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儿女口中的那些抗日名将父亲

2017-07-07 广州日报 吴波 周海滨微说

1950年,李济深和夫人率子女身着解放装在北京西总部胡同留影。中排右三为李沛琼。

1936年,张自忠在天津市市长任上的戎装照。

1939年10月23日,张素我(后排中)陪同宋美龄(前排右一)、郭幼仪(前排右二)在前方慰劳伤兵,在湖南衡阳码头的留影。

我们的父亲 周海滨 著  华文出版社 2011年2月

1932年底,李济深和夫人双秀清及三个年幼的孩子乘船南下香港,从此走上反蒋抗日的道路。

李济深夫妇在儿子李沛钰结婚时,与李沛钰夫妇(前排右三、右二)及众亲人合影留念。


他们有的身先士卒战死沙场 有的解甲归田宛若农翁 《我们的父亲》出版

本专题采写及图片整理 记者 吴波

近日,一本讲述抗日名将的新书——《我们的父亲:国民党将领后人在大陆》在各地隆重上市,口述历史作家周海滨通过采访张治中、杨虎城、蔡廷锴、蒋光鼐、张自忠、李济深、郝梦龄等名将的后人,揭示了那个风云激荡年代的家国命运。

60年来,他们有的身先士卒战死沙场、有的解甲归田宛若农家翁……他们的后代会向读者讲述怎样的家国志?新书上架之际本书作者周海滨接受了本报采访,他表示:“在过去的60多年中,这些将领对于不少读者来说还是缺乏细节的名词,伴随着《我们的父亲》出版,人们得以从亲历者口中还原这些‘父亲们’的形象。”

10位抗日高级将领子女口述历史

《我们的父亲》是作家周海滨历经多年采访杨虎城、张治中、张自忠、李济深、黄维等近10位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在内地的子女后凝结而成的作品,字里行间充满了孩子们对自己父亲的深深怀念,也透露了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史实。

晚清至民国,纳妾之风尚未一扫而空,打着一夫一妻之名喜新厌旧更是屡见不鲜。“和平将军”张治中身居高位一生却只有一个妻子。今年已经93岁的张素我女士说她的母亲洪希厚是一个一字不识的农村妇女,但父母二人一生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整整60年。

张廉云女士在回忆父亲张自忠将军时表示,父亲一生最大的委屈是为了保护北平委身与日寇谈判,却一度被国人污为汉奸。但是张将军在牺牲之前,已率众击溃日寇“铁军”板垣师团,为台儿庄大捷立下头功。武汉会战,他的威名连日本人都很钦仰,“汉奸”之名早已不攻自破。

黄维将军作为战犯在被关押期间潜心研究“永动机”,一直被认为是他“抗拒改造”的证据,有人认为这也许是他最后一批被“特赦”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其女儿黄慧南在书中却一再表示,父亲是真喜欢或者说是真的迷上了“永动机”的研究。他在自己的论文里面写道:“许多重大发现总是从大胆的猜想开始,逐渐得到证实,并发展成为科学史上重要成就。”这股子韧劲成就了他“书呆子”的外号。

一本中国人的家训

“这是一本家训,一本传统中国人的家训书,他讲的是民族危亡之时,张治中、杨虎城、蔡廷锴、蒋光鼐、张自忠、李济深、郝梦龄、黄维这些当时的翘楚人物怎样挽救民族危亡,同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和他们的家人在1949年之后的命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周海滨表示,“也许,这些名将们并未对子女说过什么训诫的话,甚至没有时间关心自己子女的教育。但是,50年过去了,100年过去了……他们的儿女也都已经成为耄耋老人,而老人们对于父辈们的记忆还是如此深刻。因为,这些名将们已经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为子女们写下了一部深刻的‘家训’。他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他们的孩子明白了什么是‘家国天下’,而这些‘家训’也应该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信条。”

《我们的父亲》记录的不光是名将们的言行,更是名将们的气节和精神。从家来看国,由家庭的变迁来看国的命运,家国命运紧紧相连,正是周海滨这本书的切入角度。

这些将领们或奋战沙场或为国捐躯或为民请命。但不管如何,他们的言行都成为了他们的孩子们之后人生道路上不可忽略的人生信条。

对话周海滨:

他们每个人都值得尊敬

广州日报:谈谈你创作《我们的父亲》这本书的缘起?

