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阿拉歌前的硝烟:特朗普着手解决贸易逆差|中美印象第136期周报
特朗普签署贸易行政令
上周四中国外交部刚宣布习近平主席将于本周在佛罗里达州与特朗普总统会晤,周五特朗普就宣布了两份针对解决对华贸易逆差的行政令,同时在推特上称:“下周与中国的会晤将是非常艰难的,我们不能再承受巨大的贸易赤字和工作流失。美国企业必须准备好另辟蹊径。” 虽然美国国家贸易委员会主席纳瓦罗(Peter Navarro)对记者澄清,两项行政令均不是有意针对中国,仅仅是特朗普总统实现竞选诺言的一步,但鉴于美国众多贸易伙伴中对中国逆差最大,加之“习特会”举办在即,特朗普这时候签发行政令难免有敲山震虎之意。
特朗普宣布的两份有关美国贸易政策的行政命令,意在重振美国制造业。
第一,他下令官员们拿出一项解决美国与中国等主要经济体之间贸易逆差的方案,要求对美国每年5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进行一次为期90天、针对各个国家的不同产品的研究,涵盖不平等的贸易条约、贸易伙伴欺诈行为、美国贸易法执行效力等。美国政府官员表示,中国逾3000亿美元的对美贸易顺差将受到严格审视,在研究完成前将考虑启动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二,特朗普要求官员们完善征收惩罚性反倾销税的方法,此税适用于被查实刻意压低对美出口价格的国家的产品。明眼人马上可以看出,此中暗指中国某些国有企业满世界倾销廉价铝材与钢材。
特朗普总统批评中国在贸易方面压榨美国利益早已不是新闻。他在竞选时就辩称,中国有意压低本国汇率,以增加对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这位商人总统承诺启动一个“美国优先”议程,把更多制造业岗位从中国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吸引到美国。“一年又一年,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贸易逆差之后还是贸易逆差,我国的工作岗位和财富不停地被剥夺,”特朗普说:“成千上万的工厂从我们国土上被偷走。”
不出所料,特朗普上任后便提名纳瓦罗(Peter Navarro)为国家贸易委员会主席、罗斯(Wilbur Ross)为商务部部长,两位都是对华强硬派,似乎更倾向于增加边境税这种具攻击性的方式。尤其是纳瓦罗,曾撰写出版《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The Coming China Wars)和《致命中国》(Death by China)等书,并对中国政策持强烈批评态度。纳瓦罗因此在任命时引起了诸多争议,被外界认为是特朗普采取对华强硬态度的标志之一。特朗普过渡团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对纳瓦罗的任命显示了候任总统让美国制造业重新崛起的决心"。在记者问及这两份行政令对即将到来的中美首脑会议的意义时,商务部部长候选人罗斯也坦言:“美国是离贸易保护主义最远的世界大国之一,而中国却是最重视贸易保护的大国之一。两者之间存在必然冲突。”
对华强硬派著名代表:彼得 纳瓦罗(Peter Navarro)
美国《外交杂志》资深记者弗朗西斯(David Francis)指出,上周五美国贸易代表处也加入了批评北京的行列,今年初特朗普刚提名了强硬贸易路线的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为贸易代表。其出具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中国的工业政策和对钢业铝业的经济支持导致过量生产,中国企业占据先天优势,对全世界的倾销扭曲了国际市场。这份报告还指责中国利用一系列网络方面的限制来建立其技术基础设施,包括禁止企业使用外国软件以及特殊照顾那些在中国有生意的企业等。综上所述,特朗普本人及其团队都对美国贸易逆差巨大的现状强烈不满,准备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而论打压对象,中国首当其冲。
然而,美国媒体与学界对特朗普总统的言论并不感冒,一来中美贸易联系休戚相关,若是特朗普强行制裁中国并引发贸易战争,反冲效应会殃及不少美国企业;二来特朗普的贸易政策雷声大雨点小,至今未推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首先,麻省理工学院经济教授奥特尔(David Autor)在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时指出,特朗普喜欢用美国的贸易逆差说事,但贸易顺差或逆差本身并不是评判一个国家贸易现状的良好标准。贸易不存在绝对的输赢,相反,双方都从中获利。简单地通过比较进口量和出口量来判定本国受到欺诈,是相当幼稚的。
