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昙华林,小巷深处多徘徊|寰行中国@武汉

2017-06-02 周海滨 周海滨微说

微信ID:周海滨微说

『每个人都可以有姿态地说』

周海滨(微信:zhouhaibinweishuo)

文化寻访 | 昙华林


◤时光变迁,岁月流转,如何辩识你今世的容颜,过去是尘封的旧照片。◢


1




昙华林,中西文化交汇之地,风雨不变百年古街。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带逐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步行在这幽静的街道上,艺术和设计氛围弥漫。然而,历史上,这里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据说,明清时,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苦读之地。


书声朗朗,今安在?


6月23日,我随“寰行中国”中国文化之旅来到了这里,来到了粮道街的这片老街区,来到了花园山和螃蟹岬之间。


郭沫若说,“昙华林”得名似与佛教有关。不过,在昙华林,佛教寺院倒是少见,多的是圣诞堂、仁济医院、瑞典领事馆、文华学院等西洋建筑。


据说,古时的昙华林因佛、道得名。转至1861年,以花园山为主的意大利教区,以戈甲营为主的英国教区,以螃蟹岬为主的瑞典教区和以昙华林正街为主的美国教区传至昙华林,天主教和基督教特征的宗教建筑由是而生。


穿行在昙华林的小巷深处,林则徐、张之洞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痕迹,老武昌的市井生活也刻在了时光里。


更多的,这是个小资的去处,少女的曼妙身影、艺人的手绣雕塑,以及明信片里的老武昌,都让这个逼仄的所在拉长在了时光里。


昙华林32号,一栋独门独院欧式洋楼。从门里看天井,彩色玻璃、雕花栏杆,无不显示出异国情调。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这幢老房子里设计制作出了辛亥革命军旗——“九角十八星旗”。


昙华林75号,清末北洋水师翁守谦住宅。


昙华林81号,江夏民居建筑——粉壁、黛瓦、灌土墙、小天井以及木构屋顶。


昙华林141号,徐源泉别墅。


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也在昙华林区域。厅长郭沫若想必在这里穿巷而出。

2




如果没有感受昙华林的夏日时候,我对武汉的认知多一份吊古怀乡之感,因为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远行的人们每想及此,便会多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乡愁而起。这来自我的个人体验,2006年,我曾游黄鹤楼,虽然是假古董,但是登高望江,难逃悠远古风。


昙华林给我带来了武汉别样的气息,带来了关于武昌的新思想,一如当年远涉重洋而来的神父、牧师和修女们,带来了昙华林街区的繁荣,也带来新教育、新知识。


从戈甲营44号的小铁门进去,有一座基督教崇真堂,这是基督教英国伦敦会的杨格非牧师于1865年主持兴建的,它是产生在武昌的第一座基督教堂。1924年维修改造后保存至今,为单层拉丁十字形的哥特式建筑,已经有138年的历史了。自2000年恢复使用后,周围居民经常听到优美的钢琴与和唱声从这里传出。


一片片的时光,在这个幽深的巷子里驻足过。在昙华林81号那扇古老的木门,多少人双手推开了一个多世纪的春夏轮回。


离开昙华林,当年教堂的钟声仿佛夏日清风袭面而来;那些曾在巷子中穿行的神父、牧师和修女们的身影,依稀在眼前飘过;那些达官贵要的沉重脚步仿佛在地间回响……


如果,我能停留,我愿意选择在这个温柔阳光的下午,坐在咖啡店里,看着墙上的明信片,守着门口轻盈而过的少女,惬意而赏心地去虚度光阴。















▽点击标题阅读更多作品

四大名著开篇、结尾诗词,万千悲喜,终归一悟

蒋介石为何穿七条裤子和内衣下葬

唯一活着走出“野人山”的女兵

王丰:蒋介石死于“医疗事故”,蒋经国为何没有追究责任

一封令江青心惊胆颤的匿名信

▽周海滨签名版图书微店,请查看“阅读原文”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