周海滨:一种记录的想法。我无法当面去询问这些革命元勋们,于是我想到了他们的后代。这些后代是最后了解他们的机会,因为他们也在逐渐老去。同时,他们两代人之间面对历史和现实、往事与细节时候,有过怎样的挣扎和选择,他们之间的生离死别是什么样的,这些都是我很好奇的。

广州日报:您觉得《我们的父亲》是一本怎样的书?

周海滨:这是一本家训,一本传统中国人的家训,讲的是民族危亡时,张治中、杨虎城、蔡廷锴、蒋光鼐、张自忠、李济深、郝梦龄、黄维这些当时的翘楚人物怎样挽救民族危亡,以及他们和家人的命运。这些风云人物流露出的对历史重大事件的态度如何?他们有什么情绪变化?他们可能在外面浩然正气、正襟危坐,但是在家庭里会表现出更为生动的个性特点。比如郝梦龄“撕遗书”,他有了赴死之心,又不想家人知道,但是女儿偷看后,他撕毁遗书扔到马桶里。

父辈留下前行的力量

广州日报:还原“父亲们”的形象,意义在哪里?

周海滨:他们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中的年长者经历强弩之末的大清王朝,年幼者亦能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驰骋,他们经历辛亥革命的洗礼或影响,追随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他们把革命作为自己的成人礼和人生信条,因而他们可以称之为革命一代。

我们在怀疑当下理想缺少的时候,其实有一群人的“理想记忆”值得去挖掘。就是这些在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舞台上的年轻身影,他们肩负着唤醒民众、传播真理、奋然革命的责任,他们依靠简陋的作战工具去对抗强敌的入侵,他们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勇气去驱逐着侵略者。这并不是说教。我在感受他们的时候,真的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洗礼。理想在驱使着他们,所以他们才有前行的力量。

广州日报:您觉得他们的言行对孩子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周海滨:当时的那些孩子们最年轻的也有60多岁了。其中张治中的长女张素我已经97岁了,她自己本身就是一部历史书。在他们的父辈为理想奋斗的时候,这些孩子们还不明白身边的大人发生了什么。只有遇到生离死别时才意识到父亲远去了,生活需要自己去走了。当他们真正理解了父辈们所创造的辉煌与所承受的伤痛时,父辈们却多半已经离开了自己。“如果你的一生能重新开始,你会改变什么?假如有这样一种按钮,按一下可以回到童年,你会不会按?”张素我老人告诉我,她不会回到童年,因为每个人生都有自己的坎,翻过这个坎就好了。李立三的夫人李莎也说:“我不会按这个按钮,也不愿改变什么,这是肯定的。这是命运。在我走过的人生道路上,我没有迈错步,没有做过任何亏心事,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父辈留给他们的是鼓励前行的力量。

采访细节让人难以忘记

广州日报:《我们的父亲》中,您最欣赏哪个人物?

周海滨:他们每个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但是真要选一个的话,我觉得还是张自忠将军,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为国捐躯了,而是因为他在此之前,为了保护北平城的居民而不惜和日寇谈判,而被民众扣以“汉奸”的骂名。但是他还是以他的坚强和信念最终证明了自己。现在每次坐地铁路过张自忠路站,我都会想起张自忠将军和张廉云老人含泪口述父亲最后远去的场景。

广州日报:采访中,有哪些情景,对您触动最深?

周海滨:2010年9月29日,黄维将军逝世21周年后,黄维将军之女黄慧南和女婿向我讲述父亲的改造岁月和晚年生活时候,我们一起听黄维将军在上世纪80年代的对台广播。在这个需要仔细聆听的嗓音中,黄维回顾了作为战犯的27年,妻子蔡若曙等待了黄维27年,终于迎来了丈夫,但是团聚仅一年之后,蔡若曙却投护城河自杀。2010年6月8日,蒋光鼐的忌日。蒋光鼐之子蒋建国穿着黑色的衣服在北京中山公园接受我的访谈。他的母亲是黎族人,他的妹妹是老版人民币5角的纺织女工原型。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加微信weishuo2015,注明“微说”,我们拉您进“周海滨微说”交流群。


周海滨官方微信公号

周海滨微说

微信ID:zhouhaibinweishuo

请关注我们的小伙伴:

汽车有文化

ID:Autocu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