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爸说,美国士兵最怕死,经常用炮来壮胆子|周海滨访陈赓之子陈知建

2016-07-11 周海滨 周海滨微说


                                                                   周海滨微说  曹海鹏摄


口述 | 陈知建

【陈赓之子】

撰文 | 周海滨


陈赓共有五个子女。陈知建大哥陈知非任航天部门高级工程师,妹妹陈知进教授是解放军总医院的主任医师。陈赓的三个儿子都是将军,三子陈知庶少将是甘肃省军区司令员四子陈知涯少将是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秘书长、军事科学院外军研部研究员。


陈知建,陈赓次子,少将,1945年出生,湖南湘乡人,重庆警备区原副司令员。


1950年,陈知建随全家从昆明去北京,进入育英小学读书,初中毕业后,陈知建不想读书了,当时就是想当兵。结果,被父亲的一个老部下拎到父亲骨灰盒前,狠狠教训一顿。陈知建只得读完高中,高中毕业后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导弹工程系遥控遥测专业(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陈赓亲手创办)。


大学毕业后,陈知建在沈阳军区做了5年技术工作,又回总参工作9年。1983年,因中央军委欲改变军队中指挥员的知识结构,陈知建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那次,全军共有200多名大学毕业的技术干部,分两批集中到北京军事学院(国防大学的前身)学习,一年后陈知建被分配到野战部队当师团级干部。这批学员中,除陈知建外,还包括刘伯承之子刘太行、粟裕之子粟戎生等不少开国元勋的后代。


陈知建曾历任技术员、工程师,第14集团军步兵40师副参谋长兼步兵120团团长,第14集团军步兵40师副师长、集团军副参谋长,总参军务部兵员局、第二编制局局长,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


2003年,陈知建58岁时退休,服役39年。


陈家是军人世家,四代行武。陈知建说这里面有民风的影响,也有家风的影响。就象他现视父亲为大英雄一样,曾祖父也是父亲心目中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曾祖父号建威将军,青年从军,屡立战功,是湘军曾国荃军队的一员大将,曾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搏杀日本军。


陈赓血液里从小便流淌的崇武传统,跟他祖母去世后祖父娶的第二任妻子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那位熊姓的传奇女子,从小精武艺擅骑射,十几岁时便成为替天行道的女侠,后来在建威将军的麾下做了一名女骑师并最终嫁入陈家。陈知建曾听家中长辈回忆,这位继曾祖母直到七十多岁还依然在院落里蹿梁越脊,飞檐走壁如履平地。曾祖父晚年解甲归田,一生厮杀让他厌倦了战场的血腥,令子孙不得再去从军,一律从商或做官。可继曾祖母却依然偷偷地教年幼的陈赓习冷兵器学武操练。


“我对自己的评价是:知识分子中的大兵,大兵中的知识分子。我的童年是在行军途中度过,那是一种聚少离多的日子。部队把广州打完之后我们就去了广州。开国大典的时候我爸还在打仗,在云南地区进行最后的解放工作。”


“1961年我爸病重的时候我还在北京四中上课,秘书来了之后带我坐飞机到了上海,下了飞机之后,每个人发了一块黑纱,我才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那时候我还不到15岁。我平常最仰慕战斗英雄,比如父亲、毛主席以及那些在战斗中负了伤的人。我在云南工作的过程中,去了所有能够找到的父亲的警卫员家里,去看望了那些前辈。”



1951年3月,陈赓接任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入朝。途中腿伤复发,回京治疗,后赴大连继续治疗。6月1日,陈赓再次入朝,以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的身份,协助彭德怀指挥作战。

在朝鲜战争的阵地相持阶段,陈赓以坑道战术抗击敌军的优势火力,为扭转战局,稳定战线立下了汗马功劳。以下是陈赓之子陈知建对父亲在朝作战的回忆。


马良山战斗:坑道战


朝鲜战争的时候,我爸从1950年11月至1952年6月六渡鸭绿江,先后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下辖第12、15、63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志愿军副司令员、代司令员等职。

1951年夏,我爸率部入朝后,志愿军经过5次战役,已经进入战略防御阶段,整个战局在三八线附近呈现出僵持局面。经苏联提议,交战双方商定于1951年7月10日开始举行停战谈判。从此,朝鲜战争便以军事斗争与外交斗争相交织的方式进行着。

这时,战争已从大规模的运动战转向两军相持的阵地防御战,志愿军能不能在阵地战中顶住火力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敌军的进攻,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我爸对作战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实地考察,提出进行坑道作业,得到了司令员彭德怀的极力赞同,并以联合司令部的名义发出。

其实,这也是受到作战经验的启发。有一次打仗,把阵地都炸完了,大部分战士都牺牲了,但是有几个还活着,原来他们躲在了一个石头的夹缝里,大家意识到坑道的作用。

但有人提出:“这不是自掘坟墓吗?”我爸说:“坑道作业不仅仅是为了保存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消灭敌人。今后我们的坑道作业,要向既能藏又能打的战术坑道方向发展。坑道必须与野战工事相结合,必须与防御兵力相适应,必须有作战与生活的设备,有统一的规格标准。”这样,坑道工事就成为一个能打、能防、能机动、能生活的完整体系。

