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数据全国第一!云南这个大产业敲响乡村振兴致富门
云南食用菌多样性显著,野生食用菌资源数量、产量、产值全国第一,云南已知食用菌资源种类882种,占中国已知966种的91%以上。在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三农”第一线,围绕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与推进易地安置、稳定就业、乡村振兴相结合,开展全产业链服务。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及多样性保护,以市场为导向,加大高原特色栽培食用菌发展,拓展产业功能和发展空间,打造全产业链来支撑“大产业”。加大宣传、延伸产业链、拓展消费群体范围,拉动食用菌内需经济有效形成。说到创新发展,其实离不开科学普及,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创新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
精彩观点
云南食用菌多样性显著,野生食用菌资源数量、产量、产值全国第一,云南已知食用菌资源种类882种,占中国已知966种的91%以上。
说到食用菌,很多网友可能把它划归为植物,其实不是。食用菌是指可供人们食用的一类大型真菌,属于微生物。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云南一定要提野生食用菌的概念,可以吃的才是食用菌。野生菌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有毒菌、药菌和食用菌。中国是世界食用菌多样性较丰富的国家,已知食用菌资源966种。目前,约有200种食用菌实现人工驯化,实现商业化栽培的约有60种左右,大规模生产约有30种。
云南食用菌多样性显著,野生食用菌资源数量、产量、产值全国第一,云南已知食用菌资源种类882种,占中国已知966种的91%以上。全省16个州、市均有野生食用菌分布,自然产量约50万吨,居全国第一位。据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办公室不完全统计,2020年云南食用菌产量74.68万吨,产值281.26亿元,居全国第二。其中野生食用菌产量达20万吨,产值167亿元,商品野生食用菌产量占全国70%以上,产量较大的有牛肝菌、青头菌、奶浆菌、鸡枞、松茸、松露、鸡油菌、干巴菌等。
云南省的干巴菌、松茸、松露等野生食用菌保护培育技术全国领先,在全国率先驯化金耳、白参、暗褐网柄牛肝菌、中华美味蘑菇、花脸香蘑等种类。“十三五”期间,云南省主持制修订食用菌国家标准7项,占全国15项的46.7%,发布地方标准6项,占现行17项的35.3%。
在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三农’第一线,围绕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与推进易地安置、稳定就业、乡村振兴相结合,开展全产业链服务。
食用菌产业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云菌”产业依托云南独特的野生食用菌资源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顺应绿色食品消费需求增长、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各类资本投入多种模式促进产业稳定增长,呈现出发展规模壮大、市场份额增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大部分县(区)党委政府看好食用菌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按照“统一菌种、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推进产业发展。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在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三农”第一线,围绕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与推进易地安置、稳定就业、乡村振兴相结合,开展全产业链服务。“十三五”期间,依托科技特派人员及专家服务团队等,完善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路径,搭建市场对接平台,创建了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助力发展特色食用菌产业,增加农户收入,拓展村集体经济来源。例如,2020年11月,研究所向贡山县赠送“中菌1号”羊肚菌菌种30亩,支持贡山县三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两个村民小组建立羊肚菌栽培示范基地7个,在整个羊肚菌栽培期间,科技人员从选地、下地栽培、管理到出菇先后十余次从昆明到贡山实地指导,期间不定时的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进行日常管理指导,研究所为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插上食用菌科技的翅膀。
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及多样性保护,以市场为导向,加大高原特色栽培食用菌发展,拓展产业功能和发展空间,打造全产业链来支撑‘大产业’。
现在云南省野生食用菌虽然农业产值达到167亿元,但是综合产值还远远不够,许多野生食用菌的产品还停留在卖原料的阶段。“云菌”产业要深刻把握新时代云南“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的新内涵,找准云南野生食用菌国际交易中心在全球食用菌发展大局中的坐标方位,发挥多民族山区是野生食用菌主产区的区位优势,以野生食用菌提质增效为切入点,利用气候、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有机生态特色栽培食用菌,深度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经济格局中,增强对内外辐射力和带动力,推进“云菌”产业兴旺发展,推动食用菌产业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百姓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新的增长极。所以下一步我们需要提倡全产业链科技来支撑大产业。
