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2》:4星。用经济学角度和思路颠覆明史:明亡于东林党,魏忠贤是改革家。

左其盛 左其盛 2022-09-30


本书沿着第一卷的思路,继续用经济学的角度和思维方式颠覆明史,重要的观点有:明朝是成功的农民起义王朝;明朝重商抑农;严嵩主持抗倭战争有功;万历怠政期间做了许多大事;海瑞是能吏;东林党祸国;魏忠贤是改革家;毛文龙是英雄;袁崇焕杀毛文龙比秦桧害死岳飞还恶劣。


作者颠覆明史的依据是历史资料中不容易造假的大事比如对外战争的情况。对史料中没有实际材料和数据因而偏虚的部分则往往抱着怀疑的态度。


总体来说有理有据,结论虽然颠覆,证据和推理还是比较可信的。缺陷是作者不是历史学专业人员,历史学功力可能会有欠缺。我的评价是4星。


以下是书中一些重要的观点的摘抄:


1:回顾努尔哈赤发家的这段过程,有两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一个是万历十九年,他刚刚统一建州女真之后,李成梁被罢免了总兵之职。这为他北上统一海西女真提供了十年的机遇期。第二个就是万历三十六年,舒尔哈齐独立之后,李成梁第二次被罢免。这为他解决内部分裂问题创造了条件。P6


2:需要注意,汉朝只是开始采用儒家思想来治国,并不存在所谓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只是对董仲舒的文章表示欣赏,既没有说过要按照这个来治国,也从来没有重用过董仲舒。P12


3:到了号称"以宽仁而治"的宋朝,一方面对士大夫废除死刑和杖刑,一方面对老百姓全面恢复了肉刑和酷刑。在脸上刺字的刑罚就是宋朝特有的。对于被认定为"强盗"的罪犯,则频繁使用酷刑。P28


4:明朝是一个名义上重农抑商,实际上重商抑农的王朝。这个"重"和"抑"不是体现在政治待遇上、政治口号上,而是体现在税收上。国家税收九成来自于农业,商业税税率极低。你说是重谁抑谁?P40


5:所以,朱元璋没有禁书,相反,是士大夫们禁了朱元璋的书。《孟子》在明朝从来不是禁书,《孟子节文》才是禁书,而且禁得相当彻底,从历史中消失了四百多年,儒家学者自己要想研究都找不到了。对于皇帝竟然敢不同意儒家圣人的言论行为,理学家们不能容忍。P66


6:朱厚照是古今罕见的荒唐皇帝,特别是重用太监刘瑾,更是祸国殃民、颠倒乾坤,但明军却在皇帝长期不务正业和刘瑾不断贪污腐败、陷害忠臣的情况下,突然就变勇敢了,敢主动出城和蒙古骑兵野战了,还能打得赢。朱厚照远离贤臣,每天都在宠信奸佞。但这些奸佞却跟朱厚照一起带兵上阵跟蒙古骑兵对砍。P101


7:战争的胜利给了葡萄牙和日本侵略者以严重的教训:要想做生意中国是欢迎的,要想靠非法的抢劫和入侵发财,一定会得不偿失。所以,明朝时期的西方殖民者,一直很老实。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本来就很老实,他们在美洲、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毁灭了一个又一个古老的国家,屠杀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口。P135


8:那些骂严嵩是奸臣的,往往会拿北方对蒙古作战不利说事,却把同时在进行的抗倭战争给忘了个干净。这对严嵩是不公平的。当时北方战线老是龟缩防守,就是因为南方在打仗嘛。两边同时开打怎么行?南方打完之后,谭纶、戚继光、俞大猷被调到北方,南方的军队也调了过去,蒙古人马上就老实了。此后一直到明朝灭亡,蒙古方面都没再闹出过什么大事。P137


9:张居正能够打破陈见的第二个地方就是敢于大胆信任武将勋贵。……李成梁号称大小两百余战,无一败绩。戚继光更猛。打胜仗的次数没有李成梁多,主要是因为打了儿次之后蒙古就发现这仗没法打了。万历三年,蒙古五万骑兵人寇。结果被戚继光用火枪骑兵八千人加上几十架战车就给打垮了,活捉对方主帅。P148


10:但是,王安石的变法失败了,而张居正的变法总的来说取得了成功。这里面最大的差距,就在我们前面说的,张居正变法的真正重点在于考成法和监察机制的改革,这是王安石变法没有的。王安石变法只改革财政税收制度,而没有对官僚体系进行整顿。P154


11:东林党人就是这么奇葩,天下太平的时候,认为皇帝从容选择太子人选会让国家陷人危险境地,千古伦常就此断绝;在半壁江山沦陷的时刻,则认为在皇位继承人问题上搞点新花样是不错的选择。P169


12:海瑞在应天巡抚的任上只干了七个月,却整顿了驿站,澄清了吏治、完成了救灾、治理好了河道、推动了退田、打击了豪强、审结无数积压多年的旧案、探索了"一条鞭法"的改革。这种办事能力,令人叹为观止。所以,海瑞不仅是一个清官,还是个实践经验丰富、精明干练的行政能手。P200


