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印象2016美国总统大选特别报道—最后冲刺每周选情跟踪 10月24日

2016-10-26 中美印象网 中美印象网


第三次辩论:特朗普会认输吗


10月19日晚,希拉里与特朗普之间最后一场总统候选人辩论在拉斯维加斯内华达大学落下帷幕。两人对施政政策的叙述与前两次相差无几,而同样相似的是,辩论内容依旧充满人身攻击,希拉里称特朗普是俄罗斯的“走狗”,而特朗普则回敬其是一个“可恶的女人”。这也难免美国选民在观看辩论后称,支持两位候选人还不如支持主持人克里斯·华莱士(Chris Wallace)。


上台时拒绝握手为这场充满敌意的辩论奠定了基调,两人就墨西哥移民、俄罗斯问题和特朗普性侵指控等话题重复了前两次辩论的冲突,包括特朗普坚持修建隔离墙并遣送非法移民出境,希拉里攻击特朗普成为普京傀儡,特朗普声称从未性侵女性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此场辩论中希拉里首先提到中国,称特朗普企业买进中国的钢铁和铝,使得中国的钢材倾销到美国市场。希拉里甚至学会了特朗普爱插嘴的习惯,试图用中国的钢铁工人抢走美国人工作打断特朗普的发言。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本场辩论共提及中国7次,多于第二场的4次,少于首场的12次。


本次辩论产生的最有争议的回答在于主持人在询问特朗普是否会遵循民主传统,接受11月选举结果时,特朗普未作正面回答:“到时候我会告诉你。”由于特朗普此前多次声称大选投票被操控,此次回答随即成为民主党攻击的把柄,登上各大报刊头条。


这场充满戏剧性的辩论难免使已丑闻缠身的特朗普雪上加霜,民调显示,针对此次终场辩论,希拉里在受访者中的支持率超出特朗普13%,希拉里也从而在场后支持率上赢得了所有总统辩论。


关于本次辩论更详细的专题分析,中美印象亦推出独家专题报道《谁“赢了”美国大选终场选举》,请感兴趣的读者不要错过。


慈善晚宴:希拉里特朗普“谈笑风生”


令人难堪的终场选举结束后不到24小时,希拉里与特朗普又在另一场合会面了,这次两人不得不以幽默掩饰自己。纽约时间20日晚,两人共同参加了纽约著名的艾尔·史密斯(Al Smith)慈善晚宴,该宴会由天主教纽约总教区主办,历年来均邀请当年总统候选人出席。当晚晚宴上,希拉里和特朗普坐在了一起——中间隔着天主教纽约总教区大主教——仿佛不到24小时之前,在终场总统候选人辩论上恶言相加的人不是自己,讲话结束后两人还补上了第三次辩论中拒绝的握手环节,但这并不意味着两人会放弃这最后冲刺的关键时刻互相打击的机会。


特朗普发言在先,他指责大选中媒体报道具有偏向性,又多次暗指希拉里的“演讲门”和“邮件门”事件。“这是她第一次和大公司领导人坐在一起发表演讲却不拿报酬”、“我真不确定她今晚是否会来,因为我猜你们大概不是用电邮给她发邀请函。也许你们发了,而她是在维基解密里面找到的。”不过,当特朗普指称希拉里“腐败”、“假装不恨天主教徒”时,台下发出不少嘘声。


而希拉里在当晚的演说中首先自嘲:“今天在座各位赚到了,因为一般这样的演讲,我的收费很高的。”希拉里还玩笑地表示,希望同在席上的前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也上台发言,因为“我很好奇想听一个亿万富翁会说什么”,借此嘲讽还没有公布税务记录的特朗普。她还在嘲讽中强调了自己的健康状况、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的关系及特朗普歧视女性问题等。


在大概是最后一次两人同台的机会中,希拉里和特朗普依然保持了这两个月以来尴尬且火药味十足的气氛,尽管特朗普的发言纵向对比本人过往言论还称得上克制,但还是被媒体批评称,特朗普抛弃了艾尔·史密斯慈善晚宴多年传统,对希拉里冷嘲热讽。


“百日新政”:特朗普葛底斯堡发表演说


为拯救自己岌岌可危的支持率,10月22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市发表政策宣讲,陈述他若当选,就任百日之内将以多项新政来革新固有的陈旧体制。媒体注意到,演讲的语气语调跟之前的竞选集会相比严肃得多,但内容上除了增加了一些新的细节外,主要政策基本上重复了以前的表述。


其“百日新政”内容包括将中国定为货币操纵国,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计划,以及撤出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协议等,他还如以往一样声称要消奥巴马总统的医疗保险计划,减税计划和移民政策。而新的内容还囊括了停止向联合国气候变化项目缴纳费用,并将其美国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


但在严肃的政策宣讲之外,特朗普依旧不忘嘲讽打击对手希拉里,他在这次演讲中首次表示,大选结束后将起诉每一个指控他性骚扰的女性,称她们都在撒谎,还要起诉那些他认为是受了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指使闹事的人。他又攻击媒体编造谎言,把他描述为一个坏蛋。


最新民调


受三次辩论表现均不佳,淫秽言辞视频门和声称受性侵女性名单不断增加的影响,特朗普的支持率在各民调中均低于希拉里,但差距不断缩小,本周距离大选正式投票已近在咫尺,因此如今的民调结果也特别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孟晓宇   

来源|中美印象网


中美印象网欢迎供稿,投稿请联系:uscnpm@126.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