首先我们从打造优良的种质资源入手,优良的种质资源是一个产业的核心,也就相当于优良的菌种,是我们食用菌产业的一个核心,其次是高效的、规范化的、标准化的栽培技术,第三从粗加工到精深加工,打造全产业链并延长它的产业链,来提高它的附加值。同时,我们牵头编写的《云南省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云政办函〔2020〕97号)202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已出台。根据《指导意见》精神, 2021年省财政厅预算资金3500万元,采取以奖补方式支持全省食用菌产业发展。2021年我们编制并出台了《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玉溪、曲靖、大理、楚雄、临沧、红河等州市相继出台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或方案,昆明、玉溪等地还制定了食用菌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这些将有力地促进“云菌”产业的实施推进。
“十四五”期间云南将以“优布局、增投入、夯基础、强人才、塑品牌、兴产业、助振兴”为目标,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及多样性保护,以市场为导向,突出野生食用菌优势,加大高原特色栽培食用菌发展,拓展产业功能和发展空间,强化科技支撑,延长完善“云菌”产业链,打造“中国最优、世界一流”的“云菌”品牌,努力把云南打造成国际野生食用菌交易中心、高原特色食用菌生产交易中心和季节性全国大宗栽培食用菌生产基地,实现产业振兴、生态发展的有机统一,助力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加大宣传、延伸产业链、拓展消费群体范围,拉动食用菌内需经济有效形成。
我们食用菌行业张树庭老先生用两句话总结了食用菌的特点,我觉得说得非常好:“食用菌它是无叶无芽无花,自身结果,可食可补可药,周身是宝。”所以它其实是药食同源的;其次,食用菌的特点还有美味,从大健康的角度来讲它是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低胆固醇、无淀粉且具有很多营养活性成分的美食,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它是大健康产品的一个很好的原料,更符合现代健康饮食理念,符合养生、营养均衡的“食补”需求。
我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平台、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各类互联网平台围绕食用菌知识、食用菌产品、菌文化、食用菌旅游等多方位、多层次推介,可让“云菌”成为“网红”产品。一是加大国内市场食用菌大健康养生的宣传推介,强化把食用菌作为餐桌上的食药兼用食品。二是延伸食用菌产业发展链条,建设方便食品、调味品、保健品、日化品等食用菌产品生产线,开展食用菌加工,显著提高食用菌附加值,打造集生产、加工、物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产业示范园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拓展国内市场食用菌消费群体范围,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拉动食用菌内需经济有效形成。目前,省政府已出台相关政策,将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以食用菌为主题,民族文化、休闲康养相结合的特色小镇、特色村20个,特色食用菌美食街区30个。
说到创新发展,其实离不开科学普及,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创新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
说到创新发展,其实离不开科学普及,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创新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我们为普及食用菌知识,做了大量科普工作,比如全国第一款通过手机拍照就能辨识野生菌品种的应用软件“菌窝子App”在应用市场和微信小程序上线运行、中国野生菌博物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建有四中心,两联盟,两创新团队,两工程中心,一检测中心,一标委会。近15年,承担食用菌科研项目130多项,其中,牵头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承担课题5项,获科技成果41项,科技奖励2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4项,开发出八大类新产品70多个,编著食用菌专著3部,食用菌农家用书系列5部,制修订食用菌国家标准10项,云南省地方标准9项。建有占地80亩的“云南省食用菌全产业链科技示范园区”,有标准化、规模化菌种生产线1条,野生食用菌速冻、熟制、冻干产品示范生产线3条,生产车间15000 m2,研发及质检实验室1500m2。旨在从食用菌驯化、标准化栽培、精深加工、市场流通、检测、标准等涵盖全产业链,采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产业化示范,对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发挥支撑和引领的作用。“云南特色食用菌种质创新与高值利用工程研究中心”,获评云南省发改委2020年优秀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研究所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增强科技服务“三农”能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金耳是1984年我们所首次实现人工驯化栽培,目前与云南食用菌产业领军企业昆明旭日丰华、陆良爨乡绿圆菇业有限公司等创新“院企”合作模式,转化金耳工厂化栽培技术成果,目前已实现金耳产业化、规模化、工厂化生产,金耳工厂化栽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生“金”,助推“云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网
如果你喜欢这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
好“风”凭借力 乘势开新局——云南招商引资观察
云南这个地方,为什么让人“舍不得”?
春回气暖,云花迎春绽放
云南2州市发布人事信息,共涉及34人
梦幻联动!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点赞云南这片花海
云南6名干部被查!
正在公示!云南这些家庭、集体和个人拟被推荐入选这份全国名单
云南两地发布人事消息,共涉及40余人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希望广大网友“潜水”不忘关注云南,“冒泡”多多点赞云南,让我们共同讲述云南好故事,唱响云南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