早在去年五月特朗普在竞选期间高呼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45%关税时,《纽约时报》就发表文章警告,提高关税可能引发贸易战,导致两败俱伤。很多经济专家认为,增加关税不但不太可能实现特朗普鼓励国内生产这个目标,更会加剧失业问题。由于20世纪以来效率大幅提升,美国的制造业产出处于史上最高水平,工厂的下降这种趋势逆转的可能甚微。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包括飞机零部件、汽车和半导体等。这些商品都属于工人享受高薪的高价值行业,一旦中国也桶过征收关税等贸易壁垒来进行报复,那么失去中国市场便意味着为了一些蓝领岗位而牺牲高科技岗位,得不偿失。掀起贸易战对于失业人群来说兴许是一种宣泄,对美国整体经济与就业却弊大于利。
的确,由于中国对美国的进口规模远低于出口规模,中国进行报复的机会将十分有限。但两国的经贸交流根深蒂固,北京手里的弹药也不容小觑。据彭博新闻报道,中国拥有13.7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占据了美国33个州出口客户的前三名位置。若北京部署贸易壁垒,德克萨斯州的油气开采业、密歇根州的汽车制造业、佐治亚州的造纸业等都会受到冲击。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和福特汽车(Ford Motor)视中国为销量贡献大国。虽然汽车实际生产位于中国境内,但大量设计和工程工作仍在美国进行。中国可能会通过转向欧洲生产商,如大众(Volkswagen)和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来打击美国车企。中国更可以对一些美国高价值岗位的敏感领域进行战略性打击,比如波音(Boeing)公司的喷气式客机。北京有能力对中国的航空公司实施严格的控制,偶尔在官员们感觉华盛顿不太配合的时候,转而和波音的欧洲对手空中客车(Airbus)签订单。
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杜大伟(David Dollar)也表示,就算特朗普非要使用强硬手段来制裁中国、遏制贸易不平衡,强加关税也不是上策,只会严重违反国际贸易组织(WTO)的条例,为美国国际形象蒙上阴影。更好的选择是限制中国国有企业继续收购美国公司。近年来,美国对并购收购等外方投资越来越开放,中国又似乎有加快海外投资步伐的趋势,2016年其投资数额较前年的1060亿美元翻了一倍。与对外政策不对称的是,中国国内的投资环境仍然受到北京的严格管控,许多投资领域与机会都不对外开放。如特朗普政府能够在外国国企收购本土产业上更谨慎,与北京对等的条约,使中国经济政策更开放,那么美国企业将从中获利更大。
另一方面,一直遭到美媒诟病的是,尽管美国各界人士纷纷建言献策,特朗普在贸易方面至今仍说得多做得少。《纽约时报》在最近发表的文章中指出,特朗普着急签署行政令,“岗位流失”“贸易欺诈”等辞藻的堆砌恰恰暴露了一个混乱的贸易政策,以及人员配置不足,和对战略方向缺乏共识给管理造成的困扰。空喊口号不做实事,这些政令目前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拖延策略,给行政官员留出时间提出一项统一的贸易政策。
特朗普的问题在于,一是他只一味抱怨贸易协议,但却不知如何解决;二是他不明白的是贸易是深深嵌入经济当中的,逆转全球化趋势只会损害大企业的利益,为就业和社会带来混乱,还可能对民粹主义政权产生不良影响。以致于现在很多美国企业和投资者都认为特朗普在贸易政策上就是纸老虎。
对于特朗普在贸易政策上的步步紧逼,中国方面也作出回应。李克强总理表示,中国不希望同美国开启一场贸易战,并呼吁双方通过谈判找到共同的利益。但是今年人大期间,中国前商务部长高虎城也表示,中国并不害怕爆发贸易战,当然最好这样的战争能够避免。他说,"我们希望通过谈判解决矛盾,但我们并不害怕。一旦美方采取措施,我们在评估和分析后,会采取必要措施。"
新华社更是称特朗普大行贸易保护主义是“画地为牢”贸易保护主义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损人不利己的贸易政策不仅破坏全球经贸秩序,也将成为美国“重新伟大”的绊脚石。《环球时报》发表题为“特朗普政府休拿贸易战威胁中国”的社评,表示如果特朗普政府出击,损失再大中国也会奉陪到底。而且对方主动来袭,中国的反击也充满正义。
在本稿发出的同时,习近平主席正在佛罗里达州与特朗普总统会晤。也有美国舆论认为特朗普在这个节骨眼上推进贸易反制,意在利用贸易砝码迫使中国在朝鲜问题上让步。本周二,朝鲜又向半岛东部海域发射疑似弹道导弹的飞行物,特朗普团队若有这样的考量情有可原。上周四,在被问及中美经贸关系时,外交部发言人陆慷说:“市场选择已让两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我们认为,让这一经贸关系更好造福两国人民的根本有效途径,应该是双方努力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而不是简单地着眼于你多我少的分配格局。”不同于北京的四两拨千斤,美国方面在这个问题上则是严正以待。上周五,白宫发言人斯派塞表示,“在贸易领域,我们存在很大的顾虑。。。(此次会晤)绝不会是一次茶话会式的轻松对话。”马阿拉歌会面前,中美双方团队各做了多少准备?会面后,在贸易和半岛局势上究竟是达成合作还是渐行渐远?《中美印象》将在下周为您详细分解。
编译|李思卿
摘自|中美印象网根据媒体报道综合整理,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美印象网欢迎供稿,投稿请联系:uscnp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