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媒体眼中的南海仲裁案——中美印象第116期周报

2016-09-03 中美印象网



总第116期 9月2日


中菲越媒体报道上的观点对立恰好与中菲、中越等南海仲裁涉及国家每况日下的外交关系和不断升温的南海争端相呼应。


2016年7月12日,国际海洋法法庭公布菲律宾共和国就中国于南中国海海域活动诉讼的裁决结果,仲裁庭5名仲裁员一致裁定,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中国对南海自然资源不享有基于“九段线”的“历史性权利”。法庭也判决包括由中国台湾当局实际控制的自然面积最大的太平岛在内的所有南沙群岛的海上地物最多只是礁而非岛,亦即不能产生专属经济区,天然状态下的美济礁、仁爱礁和渚碧礁只是低潮高地,不能产生领海、专属经济区或界定大陆架。此判决一出即引起中国大陆、台湾当局及各相关利益方的激烈回应。


仲裁结果公布之前,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学者葛维宝发表报告《法律途径解决南海问题的限度》,对仲裁的法律依据进行分析,并预计仲裁将产生的影响。报告指出,中国、台湾当局、菲律宾、越南、文莱与马来西亚各方均对南中国海区域内的部分地物与水域主张主权,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不处理主权问题,此次的仲裁庭同样会避开主权的问题。海牙国际法院(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可以就“主权”争端做出裁决,但必须以诉讼各方同意为前提。囿于南海争议中的各方均不会都同意仲裁,作为南海问题核心的诸多“主权”争议获得仲裁解决将遥遥无期。


编者收集及翻译了包括中国大陆、台湾、菲律宾、越南及部分西方媒体对南海仲裁案的报道,希冀读者通过文本比较探究其所蕴含的各国在事件中的不同立场,继而深化对此案结果和仲裁对南海地区产生的深远外交影响的理解。


通过报道,读者可以清晰发现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与菲律宾主流媒体等对南海仲裁案有着明确的不同认识。中方媒体明确反对其仲裁结果,认为这将沦为“废纸”,并否认仲裁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包括《每日问讯者报》、《菲律宾星报》在内的菲主流媒体则对仲裁结果非常满意,强调中方所提出的“九段线”理论不合法,并提出中国在南海地区与多个国家存在竞争关系,力图争取东南亚国家同盟。另外,越南媒体对仲裁案也有报道,包括大篇幅转载越外交部对该案仲裁结果表示欢迎的发言人公告原文等,侧面反映其在南海主权争端中与中国的矛盾日益加深。中菲越媒体报道上的观点对立恰好与中菲、中越等南海仲裁涉及国家每况日下的外交关系和不断升温的南海争端相呼应。


而台湾与马来西亚作为在冲突中相对独立的国家和地区,媒体报道则趋于冷静,台湾的《中国日报》和《自由时报》发表了社论文章,认为台湾虽然并非争端中最为激烈的矛盾方,仲裁案也不涉及台湾,但蔡英文仍需要坚守在南海争端中的主权立场,马来西亚则只是简单报道了南海仲裁案来由与结果,未有深入分析文章。BBC、《金融时报》等西方国家媒体作为第三方,也对南海仲裁案进行了大篇幅深度报道,从中、菲等不同国家立场分析了南海仲裁案结果对该地区主权纠纷的影响,讨论了中国在南海仲裁案中所体现外交手段的不足及如何弥补等。


以下为部分报道节选及其翻译,由于篇幅限制,以上提及的部分文章未能收录其中,敬请谅解。


作者|孟晓宇 yaos  

来源|中美印象

中美印象网欢迎供稿,投稿请联系:uscnpm@126.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