余年
刷新历史最好成绩!云南健儿将“青春风暴”带到冬奥赛场
连续10天,云南33名公职人员被通报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广大网友“潜水”不忘关注云南,“冒泡”多多点赞云南,让我们共同讲述云南好故事,唱响云南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