针对放炮洞(俗称“猫耳洞”)和各种小型坑道的缺点和不足,志愿军司令部提出坑道工事必须达到“七防”,也就是防空、防炮、防毒疫、防雨、防潮、防火和防寒。

为了减少伤亡,我爸还提出工事的保障要足够坚固,能抵御4英寸大炮轰击不算,还必须设有伪装工事,使校正侦察机不敢接近。他还说,工事管理和保养也很重要,要求随时修补,能适合“七防”。

1951年10月3日至8日的马良山战斗,志愿军的坑道战术初显威力。当时,志愿军第64军防御正面,进攻的敌人是英联邦第一师和美骑兵第一师第五团一部,其进攻重点是高旺山、马良山。

每天,敌人都是以一至两个团的兵力猛攻。激战到4日16时,志愿军主动撤离高旺山及其以西227.0高地。10月5日以后,敌人的进攻重点指向马良山及其西南216.8高地,并且改取集中兵力、火力逐点进行攻击的战术。每天敌人都是以一个多团兵力在猛烈炮火支援下进行多梯队的轮番攻击,最多的一天发射炮弹3万发。

马良山阵地曾5次失而复得。我军防守216.8高地的一个连,依托坑道式掩蔽部(即贯通的马蹄形防炮洞),曾在一天内连续击退敌21次冲击,毙伤敌700余人,我方仅伤亡26人,坑道工事的优越性在这次战斗中初次显现出来了。

激战至8日,志愿军在给敌人以大量杀伤后,主动撤至黄鸡山、基谷里、白石洞、伍炭里一线继续防御。这时,英联邦第1师由于伤亡过大被迫停止进攻。经5昼夜激战,我方毙伤敌2600余人,敌人只前进了3公里左右。


上甘岭:坑道拖住敌人43天


我爸经常强调,坑道战如果不得法,则是坟墓。1952年“五一”,他在志愿军第一线兵团及军的参谋长会议上说,不要太相信坑道工事,不得法则是坟墓。坑道工事不能遍地皆是,完全坑道不符合战术要求。

他要求阵地构筑必须符合战术要求,主要发扬火力,火力交叉,互相支援,便利出击,不要为坚固而坚固,次要才是保存自己,作为屯兵掩蔽部。

在我爸的亲自督促下,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中开始出现的坑道工事雏形,经过各部队的改进发展,到1952年夏季,全线构成了一个以坑道为骨干支撑的点式阵地防御体系。

坑道里面有吃饭的、睡觉的、养伤员的地方,有厕所,还有囤积弹药囤积粮食的地方,简直是另一个小天地。

这些工事,有的近抵敌军几十米。由于很近,我们通常把敌人布置在前沿阵地上的铁丝网、地雷偷偷移到自己的阵地上来,我们移过来敌人再摆,敌人摆了我们再搬。63军189师就掘取了敌人700多个地雷来加强自己阵地的防御。

这个对付优势装备敌人的重要战略措施,既保障了发起攻击的突然性,又能在表面野战工事被占领的情况下,守军仍能坚持坑道,配合预备队实施反冲击,大大减少了部队的伤亡。震惊中外的上甘岭战役,就证明了坑道战术的成功。

1952年10月14日,美军发动所谓“金化攻势”。敌人共向这里倾泻炮弹190多万发,投掷炸弹5000多枚,最多的一天500多枚,山顶上土石打松一米多深。最后,美军只占领了志愿军两个班的前沿阵地。

我爸算过账,上甘岭战斗,美军打的炮弹,最多的一天是15万发,值300万美金。他说,美国士兵最怕死,经常用炮来壮胆子,他们神经质地乱七八糟地胡放一气,而我们与他们不同,使用炮火都是集中打击,从来不会吃亏。就是在这样密集的炮火攻击下,咱们用坑道战,消耗敌人很长时间(43天)。

有时候,敌人用小部队封锁我们的坑道口,可是我们坑道口多,这边出来架上枪一通打,就把他们打跑了。什么扔毒气啊,用炸药炸你啊,什么招儿都使遍了,战士们都有办法对付。很短时间内,美国人就没办法了,打不动了。有了这个基础,才能把上甘岭守住。


坑道战来自解放战争中的经验


上甘岭打的是坑道战,我爸在这方面有历史教训。

解放战争时,在山西打阎老西(阎锡山),他的一个营被打掉了,就是因为没有注意工兵作业,指挥员选择地形有点问题。

当时我爸把团长政委叫来,我爸还没说话,他们就请求处分了。我爸把全部营以上干部集合起来,到刚打过的战场上去。

我爸说:“你们看,全连的队形还是摆得好好的,连长死在连长的位置上,指导员死在指导员的位置上,卫生员死在抢救伤员的过程中,司号员还做着吹号的姿势。有一个头朝后的没有?”“没有!”大家沉痛地回答。

我爸惋惜地说,“这么好的部队,指挥员稍一疏忽,就造成这么大的损失,知罪吗?”“知罪!”

