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星|《疯狂的独角兽》:离职员工披露上市公司负面资料,以为是小说,搜索后发现是真事。

左其盛 左其盛 2022-09-30


读后非常震撼。一开始以为是小说,越看越像真事,还说是作者写的好,写得像真事。看完后查了一下,就是美国上市公司Hubspot的真事。


作者52岁的时候以商业媒体记者的身份加入HubSpot,两年后2014年年底HubSpot上市,之后作者很快退出。本书是作者在此期间感受到的公司各种奇葩事情。


作者在HubSpot算中层,因此书中披露事情主要是中层的混乱与奇葩。


作为资深商业记者,作者对HubSpot及其所在的大环境的商业经营的分析,水平一般。


作者对HubSpot的质疑有以下几点:


1:商业模式上完全不考虑如何盈利,仅仅考虑如何实现销售额增长,如何让投资人套现,如何让创始人获利;


2:销售部压榨年轻人,榨干之后换人;


3:种族与年龄歧视;


4:使用垃圾邮件,雇佣电话销售人员骚扰潜在客户;


作为一本小说来看的话情节很一般,冲突太少。作为非虚构的资料来看则非常震撼,这么写实的负面的资料居然能出版。书后提到作者离职后HubSpot跟作者有过一些激进的较量。


译者比较有心,翻译了书中提到的所有的电影和电影中的人物,还把所有书中涉及到的电影整理出了一个清单。


两个翻译上的小错误


1:错把ebay翻译成了“易趣”。易趣被ebay收购了。书中提到的显然是收购易趣的那个美国的ebay。


2:CAC一般翻译为“客户获取成本”“用户获取成本”“获客成本”,书中翻译为“客户购置成本”,略显怪异。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销售部“搅动”并消耗着这些年轻雇员。先吸纳他们,再耗尽他们,最后扔掉他们,另寻新人——这就是他们的模式。P57


2:"转转女"解释道不能仅仅因为哈里根和德哈迈实是创始人,且他们准许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就会真的实施。她告诉我,哈里根可能一走出房间就马上忘记了这件事,而且他再也不会去想这件事。没人把哈里根在自己没参加过的会上所说的话当回事。至于德哈迈实,他几乎不在公司出现。P112


3: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科技公司会做一些电话销售,原因很简单:便宜。P118


4:在Hubspot, VORP代表着公司付你的薪水和公司另寻他人代替你的工作所花费的最低费用之间的差值。这是套恶毒算法仅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把人力成本压到最低。P122


5:根据泡沫经济的奇怪准则,公司上市前并不需要盈利,但他们得显示出收入增长。每个月,每个季度,Hubspot的销售额必须一直增长。一家创业公司停止增长就如同一条鲨鱼停止游泳一样就等着死在水里吧。P123


6:这个指数叫做客户购置成本(Customer Acquistion Cost),也就是CSC,而这个指数在HubSpot越来越高。P124


7:对于我来说,Hubspot并不是家软件公司,而更像是一家金融机构,是一架操纵金钱转手的马车。哈里根和沙阿组建了一股靠炒作挣钱的廉价劳动力。Hubspot并不会盈利,但这不要紧。哈里根和沙阿所需要做的就是让销售额持续增长,继续用“悦客”、“瓦解”和“转型”之类的话语编造美好的童话,尽量让业务维持到投资者能从中兑现。136


8:一次又一次,我目睹了聪颖睿智、富有经验又学识渊博的女性在30多岁的时候(在Hubspot,他们是老人)被Hubspot开除,几乎没有、甚至完全没有提前通知。P144


9:在第一次网络泡沫中,硅谷创造了这种新型的公司:公司可以亏损多年,实际上有可能永远不会盈利,但仍能让它的创始人和投资者变得无比富有。P147


10:哈里根发自内心地相信创建一家科技公司的最佳办法就是雇用上百名毫无经验的年轻人,给他们提供许多的免费啤酒和派对来让他们放松。他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甚至有可能是对的。但是这么当众讲出来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P178


11:我大吃一惊,“托洛茨基”承认了他一直在试图把我赶走。他竟然还解释了为什么他会这么做。他说是因为我在8月份的时候跟他在脸书上解除了好友关系。他知道这听上去很蠢,但是他觉得这是对他的侮辱。P254


12:特雷普说IPO的成功。就像一部团伙犯罪电影。你知道他们会把此地抢掠一空,但你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做,你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成功逃脱。P26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