13:以李贽为代表的革命性心学思潮,要求打破官僚特权、宗法体制,建立平等公正的商业环境,这就与包括东林党人在内的整个贪腐官僚集团存在不可调和的利害冲突。所以他们当然要迫害李贽,烧毁他的住所、毁禁他的著作,驱逐他、迫害他、诬告他,对他的死亡拍手称快、幸灾乐祸。208


14:从上面这些记录来看,万历皇帝在文官们所说的"怠政"期间,镇压内部叛乱、打击外敌人侵、兴修水利、组织救灾、改革官制税制等,好像该干的事儿都干了,甚至还让礼部编订历法的时候学习西方天文数学知识,开了中国历史的先河。他真的在"怠政"吗? P227


15:万历皇帝取消了一大批高级官员职位,精简了政府机构,放弃了通过行政系统向老百姓加税的努力,直接派遣太监对矿业收税,在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征收商业税,让帝国的财政来源得以优化,降低了农业税在国家财政收人中的比重。这样,老百姓负担减轻,工商业繁荣也没受影响,对外战争却不断取得重大胜利。这才是真正的"民不加赋而国用足"。P241


16:所谓"一将无能,害死三军",就是对萨尔浒之战最好的描述。而这个无能无耻的统帅杨镐,之所以会被选拔出来,根本原因就是文官集团的整体无耻无能:一方面夺取兵权,搞文官统兵,防范和打压武将,外行领导内行;一方面徇私腐败,在蔚山惨败后为杨镐提供庇护,让他逃脱了军法处置,为其在萨尔浒之战前的东山再起创造了机会。P251


17:天启皇帝任用魏忠贤的核心原因就是东林党执政之后在辽东的连续惨败。他必须要找到可以信赖的、能干实事的人来处理辽东危机。他刚上台的时候后金还在长白山的大山里头晃悠,不过一年多一点,都快打到山海关了。按照这进度,攻破北京也要不了多久。没有一个智力正常的国家元首会不对这种事情做出激烈的反应。他要再由着东林党这帮人胡来,没准就要当亡国之君了。P264


18:毛文龙的这种战术,搞得后金后方一直鸡犬不宁。到了金兵不敢单独行动的地步。努尔哈赤专门为此颁布法令:士兵出城行动,必须一次十个人以上,少于十个人的,每人罚款一钱银子。P301


19:在战争史上,将士在前方打仗,后方官员腐败无能而后勤供给不足的情况多有发生。但像袁崇焕这种,为了内部斗争的需要,主动对自己国家在前线作战的士兵和人民实施物资禁运,不惜将他们饿死在前线的事情,可谓古今罕见,必须无耻狠毒到一定境界才能干的出来。P332


20:明朝末年,东林党"众正盈朝"、全面当权的时期加起来不过四年,也就是天启皇帝刚刚上台的两年和崇祯皇帝刚刚登基的两年。在第一个两年里,东林党一上来就把熊廷弼拿下,把辽东经略和巡抚换成自己人,然后接连丢了沈阳、辽阳、广宁,后金从长白山打到了辽西走廊;第二个两年,东林党先干掉魏忠贤,再杀掉毛文龙,引出了李自成,让后金直接打到了北京城下。这灭亡国家的战斗力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P353


21:大凌河战后,孙承宗无可奈何,只能再次辞职、此后就再也没有出过山。他一辈子就跟后金打了两次仗,一次是柳河之战,一次是大凌河之战,两次都是惨败,就达样,还被《明史》和《明朝那些事儿》吹成"明末最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没有争议的民族英雄",简直笑死人。P358


22:清军人塞并不仅仅以抢掠毁坏为主,而且还很明显的在故意策应农民起义军。每当农民起义军面临困境或即将被消灭之时,清军就大规模地人塞,调动明朝兵力,使被围困的农民起义军绝处逢生。P363


23:在清军已经多次越过长城防线打到北京的情况下,明朝的当政者们竟然还死守着长城防线数百里之外的锦州不放,把重兵囤积到那样一个孤立而又遥远的点上,然后又以倾国之力前去救援,简直愚蠢到了极点。P367


24:在宁武关周遇吉带着几千人拼死防守,李自成亲自带着几十万人去攻打,阵亡七万人才把宁武打下来。这种战斗力遇到满清铁骑是不堪一击的。P380


25:所以,那些敢于站出来整肃官僚集团的太监,都是有勇气、有魄力、有牺牲精神的人物。这跟文官集团内部的改革派是一样的。如果张璁、海瑞、张居正是伟大的改革家、政治家,那么王振、刘瑾、魏忠贤当然也是伟大的改革家、政治家。只不过因为他们的身份是太监,所以才会被抹黑得特别厉害,结局也特别悲惨。P439


26:魏忠贤和毛文龙这两个人,就是在正统体制已经失灵,国家财政枯竭、军事惨败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试图挽救国家于危亡,结果没有被敌人干掉,却被本国的"正统"当作异端给消灭了。P44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