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又来了!再演刑警却怕垃圾场的戏
提示:点击上方"北京广播电视报社"↑免费订阅本刊
他又来了,还是央八,还是演警察!
新剧《他是谁》正在央视播出,一开局便甩出王炸,雨夜、连环杀人、割喉……尺度大到让人触目惊心,胆小观众吓得捂上了眼睛。
这是继《狂飙》之后,张译再次出演刑警,再次用精湛演技把男主角卫国平演绎得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一步步克服重重难关,最终完成使命。
然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译却表示,卫国平并不像看上去那么顺风顺水,相反他的苦痛经历让人格外心疼。
一个案件成了他的心病
“卫国平让我特别心疼”
1988年,初入警队的卫国平还是个看到尸体就会惊慌失措的毛小子。陈山河是卫国平的师兄,两人都是从厂里考进警察局的。当卫国平和陈山河一起聊起案件时,陈山河的父亲突然想起最近有一个杀人狂魔,在雨夜里割喉单身女性,于是就惦记着自己厂里会不会有安全隐患。
突然一声惊雷,下起了瓢泼大雨,大家惴惴不安中,陈山河和卫国平一起出去查看,果不其然,他们发现了一个差点被割喉的少女,慌乱中,卫国平被少女拉住耽搁了几秒,而陈山河去追凶手却反被杀。
从此卫国平就再也睡不着了。
8年后,又一起抛尸案惊现,这一次凶手手段更加残忍,尸体被切割,还经过了高温烹煮,根本验不出身份。1号嫌疑人是一名屠夫,有工具有手段,就在警方即将展开调查时,他却被反杀了。嫌疑人还自首了,重重迷雾,案情反转再反转。
对于卫国平来说,8年中他时刻忍受着煎熬。
提到卫国平,张译坦言他活得很累,很让人心疼。
“1988年那起案件中,最亲爱的战友离开了他。陈山河对于卫国平来说,像一个图腾、一个影子、一件脱不掉的衣裳。在后来若干年中,他都竭尽全力去寻找凶手的踪迹。卫国平是一个让我很心疼的人,从实际情况来说他并没有过错,但是他自己内心有愧,也许叫担责型人格吧,或者抱歉型人格,这都是我起的名字。他明明没有做错,却总是下意识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有很大责任。他确实活得很累,但是在他的质朴中是有善良存在的。”
垃圾场变成了噩梦回忆
“那味道足够我回味一生”
《他是谁》的绝,就在于这么凶残的案件只是故事的开始。
凶手逃走,案件线索也跟着中断,从此,这也成了卫国平的心病。
从“八八案”后,卫国平内心对于破获案件的渴望与日俱增,这也源于他心里面一直压着的多个受害者的身影。所以他在工作中只要遇到有一点点线索能重合作案时机、动机、地点等等,他都会把他归类进行比对,这也是他多年的习惯。
1996年,卫国平已经成为了一名成熟的刑警。尽管已经处理过很多案件,但他对待每一个案子的第一个想法都是和那起案件进行比对。有没有可能合并同类项。所以当他在碎尸案的处理过程中,发现了有一定相似之处时,就非常亢奋。
但是,查案人员很快意识到,他们发现的只是死者的一小部分尸身,大部分尸身在哪里呢?
专案小组迅速成立,省犯罪专家在第一次专案组会议上就和卫国平产生了巨大分歧。卫国平建议首先找到剩下的尸块。而专家则建议集中力量设卡。
正面顶撞了专家之后,卫国平决定独自带队完成尸块的寻找,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发现尸块的垃圾场。
然而,就是这一段垃圾场的戏,却让张译和整个剧组吃尽了苦头。张译回忆道:
“拍摄这场戏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一个真实的垃圾场,后来我听说有人吐了,大家根本就不敢畅快地呼吸,那种味道足够你回味一生的。我们在垃圾场赶上了大雪纷飞,也赶上了下雨,这两种天气对于在垃圾场拍戏的我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因为地上会有很多积雪、积水、泥泞,垃圾堆就会变得很松垮甚至会坍塌,垃圾被浸透了水,就会成为垃圾汤,到春暖花开就更可怕,因为垃圾开始发酵,所以气温高对于垃圾场来说绝对不是美好的。但好在都过来了。”
《他是谁》后面还会有更加惊心动魄的正邪较量。但是张译却自信满满地说:“演完这部戏,我在卫国平这个角色身上看到很多人民警察的坚韧执着。真是因为有这样的人民警察的守护,老百姓才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 END ————
往期推荐
●杨紫琼赢了 “妈妈”们赢麻了?
视讯预告
监制:孙成刚 张彪 翟涛
编辑:刘颖 戴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