我爸又转头问指挥员、营长:“你怕不怕死?”“不怕!”营长斩钉截铁地说。“那你有没有打滑头仗?”“没有!”营长再次铿锵有力地回答。

我爸没有处分他们,让他们吸取教训。

那是1947年1月汾孝战役中的中街村战斗,中街村背后是汾河,其他几面都是平坦的开阔地,敌人凭借村子的围墙等有利地形及坚固工事进行顽抗。

27、28两日,我军先后两次发起攻击,均未奏效。第二次进攻,损失较大。第11旅第32团第9连在向中街村进攻时,由于副团长把路带错,置部队于中街村正北敌之暗碉侧射火力网,导致全连壮烈牺牲,营教导员原增录负重伤。

我爸说:“你们看,我们的火炮根本没有摧毁敌人主要的火力点;我们也没有发现敌人的侧射地堡(敌人在中街村土寨外东北200米处,做了3个重机枪地堡,由东向西侧射我由北向南进攻的突击部队)。部队冲锋的正面是中街村的围墙。你从这里进攻,正面敌人打你,左边右边的敌人也可以侧射你,你怎么能冲得过去?”

他向右方走了20多米说:“你应选择这里作冲锋出发地,朝村子的围墙角进攻,这样只有正面一路敌人射击你,左边右边的敌人都无法对你进行侧射。你只针对正面敌人组织好火力掩护就行了。这个教训永远不能忘!”

我爸意识到,这是在战略进攻的大兵团、攻坚战新形势下,仍然采用游击战术造成的。他意识到今后在开阔地作战,必须挖交通壕接近敌人阵地。他指出,这次中街村战斗,进攻出发地、冲锋出发地、火力阵地,都距离前沿太远。

这次血的教训,经及时检查、总结,对部队提高很大。这在以后的攻坚战、特别是在淮海战役中得到证明。

从此,我爸就开始注意工兵了。别的部队的工兵的都没有我爸部队的厉害。我爸的部队有次抓了敌人的一个工兵连长,这个连长有特点,脑瓜聪明爱搞发明。电影《集结号》里面那个用大汽油桶发射火药来炸敌人的装置,就是他发明的。我们称它为“炸药抛射器”,国民党则称为“没良心炮”。

我爸特别重视这个工兵连长,给这个俘虏连长特别高的待遇。连长从来都是跟大家一起吃大锅饭,可这个连长不一样,他是团长待遇,有警卫员,还开小灶。

我爸打仗的时候,特别注重作战效率,也就是说自己人伤亡大的,他宁可不打。所以他打的仗,都是以少胜多。敌人的伤亡都比我们大得多,他才打。

后来,我爸所属部队,除了背枪背干粮背弹药等之外,一人一个工兵工具,每人腰上都别一把锹或一个镐,一打仗就用炸药。

到朝鲜战场他用这个经验打坑道战,别人不理解,说这叫自掘坟墓,我爸反驳说敌人火力这么强,不打坑道战就站不住脚,所以令全军展开坑道战。

我爸两次预言过自己活不过60岁,其中一次就是在朝鲜战场上。我是后来听我爸的部下提及才了解的往事。第一次是渡江战役时期,我爸曾对部下说他预感自己活不过60岁;第二次是在朝鲜战场期间,闲谈中忽然又再次提及此事。至于为什么说活不到60岁,就恰好只活到58岁,恐怕只有天晓得了……



周海滨微说  曹海鹏摄




周海滨官方微信公号(长按二维码关注)

活动邀请及投稿联系微信:weishuo2015


周海滨作品


3.《失落的巅峰:

中共六位前主要负责人亲属口述历史》

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新京报春季好书”、“新浪好书”


5.《我的父亲韩复榘》

(韩子华口述 周海滨撰述)
中华书局2013年版|“中国影响力图书奖”


6.《风从西边来》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年版

当当|亚马逊|淘宝|京东有售


一本,搬家不会首先扔的书

购买周海滨签名图书,请“阅读原文"




周海滨更多文章:


周海滨:张自忠之女口述 “七七事变”后父亲的北平八日

子弹击穿左胁下军服|周海滨访蔡廷锴之女蔡绍芝

百年救国梦:孙中山和他的《实业计划》(上)

周海滨|救国梦:孙中山和他的《实业计划》(下)

周海滨:我见到的叶剑英第四任夫人吴博

徐才厚曾要求彭德怀侄女彭钢办案“放水”

周海滨|宋庆龄北上生涯:从极力邀请到搁置遗忘

周海滨|朝韩边境的神秘地道:1小时内可过上万士兵

周海滨 | 张伯驹如何挽救国宝《平复帖》

张治中解放后南海密会蒋经国内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