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四次革命》:3星。关于人工智能的有趣事实与畅想。

左其盛 左其盛 2022-09-30


本书是关于人工智能的一些相对有点意思的事实、观点、研究、畅想。


关于技术的三个分级我感觉有新意。


总体评价3星。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书中的页码:


1:1998年初,一份文件在被遗弃前的平均寿命为75天;今天,这一数字预计为45天。其结果就是,链接衰减(linkdecay,即网上资源的链接不再有效)现象已经变得司空见惯。#447


2:改用广告业的一句俗语:我们的数据有一半都是垃圾,只是我们不知道是哪一半。#502


3:这引出了一个让人感到些许放心的正循环:不久之后,我们应该就可以通过大数据来确定什么样的数据值得被保存。#502


4:数年前,雅各布·尼尔森(Jacob Nielsen)注意到,总体而言,家庭用户的网络连接速度以每年约50%的速率增长,也就是约每隔21个月就会翻倍。#533


5:当技术介于人类使用者和自然敦促者之间时,我们称之为“一级技术”(见图2-2)。#563


6:二级技术不再将使用者与自然的连接,而是使之与其他技术相连接。也就是说,这类技术的敦促者是其他技术(见图2-3)。#577


7:作为使用者的技术与作为敦促者的技术一旦被媒介技术关联在一起,也即技术-技术-技术的连接方式(见图2-4),技术就会开始呈指数级发展。#608


8:从本质上来说,三级技术(包括物联网)的目的在于,将低效率的人类媒介从技术循环的回路中去除。#632


9:“机器可读数据”(machine-readable data)这一术语“泄露”了三级技术的存在这一事实。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条形码并不是为人类的眼睛而设计的;在高频交易中,股票买卖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只有高速计算机和算法才能适应节奏——同时关注多地的交易市场,一秒钟内执行数百万条指令以及在几毫秒内采纳和变换策略。#632


10:智能和自主将不再是人类独有的特性。从理论上来说,一个超历史的、依赖于三级技术的社会可以脱离人类而独立存在。#644


11:对于Z世代的人来说,世界一直是无线的;“9·11”事件只是他们小学历史课本中的一个章节;西斯廷教堂一直是明亮而艳丽的,因为清洁和修复工作在1999年已经全部完工。对他们来说,没有谷歌和Twitter的世界是不存在的;维基不止是一种服务,还是一个动词;他们无法想象没有Facebook的社交;也不能想象会有在网上找不到的书(亚马逊成立于1994年)。他们倾向于认为口袋里的镜子是手机里的一个App,把维基百科(成立于2001年)当作百科全书的同义词来使用。#820


12:2007年北岩银行(NorthernRock)倒闭时,SecondLife(LindenLab公司2003年上线的网络虚拟游戏)中的好几家虚拟银行也很快倒闭了。#854


13:根据《经济学人》杂志的报道,早在2005年1月,“全世界未兑换的里程数的价值累计起来已经超过目前所有流通货币的价值”,并且它们几乎可以用来兑换任何东西。#870


14:如今,Z世代的人看到信息与通信技术屏幕的第一反应是用手去点击,而不是找键盘或者摇晃手机。#896


15:从超历史时代的角度来说,对信息的再利用、更新和升级并非剽窃或者轻率的不道德行为。恰恰相反,这些行为可能是对信息对象可塑性本质的适当运用和欣赏。#942


16:Netflix的负责人里德·黑斯廷斯(Reed Hastings)认为,可负担的视频点播服务也许可以降低人们对盗版网站的热情,因为它们更易使用又合法,因而风险性更小。#941


17:人类经历了前三次革命——哥白尼革命、达尔文革命、神经科学革命,人类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受到了威胁。而现在,第四次革命的种子已经播下。人类已不再是信息圈毋庸置疑的主宰,数字设备开始代替我们执行越来越多的原本需要人的思想来解决的任务。#1453


18:我在前文曾提到,我们可能是经历过线上虚拟环境与线下现实生活明显差异的最后一代,一些人在网络上消耗了他们的大多数时间,一些社会也已经进入了超历史时代。#1549


19:首先,从悲观的角度看,第四次革命使人类丧失了“独一无二性”(人类不再是信息圈的中心);但从积极层面上看,人类通过新方式认识到了自己就是信息体。注意,不要把第四次革命和半机械人相互混淆,那是科幻片中的情节。#1549


20:若个人信息最终被承认是个人身份和个性的基本组成部分,那么有一天买卖这些个人信息将会是完全非法的行为,正如买卖身体器官(哪怕是某人自己的)和奴隶一样。#1960


21:在理想状况下,一个人会希望:(1)从最高等级的信息流中获得所有的好处;(2)遭遇最低等级的信息摩擦;(3)享受着最高等级的信息隐私保护;(4)拥有最高等级的个人身份保护。#2002


22:丹麦计算机学家艾兹格·迪科斯彻(EdsgerW.Dijkstra)的著名评论——“机器是否能思考,与潜水艇是否能游泳的问题很像”,暗示的就是再生人工智能共享的应用方法。#2233


23:总的结果就是,我们正处在一盘技术棋局中:我们依靠的是信息与通信技术对环境的益处比危害更显著且更早体现这一事实,同时我们有充足的时间从这一棋局中获得回报。#327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